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海蘭
摘 要:無論語文教改到何時何地,但語文課堂教學都應該是務實高效的。那就是說教學要做到快節奏、大容量、高效率,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學到更多知識、掌握更多方法、形成良好學習習慣。可以說,高效是我們課堂教學的目標,務實是課堂高效化的手段。
關鍵詞:鉆研文本;精心設計;巧選方法
高效課堂是以學生 終身發展的教學理念為指導,以規范具體的教學目標為導向。促進學生的終身發展,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基是高效課堂所遵循的理念。高校課堂就應該著眼于學生的未來發展,培養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愛學習;促進學生掌握學習的方法,使學生“會學習”。因此,課堂上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引導他們在民主,寬松,和諧的課堂氣氛中自主學習,才能達到高效課堂的教學的效果。如何打造實現優質、高效的語文課堂呢?
一、鉆研文本是實現課堂高效化的前提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提出了閱讀互動的三維結構——“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什么是“文本”呢?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所說的“文本”指的就是教材,即語文課文。
不少優秀教師的課堂,沒有華麗語言,沒有太多精美的課件,只有書本與粉筆。而我們每一個聽課的老師卻往往不知不覺地陶醉其中,隨著教者在課堂上的引導,或喜或悲或樂或怒,仿佛自己走進了文本,成了文中主人。試想,如果教者自己沒有對文本深刻的領會,又如何能使聽者引起共鳴呢?
正確解讀文本就是指正確把握文本的價值取向。通過鉆研教材來確定“教什么”,也就是解決教學內容的問題。首先要“鉆進去”,依據《語文課程標準》中提出的年級目標、單元目標、課文特點、課后達標練習等;然后再“跳出來”,站在學生的角度,依據教學目標,結合課文特點確定本課語言訓練的內容,確定教學重難點。
“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必須先有一桶水。”聯系我們的閱讀教學想一想,面對課文,教師的“桶子”里,往往自覺或不自覺地裝滿了教參或自己的看法。文本是一座精神花園,教師把學生帶進這座“花園”,不僅要讓學生看到紅花,還要讓學生看到綠草。因此我們應該秉承一種欣賞的心態來激勵學生多元化解讀文本。
二、精心設計是實現課堂高效化的關鍵
全國小語會理事長崔巒說:“語文教學一定要刪繁就簡,要返璞歸真,簡單實用,提倡簡簡單單教語文,本本分分為學生,扎扎實實求發展。”何謂簡單?“簡單不是草率,不是省事,是要改變繁瑣的、或面面俱到地分析課文內容、或離開課文語言挖掘人文內涵的教學套路,依據閱讀教學的基本規律,突出語言的理解、積累與運用,來構建簡約、實用的閱讀教學。” “簡簡單單教語文,其中一點就是要做到教學環節要簡化。而環節的簡化,最重要的體現在于對學習內容的精選,對理解、積累、運用語言整合的處理上。”縱觀許多優秀教師的精美課例,他們無一不是遵循這樣的原則,根據文本并結合學生的特點精心設計,實現了老師在簡單中教,學生在快樂中學的教學思想。
三、巧選方法是實現課堂高效化的保障
如何使課堂效果達到最優?可以說只有學生感興趣、學得輕松、效果良好的課堂才是高效課堂。由此看來,課堂上運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顯得更為重要。
心理學認為,愉快的環境可以使人感到自由和依賴。在這樣的氛圍下學習,更有利于知識的生成。因此老師要運用語言、課件、音樂等各種媒體創設一個寬松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以一種自由、輕松的心態投入學習中。然后再通過一系列的問題,把學生逐步引入課文深處,讓他們不知不覺進入深層次的學習之中,設身處地感受作者的寫作意圖。
小組合作學習是當前高效課堂選取的有效學習方式。小組學習中的討論不是為了活躍氣氛,而是通過學生之間思想的碰撞,真正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因此設計怎樣的問題、如何設計問題就成了合作學習的關鍵所在。我平時在課堂教學中,就某些問題引導學生一一討論。首先要求同桌之間互講,然后再把個人不能解決的問題放在四人小組中進行第二輪探討,實在解決不了再放到全班和老師一起探究,這樣在課堂上就形成了一個師生交流、生生互動的學習模式。
古人云:“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不管干什么,面對問題就需要自主思考。學習之中需要,課堂教學中更需要,所以可以說思考是高效課堂的催化劑。激發學生的思考欲望,發散學生思維,使學生形成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這也是我們培養學生的重要目標。所以語文教師在處理課堂問題時應把握好以下三點:
一是設計的問題要有明確的目的性,要能激發思考。因此教師要從教材實際出發,鉆研教材的知識內容,把握特點,明確要求,確定教學目標和重難點,使設計的問題要有一定的思考價值,能調動起學生的主動性,凝聚注意力,引發學生在思考中交流,對知識融會貫通,從而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是問題多少要得當適量,由易到難,具有層次性。教師對課堂中所提問題應在備課時精挑細選,嚴控數量,克服提問的隨意性。要做到數量適中,避免問題太多或太少。提問太多,學困生沒有思考回旋的余地,對所學知識難以理解、消化;提問太少,講授太多,學生學習的主體性不突出,最終會使學生產生厭倦情緒。
三是提問要有一定的藝術與技巧,杜絕形式主義的問答。學生回答與老師的答案不同時,老師要多點撥、多引導,讓學生再思考再回答,直到解決問題為止。
總之,在“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中,打造高效課堂也是語文課堂教學的必然要求。只有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鉆研教材,使語文知識問題化、習題化,實現“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培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自主性,才能逐步實現語文課堂教學的“高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