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健
中圖分類號:G62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6)08-0038-01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作為課改基地校中一員的我,積極參與實踐的課堂教學改革,經歷了從套模到創模的嬗變,本土自創的"131"自能高效課堂模式已經成為了我校教師課堂常態,課改成效初見端倪。自主學習與自主管理、課堂與課間的協調統一,讓把課堂還給學生成為可能。課堂高效能否達成,與學生行為習慣的好壞息息相關。
杰出的思想家培根說:"習慣是一種巨大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當積極的學習態度、科學的學習方法形成習慣后,不僅能提高學習的質量,而且能為終身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使人受益終身。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說:"教育是什么,往簡單的方面說,只需一句話,就是養成良好的習慣。"由此可見,課堂高效的達成,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尤為重要。
所謂習慣,就是經過長期有意或無意重復某種動作,行為,方式方法而形成的不易改變的從事某項活動的行為方式。學生的行為習慣包括:舉止文明的習慣、講究衛生的習慣、遵守秩序的習慣、勤于動手的習慣、鍛煉身體的習慣、懂得感恩的習慣、誠實守信的習慣、尊重他人的習慣、守時惜時的習慣、勤儉節約的習慣等等。那么,如何促成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呢?
1.尊重學生,放手學生,致力于學生能力的培養
以學生為中心、以快樂為根本是高效課堂的核心;既要高分又要高能,切實提高教學質量,是高效課堂的終極目標。對待學生,要尊重而不溺愛,放手而不放縱,要達到高效,學生的主體作用要充分發揮,學生的行為標準要求更高。比如:學生上課坐姿要正、精力集中;聽課時聚精會神,作業時獨立完成、書寫規范,不影響他人;與人交流事情,要輕言細語、態度友好;交流發言要暢所欲言、神采飛揚,反對緘默不語、麻木遲鈍、人云亦云的依賴心理,而要大膽抒發見解;合作分工具體明確,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時時有人做、行動迅速,切忌偷懶、蒙混過關;展示時要準備好,講解時要聲音洪亮、充滿激情;聽人講解時要思考,能夠發現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在鞏固時要互相幫助,生教生,生練生,生強生;檢測時要查漏補缺,有不懂的請教學友和教師,本著"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的誠實原則,真實反饋學情。
2.身正為范,發揮好榜樣示范作用
列寧說:"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榜樣是無聲的力量,是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典范。榜樣是活的教科書,具有生動、形象、具體的特點。對學生具有更大的說服力,更強的感染力,對學生形成良好習慣具有特殊的作用。給學生樹立什么樣的榜樣十分重要,如果用正面的典型給他們做榜樣,可以激勵他們向積極的方向去努力,如:在遵守紀律方面,多給學生樹立身邊的榜樣,挖掘每個學生身上的優點及時樹立典型,學生就會不由自主地以他們為標準來要求自己,從而養成嚴格遵守紀律的習慣。榜樣還有矯正作用,它像一面鏡子,可以使學生經常對照檢查,改正自己的不良行為。如:要求學生參考好的班級的禮貌表現、組織紀律、集會、排隊、升旗和課間活動等。直觀形象的教育,使學生能夠找出自己的不足,比較快、比較好地規范自己的行為。另外,學生的榜樣最直接的對象是老師,對老師言談舉止,觀察最細,感受最強,而且不加選擇地模仿老師的言行。對于幼兒,老師的話可以說是"最高指示",經常可以聽到孩子們為自己的言行辯解:"老師就是這樣說的……"這就對老師的言行提出了較高要求。因此,我們注意從自身做起,嚴于律己;凡要求孩子們做的,自己首先做到;不讓孩子做的,自己千萬不能違反,一旦違反,要在孩子們面前勇于承認錯誤。所以,在同學們的眼里,教師是完美無缺的榜樣,教師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從而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3.把握契機,切實做好學科滲透
學生在校大部分時間是在學科教學中度過的,德育教育在整個教育教學中的重要十分地位,各學科教育作為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其獨特的風格,承擔著德育的任務。對此我們堅持做到了在傳授科學文化知識的同時,充分挖掘各科教學中的育人功能,我們應堅持制定每節課的德育滲透點。滲透對學生良好生活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堅持教書與育人的統一。老師們在日常教學中努力做到:發揮教師的人格魅力,自覺滲透;充分利用教材資源,全面滲透;結合教學過程,適時滲透;關注動態生成資源,有機滲透;精心創設情境,巧妙滲透。
在各學科教學中進行教育,對于不同的教學組織形式、教學環節、教學內容、教學對象,滲透特點不同,避免生搬硬套。我們要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和認知目標出發,充分利用學科特點,做到思想性和科學性和諧統一,使知識教學與思想品德教育有機結合,要提高滲透的自覺性,把握滲透的可行性,注重滲透的反復性。我們相信只要在教學中,結合學生思想實際和知識的接受能力,點點滴滴,有機滲透,耳濡目染,潛移默化,讓學生主動參與,通過演一演,談一談等方式,使學生產生具體的情感體驗,從而達到教育目的。
4.創新方式,以活動為載體,助力學生良好行為習慣養成
校內可以創新德育教育載體,成立"美習道德銀行"。以學生的"文明行為和道德善舉"為內容,以"銀行儲蓄"模式為手段,以"榜樣示范""相互提醒""激勵提高"為途徑,以"培養美德及良好行為習慣"為目的。重在自我教育、自我激勵,強化學生行善意識,激勵學生從點滴實際行動中提高自身道德素養,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體驗助人為樂的情感經歷,培養關心他人,奉獻愛心的良好品質。使學校的德育工作變"大事教育"為"小事教育",它關注的是學生的"生活小節",著力規范的是學生的日常道德行為,更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使校長、教師、家長通力合作,使學校、家庭、社會緊密結合,綜合用功,形成了齊抓共管德育工作的局面; "美習道德銀行"對學校德育實行量化管理,使具有內隱性特點的學生品德有了量化的數據,根據不同的量化的數據,設立了不同的警戒線,可以及時發現苗頭,為教育人贏得寶貴的德育預警時間。
通過實踐,以上我的一些點滴做法與嘗試,有效促進了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大大提升了學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在課堂學習過程中,學生自主管理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主動探索,主動發現和對所學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有利于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表現出最大可能的學習積極性和創造性。好習慣,有效助力了課堂高效的達成。是比較高的,因此在測定時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 確保實驗室環境的干凈、整潔,玻璃器皿最好專務專用,避免交叉污染,且實驗室不能靠近廁所;
2)實驗用水以無氨水最佳;但一般的實驗也可用煮沸30min的純水;
3)在滅菌器中加熱的時間應為30min;
通過實驗證明,控制好以上因素和實驗環節,才能在過硫酸鉀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測定水中總氮能獲得理想的檢測結果。參考文獻:
[1]周啟星.從第二屆世界水資源論壇看遼寧的水資源危機及對策[J].生態學雜志,2002,21(2).
[2]邢平偉,秦天,宋清生.中國的水污染現狀及防治對策淺論[J].太原科技,2003,(4).
[3]鄭琴.AB法在城市污水廠的應用~介紹德國Krefeld污水處理廠[J]給水排水,2000,26(12).
[4]王毛蘭,胡春華,周文斌.堿性過硫酸鉀法測定水質總氮的影響因素[J].光譜實驗室,2006,23(05):l048-1049.
[5] 陳英,漏華強,張群.提高紫外分光光度法測定水中總氮方法精確度的研究[J].紹興文理學院學報,2003,23(8):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