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建花
摘 要:人總希望自己的存在得到社會的承認,都渴望別人賞識自己;世界上的萬物都存在差異性和多樣性,對于每個學生而言,由于先天的因素和后天所處的各種環境、家庭背景等的不同,也存在著差異性和豐富性;應該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們求知和求學的欲望激發出來,教師應該負有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責任。
關鍵詞:尊重差異;賞識;優化心理狀態;個體發展;發掘潛能
【教學背景】
如果我們真正在內心確立了“每個學生都具有成功的潛能”的信念,那么,在不久的將來,“學困生”一詞將從教育教學工作中消失,每一個孩子都會在不斷取得成功的體驗和樂趣中獲取知識,得到發展。他們將不會再為被貼上諸如“笨”“智商低”等標簽而苦惱和惆悵。我們承認個體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每個班級中總會有幾個學習后進的學生,但我們應該從不同的側面去發掘這些孩子的潛能。
在剛接任這個班時,我發現班上有三個同學很特別,(小楊、小馮、小姜)上課不是隨便說話、就是做小動作,偶爾消停會也是兩眼無光,一副木然的樣子。平常不遵守學校及班級紀律,自然考試成績也很差。開始,我心想,這三位同學是怎么了,為什么老師要求的他們無動于衷、視而不見呢?我通過多方了解得知的他們的家庭情況,小馮、小姜這兩位同學原來是單親,經常由爺爺奶奶照顧,由于老人的溺愛,孩子很任性,生活習慣、學習習慣非常不好。而小楊同學,父母忙于生意,很少有時間陪孩子,大多時間由他姐姐照顧,久而久之,孩子養成了懶散、我行我素的壞習慣。了解了情況后,我想我要轉變他們,不能讓班上的一個孩子掉隊。經過細致觀察,我發現他們三個有個共同特點——熱愛勞動。于是,我刻意創造機會讓他們表現,在班會課上經常表揚他們,從不提他們的學習,他們顯得很興奮。抓住這一點,我逐漸拉近與他們的關系,經常主動和他們談心、課間一起玩。漸漸地他們在學習上也主動了起來,有不懂得問題也開始問了,課后,我再單獨多輔導他們,鼓勵班上優秀的同學幫助他們。俗話說:“鐵杵磨成針,功到自然成。”由于大家的幫助,加上他們自己的努力,這些孩子學習習慣好了,成績也進步了。小馮同學在期末考試中語文考了92分的好成績,小姜、小楊語數成績都在85分以上。老師、同學們都替他們高興,他們同樣得到了成功的喜悅,學習的勁更足了。
【教學評議】
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正因為如此,世界萬物才會顯如此的豐富和精彩。世界上的萬物都存在差異性和多樣性,對于每個學生而言,由于先天的因素和后天所處的各種環境、家庭背景等的不同,也存在著差異性和豐富性。而有些孩子卻是“大錯不常犯、小錯不間斷”,老師們都對之嘆息無奈,班主任更是無計可施,他們就是成為我們老師望而生畏的“后進生”。
威廉詹姆斯說過:“人性最深刻的原則就是希望別人對自己加以賞識”。其實后進生也一樣,他們也希望老師和同學都重視和關心他們,但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使他們在學習上、行為的表現無法與老師心目中的好學生相比。久而久之,為了引起別人的注意,他們便形成了屬于他們自己的“行事規則”,時不時的“引人注意”,這形成惡性循環,使其離優秀越來越疏遠。
對于這些孩子,我們應注意到他們的一些特點:
1.優勢面各有側重。從某一個方面要求學生,勢必會扼殺他們其他方面的潛能,課堂教學是學校教育不可忽視的最基本活動,但決不能把它看成是學校教育的唯一活動。愛因斯坦曾說:“人的差異產生在業余時間”。業余時間之所以是有如此魔力,是因為在業余時間選擇參與的,活動有可能使人獲得自由發展、充分發展、主動發展,富有個性地發展的機會;對這些孩子來說,我們既要發展他們潛能的優勢面,也要考慮如何幫助他們揚長避短,以點帶面,最終獲得素質的全面提高。
2.發展速度不盡相同。不同階段發展速度不等,有的先快后慢,有的先慢后快,經過一個階段的發展,即使各盡其能,每個人在這方面發展所能達到的層次也有不同。我們不可能,也沒有必要要求每個人都達到“滿分”,百分百地完成任務,這似乎是人人都明白的常理,但在教育實踐中,卻往往被教師所忽視,對這些孩子的要求太高。
3.諸多能力被忽視。這些孩子們往往對自己有不正確的評估,確信自己“無能”,結果束縛了自身的發展。所以,人雖然都是有無可估量的潛力,但只有在意識中肯定了自己的力量之后,才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潛力。因此,優化人的心理狀態很有必要,教師對這些孩子們尤其要提供這方面的幫助。
4.更渴望得到賞識。人總希望自己的存在得到社會的承認,都渴望別人賞識自己。教師的稱贊有助于學生自覺克服缺點,學生會盡力和教師的評價保持一致性。久而久之,教師的贊美和肯定就體現出它的魅力了。由于學生個性諸要素發展的不平衡,在學習之初其潛能不可能充分發揮。這些學生在智育方面沒有突出表現,甚至暫時處在后進的狀態,這完全屬于正常情況。我們應有這樣的信念,即每個人都有連自己都不清楚的潛在能力,這些能力只有在面對實際需要時才會發現。
那么,如何正確對待學生的個體差異,我認為還要注意下面幾個問題:一是給予學生必要的和具有自主性的學習以及社交空間;二是注重學生具有個體特點的學習興趣和生活習慣的發現和培養,同時注意及時發現和糾正不良生活習氣,以使學生健康成長;三是針對學生的個性特點,鼓勵學生自主發展;四是及時總結學生的個體特點,注重學生團體意識的誘導式培養。因此,要給學生足夠的個體發展空間,加強學生團體意識的培養,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也要給教師自己遺留促使素質教育的幾個啟發性問題,以使自己的業務工作能力和水平得到全面提高。
教育家夸美紐斯曾經說過:“應該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們求知和求學的欲望激發出來,教師應該負有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責任。”每一個孩子都有成功的愿望,每一個孩子都有成功的潛能。我們要有耐心、有信心、有愛心,尋求方法、尋找機會、尋得技巧,尊重孩子的差異,賞識孩子的成功,讓每一個孩子都能抬起頭來走路,你會發現其實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座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