戴述霞 許伍霞
摘要:根據閱讀治療的原理及住院患兒的生理心理特點,提出閱讀治療對促進患兒身心恢復健康的可行性及方案,為閱讀治療的發展及進一步專業化做出微小貢獻。
關鍵詞:住院患兒;閱讀治療
On the Development of Reading Therapy in Hospitalized Children
DAI Shu-xia,XU Wu-xia
(The Library of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Changsha 410128,Hunan,China)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reading therapy and hospitalization in children with the physiological and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this recovery scheme and feasibility of reading therapy to promote their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for the development of reading therapy and further specialization make small contributions.
Key words:Hospitalized children ;Reading therapy
1 有關閱讀療法
閱讀治療(Biblio1有關"閱讀療法"therapy)一詞源 于希臘語,亦稱"圖書治療","圖書療法"或"閱讀療法",是指利用閱讀有關材料達到輔助治療疾病的一種方法。在這種方法中,治療者向患者推薦一些有益的書籍,使患者通過獨立閱讀或指導閱讀,以緩解或消除身心疾患,促進身心健康。很早以前人們就認識到了閱讀的輔助治療作用,中國古代學者劉向曾說:"書猶藥也,善讀者可以醫愚"。在古代埃及底比斯圖書館的正門上方就鐫刻著"靈魂康復之良藥"的字樣,這句話極好地概括了書籍作為閱讀治療的價值。然而真正將閱讀作為一種臨床治療方法卻最早始于美國,一般認為,美國著名的內科醫師本杰明 ·拉什是第一位呼吁精神病醫院提供有益健康的讀物給患者,通過閱讀減輕環境帶給患者的壓力,矯正病理性情緒狀態。近年來,"閱讀治療"被廣泛運用于許多國家,如英國,德國的許多醫院都設置了"患者圖書室",鼓勵患者通過閱讀有利于恢復健康。意大利則成立了"詩藥有限公司",出版具有不同主治功能的詩集,供患者對癥選讀。我國對閱讀療法的研究與西方國家相比來說,起步要晚一些,理論和實踐都還不成熟,尤其是將其應用到兒科患者中的報道較少。
2 住院患兒的身心特點及對其實施閱讀治療的可行性
兒童生病住院后,會因為陌生的環境和各種侵入性的檢查治療對疾病,甚至對醫生產生恐懼,表現為焦慮,煩躁,情緒低落,哭鬧或表現為不出聲,容易生氣,對周圍的人產生敵意,興趣減少,由于病情和治療的要求限制了患兒的自由,患兒往往會不配合治療護理,個別患兒甚至會有過激行為,與健康兒童相比,患兒對家人有明顯的依賴性,表現為不愿與家人分開,認生等等。所有這些負面的情緒反應都會影響治療的順利進展及身體的順利康復,所以對于兒科患者這一特殊群體,除了做好生活,起居的各種照顧外,更多的采用適合住院患兒的人文護理方式是我們應該思考的。根據閱讀療法理論,通過將疾病健康教育圖書與心理護理圖書有機結合,選取合適的圖書讀本,采用不同的閱讀方式可使患兒與圖書之間產生良好的互動,分散患兒對疾病,住院環境的恐懼,緩解焦慮,提高患兒的住院適應能力和治療依從性,從而達到解決問題,治療疾病和促進健康的目的。
3 對患兒實施閱讀療法的方法
3.1設立"溫馨書吧" 在兒科病房設立"溫馨書吧",收藏適合患兒特點的系列圖書,內容包含從患兒就診到住院,檢查,治療過程中所涉及的較突出的心理反應(如恐懼,焦慮,打針疼痛)等情境為題材編寫的小故事或繪本圖畫書等,在每本書后面根據內容設立與住院患兒身心特點相關的問題,在患兒剛進院或做完治療后引導他們去書吧選取自己感興趣的圖書一起閱讀,然后引導他們依據書后面的問題開展討論。
3.2運用"圖書處方"由住院患兒的責任護士根據患兒的年齡,疾病種類及陪護人員的文化程度開出"圖書處方",按處方發放圖書給患兒。對年齡較小的患兒可以由家長進行親子閱讀,閱讀結束后,親子共同討論書中的問題,護理人員做適量引導。對年齡較大,識字較多的患兒可以讓其自己閱讀,閱讀結束后對書中的問題逐一思考,陪護人員或責任護士傾聽患兒的感受并予以適當引導。也可以由責任護士參與,組織自己所護理范圍的患兒一起閱讀,組成一個閱讀小組,由護理人員講解書中內容,引導患兒根據書中內容結合自己的理解討論自己的感受。
4 讀本內容及讀本形式的選擇
4.1對住院患兒進行閱讀治療,讀本內容的選擇十分重要,因為只有讀本選擇合適,符合患兒的年齡及患病期間孩子的心理特點,患兒才能接受讀本,才能認真的讀下去。在選擇讀本時:①要陪護人員及患兒自己認可讀本的內容;②患兒閱讀讀本后能了解住院期間所要經歷的過程;③閱讀以后要能減輕恐懼,知道注射 ,做手術等治療檢查并沒有那么可怕,讀完以后能主動或較主動的配合治療與護理。比如讓患兒閱讀《小兔住院心情日記》,閱讀時發現自己與書中主人翁小兔的遭遇相似,這時就可以對他提出問題,讓他帶著問題去讀,如:小兔生病時也是和你一樣有點恐懼,有點不高興對嗎?小兔子要做手術了最擔心的是什么?當小兔被推進手術室時媽媽沒有陪伴在身邊,你會不會和小兔子一樣感到害怕?當你和小兔子一樣勇敢的做了手術,你的感覺會怎樣?會不會覺得自己是最勇敢的,最棒的?通過這些問題,讓患兒與作品主人翁分享喜怒哀樂的情感體驗之后,自然就釋放了恐懼,焦慮的情緒。
4.2除了讀本的內容以外,根據患兒的年齡特征及閱讀興趣選擇合適的讀本形式也非常重要,比如年齡較小的患兒應以彩色卡通連環畫為主,配以兒童化的語言文字。大一點,認字較多的患兒應采用童話故事形式,以文字為主,在關鍵環節配以相應場景插圖,總之,要能吸引患兒的注意力,讓其有讀下去的興趣。
5 開展患兒閱讀治療的注意事項
5.1住院患兒讀本要符合兒童的閱讀能力。兒童的年齡特征會直接影響兒童的閱讀能力和興趣愛好,年齡較小的患兒對圖畫色彩的興趣大大超過對文字的興趣,識字多的患兒在閱讀時更關注來自文字的信息,故事中發生的事與自己現在所處的環境息息相關,最容易激發他們的共鳴,所以在給患兒介紹讀本時要重視兒童的年齡和成長經歷,根據不同年齡段的患兒的學習能力選擇合適的讀本,使讀本與患兒之間產生良好的互動。
5.2患兒閱讀完后與他們的指導互動中,應針對患兒所處的境況來提問題。比如怕打針疼痛的,手術時爸爸媽媽不在身邊缺乏安全感的,住院了不能按時上學怕耽誤學習的等等,只有引導的問題能表達對患兒的理解,才能讓患兒產生有效的領悟。
5.3閱讀治療只是一種輔助治療方式,不可避免存在其自身缺陷,在給患兒實施閱讀治療時,還要制訂完整的配套醫療方案,與其它的藥物治療及別的療法相結合。同時,還要設立專門的消毒制度,加強消毒管理,經常對在患兒中流通的書籍進行定期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綜上所述,對患兒的閱讀治療只是閱讀治療的一個微小分支,閱讀療法是一種極富創造力的療法,也是一種充滿魔力的療法,它有規律可循,但又有不確定性,所以還需要醫學同仁及圖書館人潛心研究,形成專業的理論閱讀療法并應用到實踐中去,讓閱讀療法為促進人民健康,營造和諧社會做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季秀珍.兒童閱讀治療[M].江蘇教育出版社,2011.
[2]魏明霞,魏毫娜,黃凌雁,等. 閱讀療法對住院患兒心理干預的研究[J]. 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09,15:1909-1911.
[3]彭琳. 住院患兒的心理問題及護理干預體會[J]. 檢驗醫學與臨床,2010,09:831-832+834.
[4]郭漢萍,余春華,張華,等. 住院患兒閱讀讀本的設計與應用[J]. 中華護理雜志,2008,09:814-816.
編輯/金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