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少芬
中圖分類號:G63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6)08-0023-01為了優化課堂教學結構,提高課堂效率,結合本人和學校的實際,進行數學學科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四+2式"教學模式中的"四"指的是:"導、讀、講、練"的數學四段式教學法。"導、讀、講、練"的數學四段式教學法是深圳市寶安區教育局教研室為了改變中學數學課堂教學滿堂灌、學生無心聽的狀況而提出來的課堂教學模式。它的含義是:通過教師的主導作用,把課堂教學分為導入、閱讀自學、精講釋疑、練習四個階段進行。教學中通過學生的"讀"和"練",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動手能力,從而使其學會學習。"2"是指教學中添加"結、作"2個環節。
下面結合我在多年教學實踐中,進行"四+2式"教學法的嘗試,談談自己的看法:
"四+2式"教學法各教學環節的說明如下:
(1)板書課題或揭示課堂教學目標。(約1分鐘)操作:課前板書在黑板(或課件)、上課時呈現給學生看。目的:讓學生從總體上知道本節課的學習任務和要求。
(2)(導)導是"導入",即教師通過各種教學手段,將學生的興趣、注意力引到課堂教學的主題上來。(約2分鐘)操作:課前做好投影(或課件),課上通過投影給學生看。目的:向學生提要求,讓學生知道自學什么?怎么學?用多少時間?應達到什么要求,如何檢測等。
(3)(學)學是"自主學習":①教師可以給出學生自主學習的內容、目標或是要解決的問題。②自主學習的方式可是閱讀課本、做教師給出的題目、合作討論研究等。
學生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巡視。(約5-8分鐘)操作:學生自學,教師要做到兩個關注,關注有問題的學生、關注學生的問題、通過察顏觀色,了解學生自學情況。目的:解決課堂紀律問題,解決學生注意力集中的問題,讓每個學生積極動腦,認真自學。
(4)(講)講是要精講,即點撥、矯正、總結歸納等,講的形式可以是問答式、講授式、學生講等。操作:這一環節就是教師的教。
①把學生自學的重點、難點內容轉化為有針對性的問題,讓中差生尤其是后進生回答;
②讓學生各抒己見,自由更正;
③引導學生討論說出錯因及更正的道理;
④指導學生歸納,上升為理論,指導以后的運用。
在這個過程中要做到:a、檢查學生自學效果(約5-8分鐘)①讓中差生尤其是后進生回答問題或板演;②以導學案或投影為載體,設計問題。b、引導學生更正,指導學生歸納(5-10分鐘)①學生觀察板演,找錯誤或比較與自己做的方法,結果是否與板演相同;②學生自由更正,讓他們各抒己見;③引導學生討論說出錯因及更正的道理;
這個過程的目的:①最大限度地暴露學生自學后存在的疑難問題凡是學生能解決的就讓他們自己解決,會的不教,不會的必教,真正找出哪些需要教師引導,點撥的問題;②通過討論,教師點撥,使學生進一步加強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最終形成運用所學知識去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5)(練)練是當堂訓練(不少于15分鐘)。操作:①訓練題以投影(課件)或導學案的形式出現。②以導學案形式出現的,要督促學生獨立完成。
目的:通過當堂訓練檢測每位學生是否都當堂達到學習目標,讓學生由懂到會到熟。
(6)(結)結即是課堂小結。課堂小結不能由老師包辦代替,要立足于引導,讓學生參與,展示知識的思維,以充分體現教師主導和學生主體的有機結合,體現師生互動性。操作:①讓學生整理、歸納本節課的內容、重點、難點。②讓不同層次的學生談談本節課的收獲。③讓學生談談本節課的困惑。
目的:通過小結,回顧、總結這一節課是否成功、是否達到了預期的目的,同時也能及時地對教學中的"得"與"失"進行認真而全面地分析、總結、判別優劣,及時了解學生學習的反饋信息,這樣既可以起到備忘錄的作用,又能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7)(作)作即是作業及反饋。作業要精心挑選題目,對以前的內容要有復習,對本節課的內容要針對性,要有分層思想。切不可題量過多或過少,力求做到"四精四必",即"精選、精練、精批、精講"和"有發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評、有錯必糾"。嚴格控制作業量及作業時間,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調動學習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作業批改要及時、認真、細致、規范,不允許錯批、漏批的現象發生。對學困生的作業要盡量做到面批面改,及時輔導,以增強學習信心,提高學習成績。
總之,"四+2式"教學模式體現了新課程標準提出的面向"多數"的精神,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模式,把重點放在教育與學習過程的自學原則上,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創造性,使我們整個教學與學生的學習在輕松的氛圍中進行,有利于最終完成數學教育的任務。參考文獻:
[1]徐桂榮."引、讀、講、練"四段式教學法探析.《珠江教育論壇》,2012(1):47-48
[2]解延明.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自主學習意識和創造性思維.《職業教育研究》,2005(1):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