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633.34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6)08-0392-01版本:人教版教材:一年級(下)冊第 八 單元第 34 課第1課時科目語文班級一、一班設計者王曉莉課題小蝌蚪找媽媽掘問
目標囗√ 學會掘問囗敢于掘問囗善于掘問教
學
目
標知識與技能
過程與方法
情感態度
與價值觀1.學會本課8個生字和由這些生字組成的詞語及由熟字組成的新詞。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1.分角色朗讀課文,體驗語言文字的生動形象和準確性,培養語感。
2.使學生了解青蛙的生長過程中形體上的變化,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1.樹立環保意識,教育學生要保護有益的動物。
2.增強學生對科學童話的興趣。重點識字,朗讀課文。難點通過朗讀感知青蛙的幾次變化過程。教學
方法以學生的主體活動為中心,設計情境,注重雙向互動。以學生喜歡的童話形式為主線,以小蝌蚪的尋人啟事為載體,以幫助小蝌蚪找媽媽的愛心活動組織教學。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 導入課題
1.老師出示課件,配音朗讀"尋人啟事"。
尋人啟事
我是小蝌蚪,當我看到別的小動物們快樂地和自己的媽媽一起玩耍時,我多羨慕呀!可我不知道我的媽媽是誰?她在哪里?聰明的小朋友,請你們幫我找找媽媽吧!
小蝌蚪
2016年5月18日
2.揭示并板書課題:小蝌蚪找媽媽
3.找不到媽媽,小蝌蚪多著急呀!請聽完下面的介紹,發掘并說出你的問題。(學生看動畫,聽課文配樂錄音。)
二、播放課件 引入課文
1.學生一邊看動畫,一邊聽錄音問題,同時思考能提出哪些問題。
2.引導學生提出問題(1)圖片中出現的是什么?【小蝌蚪】(2)小蝌蚪是什么樣子的?【大腦袋,黑灰色的身子,甩著長長的尾巴。】(3)小蝌蚪正在做什么?【快活地游來游去。】
3.請齊讀第一自然段,思考:"快活"是什么意思?【高興,快樂。】
三、新課探究 合作學習
1.學生輕聲讀課文第二自然段,一邊讀,一邊找出描寫媽媽的句子,畫上橫線,然后思考能提出哪些問題。
2.引導學生提出問題:(1)是誰告訴小蝌蚪的? 【鯉魚媽媽】(2)小蝌蚪的媽媽是什么樣子的?【你們的媽媽四條腿,寬嘴巴。】(3)鯉魚媽媽在做什么?【教小鯉魚捕食】(4)小蝌蚪怎么做的?【迎上去,問】
3.師問:"迎上去 "可不可以換成"跑上去""走上去""游上去"?為什么?
4.教師再次出示課件"尋人啟事",引導學生填空。
尋人啟事
我是小蝌蚪,當我看到別的小動物們快樂地和自己的媽媽一起玩耍時,我多羨慕呀!可我不知道我的媽媽是誰?她在哪?鯉魚阿姨告訴我:我的媽媽長著( )。聰明的小朋友,請你們幫我找找媽媽吧!
長出兩條后腿的小蝌蚪
2016年5月18日
5.教師出示動畫,學生觀察。隨后輕聲讀課文第三自然段。邊讀邊思考可以提出哪些問題,如(1)現在是誰在找媽媽?【長出兩條后腿的小蝌蚪 】(2)過了幾天,小蝌蚪又發生了什么變化?【又長出了兩條前腿。】(3)小蝌蚪找到媽媽了嗎?【我們找到了也長著四條腿,寬嘴巴的——烏龜。】(4)小蝌蚪的媽媽是什么樣子的?【披著碧綠的衣裳,露著雪白的肚皮,鼓著一對大眼睛。】
6.師:為什么課文又用了"追上去"這個詞?而不用"迎上去?"
7.教師再次(出示課件):
尋人啟事
我是小蝌蚪,當我看到別的小動物們快樂地和自己的媽媽一起玩耍時,我多羨慕呀!可我不知道我的媽媽是誰?她在哪?通過鯉魚阿姨和烏龜阿姨的幫助,我知道,我的媽媽( )。聰明的小朋友,請你們幫我找找媽媽吧!
長出( )的小蝌蚪
2016年5月18日
四、總結課文 引導拓展
1.學生輕聲讀課文第三自然段。引導學生提出問題:(1)小蝌蚪的媽媽就是誰啊?【青蛙。】(2)小蝌蚪在找媽媽的過程中又發生了什么變化呢?【小蝌蚪尾巴變短了。】(3)小蝌蚪的媽媽長什么樣子?【披著碧綠的衣裳,露著雪白的肚皮,鼓著一對大眼睛。】(4)小蝌蚪會對媽媽說些什么?【 媽媽,我們好不容易找到你啊!】【媽媽,原來你在這里啊! 】 【 媽媽,我們終于找到你了!】【媽媽,你就是捉害蟲的大王啊!】
2.師出示課件,請學生填空:小蝌蚪先長出了兩條(后腿),過了幾天,又長出了兩條(前腿),再過幾天,(尾巴)變短了,漸漸地,(尾巴)不見了,小蝌蚪長成了(青蛙)。
3.師:同學們,青蛙游泳的動作很美,也很科學。人們根據青蛙的動作創造了"蛙泳"。大家有機會可以在大人的陪伴下也去學習學習蛙泳。問題與思考
——————————————
1.本節課需要解決的
主要問題是讓學生知
道小蝌蚪的成長過程。
2.學生通過聽錄音,一方面
思考回答"尋人啟事"中的問
題,還可以生成新的問題。
3.小組合作探究,提出問題,
然后以小組為單位匯報展示
,最好能說明出處和思維過程。
4.學生提出的問題,可以
自答,也可以找人作答
并說明出處。
反思與
行動《小蝌蚪找媽媽》是一篇傳統課文,因其內容生動、有趣而受同學們的喜歡。在課堂教學中力求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因此準備了五幅畫,分別是小蝌蚪;長了兩條后腿的小蝌蚪;長了后腿和前腿的小蝌蚪;尾巴變短的青蛙;小青蛙。通過看圖來掘問引導學生說出小蝌蚪的變化過程。這樣,學生發掘掌握小蝌蚪變成青蛙的生長過程就輕松自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