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春蓮
中圖分類號:G623.7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6)08-0306-01美術課被稱為"小三門"之一,這個"小"字起了很壞的作用。有家長呵斥孩子:"不要陪畫,看影響了學習!"可見是把美術排斥在"學習"之外的。大人們是這樣的態度,學生也輕視美術課,以至于大多數學生"目中無畫"、"目不視畫"。怎樣改變學生輕視美術課的現象呢?《義務教育小學美術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激發學生學習美術興趣,其中明確提出興趣是學習美術的基本動力之一。本著這種認識,我在自己的教學實踐中,不斷摸索,用多種形式努力激發和培養學生崇尚美和表現美的意識,并積累了如下一些體會。
1.努力鉆研業務
教師的責任是培養一代又一代的"四有"新人,教師業務能力、教學水平的高低直接關系到祖國的千秋大業,民族的興衰,只有高素質的教師才能培養出高素質的人才。因此,我將認真鉆研業務,學好《課程標準》吃透教材,讀透學生,寫好教案,上好課,耐心輔導學生,做到面對全體學生,教好書,育好人,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加強學習,提高認識,認真學習當代教學論讀本,用理論解決教學中的實際問題,自覺接受新觀念,更新思想,不斷提高自身素質,以適應新的教育形勢,培養跨世紀人才的需要。
2.運用競賽游戲
兒童的好奇心自尊心強,愛表現自己。根據這一特點,有意引進競爭意識,有助于激發學生的興趣,加深學生對基礎知識的理解。比如我在上《童話中的城堡》時,在后一階段采用了分組競賽的形式進行,四個組為四隊,要求在規定時間內合作設計制作一個有特色的、色彩好的城堡。制作好了以后進行評選,制作出好作品的那個隊,將得到"童話王國"送出的紀念品。這樣一來,大家情緒高昂,都想爭第一,于是在激烈的競爭中,學生對設計童話城堡活動的興趣越來越濃。通過競賽,學生鍛煉了小組合作學習的能力、提高了評價能力,又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3.進行欣賞教學
興趣是學好一切知識的動力。為了使學生對美術課產生興趣,我利用讓學生欣賞名畫、照片、模型、參觀畫展、古跡的形式,提高學生對美術的認識,了解美術在生活中的作用和價值。如:在教學水墨畫時欣賞齊白石的《牽牛花》,潘天壽的《奔馬》;教學《紙條穿編》一課時欣賞《維族花地毯》、《貴州苗族羽毛花衣》;教學《家鄉的橋和塔》一課時,參觀本地周圍的古跡,等等,同時進行講解和說明,開拓學生的思維,拓寬學生的視野。經常結合教材給學生講解我國的美術史,從原始社會到現在,從各種藝術珍品到各種畫派名家,從大型雕塑到各種壁畫。這些藝術瑰寶不僅是中華民族的驕傲,也是人類藝術寶庫的珍品。學生從教師的講解、介紹和畫片的欣賞中,了解了我國從古到今美術在人民生活中所起到的重大作用,認識到美術在社會生活中的價值和美術是寶貴的精神文化的重要性,從而對學習美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4.采用激勵教學
生活中的創造是隱藏起來的,不易被人們所發現。但是在美術教學上創造是顯而易見的,學生的美術作品就能很好的體現。在實際教學中我發現在一個生活化的環境中學生的作品在興趣的激勵下確實是有一定的提高,但是其中體現創造性的作品卻很少。那么這又是什么原因呢?可能是我們把太多的精力放在了激發學生的興趣上了而忽視了引導學生的創造意識,不可否認的是在一個班級的學生中確實存在著一些有創造意識的學生,他們會去主動思考,去尋找素材,去創新。
5.注重拓展思維訓練
小學生作畫實際上都是憑借印象,或者干脆"照葫蘆畫瓢",缺乏自己的思維意識。因此在教學中,我十分注重培養學生興趣,鼓勵他們多思考、多提問,掌握各種繪畫方式。例如在《四季的色彩》一課中,我像學生提問:"每個季節都有什么特點?"同學們開動腦筋,我讓他們將想象的畫面畫出來,就有了各種各樣的色彩場景:有人畫冬天的白雪、有人畫秋天的落葉、有人畫夏天的花朵、有人畫春天的嫩芽,風景各異、顏色各異。之后,我又選擇了幾幅優秀的作品在班級展覽,讓同學們互相點評,指出哪些地方畫得好、哪些地方需要改進,培養了學生的發散性思維,提高繪畫興趣。
6.精心設計教學內容
兒童畫的教學內容豐富、生動而有趣,能很好地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從內容的選擇入手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屢見不鮮,如設計這樣一堂課:引導孩子想象自己在夢中得到一支神筆,只要你能畫出什么,就能變成什么。那你最想用神筆為人類做哪些好事呢?面對這樣的設想,學生們感到很興奮,很快開動腦筋完成了一幅幅動人的作品。再者,恰當的教學手段、方法也能很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如果用思考、情感、創造、游戲的光芒來照亮兒童學習,那么對兒童來說是可以成為一件有趣的引人入勝的事情。"我們認真體會這種教學藝術的真諦,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使兒童學得生動活潑,以致達到入迷的程度。
7.開展繪畫競賽
根據學生的好勝心,比賽最能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在教學中,我面向大多數學生,為學生創設一個競爭和成功的機會,恰當地開展一些有益的比賽活動,用競爭來激怒學生的繪畫興趣,如:常有的每節課的總結,我將優秀作品挑選出,及時給予表揚,并將其中一部分作品貼于學校的櫥窗內,讓他們獲得成功感。常此這樣,學生們繪畫積極性提高了,暗地里較上了勁,比比誰畫得好,畫得好的就可帖于櫥窗給全校師生欣賞了,都好呀!良性循環,學生越畫越起勁,越來越感興趣。
8.重視后進生的轉變工作
美術興趣班的學生來自不同年級,基礎參差不齊,造型基礎差的后進生往往給美術班的學習氣氛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也不利于他們的發展。如果不好好重視這些后進生的轉變和教育問題,將影響整個班的教學質量。為此,教師要把做好后進生的轉化工作做為一項不可忽視的問題來抓。我在教學過程中,經過不斷的摸索,總結出了后進生的三種類型:散漫厭學型、基礎薄弱型和方法不當型,并對不同類型的后進生對癥下藥,用不同的方法加強對他們的轉化工作,爭取讓這些學生轉變學習方法和態度,增強自信心,滿腔熱情的對待學習,成為一名合格的藝術考生。
總之,只要善于培養學生對美術的學習興趣,把趣味性與知識性、科學性結合起來,并能恰當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并使之持久保持,就能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達到我們的教學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