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榮華 蘇棟
摘要:輔導員是高校學生工作隊伍重要組成部分,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學生日常教育管理工作的組織者、實施者和指導者。本文分析了當前輔導員隊伍建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探討了加強輔導員隊伍建設,完善輔導員激勵及保障機制等方式方法。
關鍵詞:輔導員;隊伍建設;存在問題;對策分析中圖分類號:G648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6)08-0008-01大學生是國家的戰略建設資源,是黨和社會主義事業的未來接班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開展的狀況怎樣、成效如何,大學生思想政治素質的高低,是體現黨的執政能力的重要方面,直接關系到中華民族的前途和命運。而作為"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高校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組織者、實施者和指導者[1]"的輔導員肩負的使命更是光榮而艱巨,解決好高校輔導員的隊伍建設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努力建設一支忠誠黨的教育事業、熱愛輔導員崗位、竭誠服務學生的輔導員隊伍,更是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和重大的現實意義。
1.當前輔導員隊伍建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1輔導員對工作認同感不強,工作積極性不高。教育部明確規定:高等學校應當把輔導員隊伍建設作為教師隊伍和管理隊伍建設的重要內容[2]。然而受傳統觀念的影響,在許多高校輔導員更像"保姆",而不是管理者和教育者。在許多大會、小會上,經常可以聽到這樣的話:輔導員工作不到位、工作失職或考核不合格,不予轉崗,這就造成了輔導員低人一等的感覺,使輔導員對自己的工作缺乏認同感和榮譽感。
1.2輔導員工作內容過于繁雜,職責不夠清晰。輔導員的主要工作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教育管理工作。然而在實際的工作中,輔導員不僅要從事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還要承擔許多事務性的工作,輔導員的工作難以準確定位。凡是與學生有關的事情,都可以找輔導員來做;凡是職能部門,都可以向輔導員布置任務。
1.3輔導員隊伍年齡結構不合理。在當前許多高校中,輔導員隊伍在年齡結構上都存在著"兩極"分化現象。一極年齡偏大化,這部分輔導員經驗豐富,但大多不具備學生教育管理的專業背景,教育重管理、輕服務,難以準確把握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點和規律,對新形勢下學生教育管理中出現的新的問題解決能力弱。另一極年輕化,多由剛出校門的本科生或研究生擔任,年輕人工作熱情高、精力充沛,能夠深入學生,與學生打成一片,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和發展趨勢,但年輕人缺乏經驗,工作相對浮躁,容易出現工作浮于表面,難以做深、做實。
1.4輔導員出路窄、待遇低。隨著國家人事制度改革,高校輔導員可按教師或干部標準"雙線晉升"已經不復存在,現在高校輔導員出路已從以前的雙線晉升減少至現在的單線發展。在待遇問題上,選擇行政崗的輔導員行政級別低,選擇專技崗的高級職稱名額被進一步壓縮,再加上現有的輔導員保障體制不健全,其付出和收獲不成正比,社會地位都遠低于同齡其他教師,導致輔導員心理失衡,工作缺乏積極性和主動性。
2.加強輔導員隊伍建設的對策
2.1嚴把入口關,完善輔導員選聘機制。堅持教育部提出的"高進"原則,首先從輔導員的入口抓起,建立健全輔導員隊伍選聘機制,形成一套嚴格、規范的輔導員選拔聘用體系,從源頭上保證輔導員隊伍的質量。積極吸引那些經驗豐富、德才兼備,樂于奉獻,潛心教書育人,熱愛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事業,具有相關的學科專業背景,具備較強的組織管理能力和語言、文字表達能力的優秀的人才加入到學生輔導員隊伍中來,不斷壯大輔導員隊伍,全面提高隊伍的整體素質。
2.2加強輔導員培訓工作,不斷提高輔導員專業素質和整體素質。職業化、專家化是輔導員隊伍建設的必然方向,要想真正打造一直政治強、業務精、紀律嚴、作風正的輔導員隊伍,必須不斷強化輔導員的培訓工作,創新輔導員培訓模式,因地制宜,建立完善分階段、分層次、多形式的輔導員培訓體系,全面提升輔導員的綜合素質,切實成為大學生健康成長的人生導師和生活中的貼心人。
2.3充分認識輔導員工作的重要性。高校輔導員是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學生健康成長的導師和引路人。各高校要從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解決"為誰培養人、培養什么人、如何培養人[3]"這一核心教育問題的高度,深入貫徹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等有關文件精神,充分認識輔導員隊伍在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大作用。
2.4建立健全、切實落實輔導員相關政策,解決輔導員存在的實際困難。從工作、學習和生活方面,對輔導員予以關心,著力解決輔導員的實際困難。要建立科學完備的評價和激勵機制,對工作優秀、業績突出的輔導員的,要委以重任,大膽提拔,在干部任用、評優評先、職稱晉級等方面給予適當傾斜,使他們工作有熱情、干事有平臺、發展有空間,切實做到政策留人、事業留人、感情留人。
2.5明確輔導員工作職責,理順關系。首先要理順輔導員管理關系,對輔導員進行統一規劃、統一管理、統一領導。其次按照教育部對輔導員工作職責的八項規定,進一步明確輔導員工作職責,增加輔導員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工作量,減少其它類似院(系)辦公室日常事務等方面的工作,并用以制度形式固定下來,使輔導員真正把精力投入到本職工作中。
2.6優化輔導員隊伍年齡結構。在選拔配備輔導員時,要充分考慮年齡結構,做到年齡結構科學、合理、有序,老、中、青科學結合。這樣,既可以彌補年輕同志經驗不足、工作浮躁的缺陷,又可以激發老同志的工作熱情,豐富學生教育管理形式;既也可以永葆輔導員隊伍的生機活力,又不乏條理性、經驗性,切實達到實現優勢互補,避免人才斷檔的目的。參考文獻:
[1]教育部. 關于印發《高等學校輔導員職業能力標準(暫行)》的通知[S]. 教思政[2014]2號.
[2]教育部. 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S].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令第24號.
[3]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文件匯編[S].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