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潔穎
【摘要】隨著電視電腦在幼兒園的普及和動畫片產業的繁榮發展,動畫片以強大的活力占據了幼兒的生活學習世界。本論文選取Q市青瑞幼兒園的幼兒教師,調查幼兒教師在園播放動畫片的現狀,發現幼兒教師在園播放動畫片存在播放行為不規范,對動畫片的認識及指導運用不注重等問題,最后從幼兒園、教師自身、動畫片的應用等方面提出了解決幼兒園教師正確引導幼兒觀看動畫片的建議。
【關鍵詞】幼兒動畫片 幼兒教師 現狀 建議
一、幼兒動畫片概述
1.幼兒動畫片的定義。動畫,從字面上可以理解為“活動的畫”。它是一門綜合藝術門類,是工業社會人類尋求精神解脫的產物,它集合了繪畫,漫畫,電影,數字媒體,攝影,音樂,文字等眾多藝術門類于一身的藝術表現形式,早期僅以低齡兒童觀賞片為主。本文中的幼兒動畫片是指運用幼兒喜歡的形象和情節進行創作,能與幼兒互動讓幼兒產生共鳴,供幼兒觀看學習,從而達到教育和啟發幼兒的動畫影片。
2.動畫片對幼兒的影響。(1)動畫片對幼兒的積極影響。首先,動畫片有利于引導幼兒提高自己的認知水平。其次,動畫片有助于幼兒陶冶情操,使他們在體驗中善于表現自己。再次,動畫片良好的人物形象塑造有利于為幼兒樹立榜樣。(2)動畫片對幼兒消極影響。首先,動畫片對幼兒的生理和心理以及行為規范有不良影響。其次,動畫片中許多夸張做作的陰暗丑惡面對幼兒成長有不良影響。
二、幼兒教師播放動畫片的現狀調查
1.教師播放動畫片的時間頻率及原因。
由表1數據可知,近50%的幼兒教師在園都有播放動畫片的行為,16.7%的教師天天都在播放動畫片。其中一天播放一次的教師占40%,播放2-3次的教師占26.7%。每次播放的時間51.7%教師是20-30分鐘,6.6%的教師播放時間是一小時以上。對于學齡前兒童,針對他們的注意力時間短的特點,動畫片的長度宜短不宜長,10分鐘左右是比較好的選擇。每天以不超過一小時為宜,要避免長時間播放動畫片,然而幼兒教師在園播放動畫片是常見現象,并沒有嚴格按照符合幼兒身心發展的要求和各年齡階段的要求來嚴格播放動畫片。
2.教師播放動畫片的類型及方式。
由表2數據可知,52%的教師播放動畫片時會選擇寓言說理類,15%的教師會選擇科普類,20%的教師選擇娛樂類,還有13%的教師是隨意播放,不做任何選擇。這充分顯示出,大部分教師比較注重選擇教育類的動畫片,偶爾也會播放一些娛樂類的,讓幼兒從中的得到放松,但也有一部分教師播放動畫片只是為了打發幼兒的空余時間,并沒有有效幫幼兒選擇適宜的動畫片。
由表3數據可知,只有8.3%教師在播放動畫片時由幼兒自己選擇,而40%的都是由教師規定看什么。這充分顯示出,教師的主導地位已經掩蓋了幼兒的主體地位,存在教師完全主導現象。
在幼兒訪談中發現所有幼兒都喜歡在園觀看動畫片,并期望能夠根據自己的喜好和興趣選擇要看的動畫片,但事實上教師在播放動畫片過程中很難考慮到幼兒的個體需求,播放很難有針對性。此外還發現,當老師播放了自己不喜歡的動畫片時,幼兒會不想看或玩弄其他東西,同時幼兒是很希望老師組織開展與動畫片有關的游戲活動的,并且興趣很濃厚。可見當觀看動畫片幼兒的意愿和需求得不到滿足時,他們是失落的,無奈的,他們對與教師的互動游戲是很渴望的,游戲是他們基本的活動方式,他們渴望從自己喜歡的動畫片游戲中學習。
3.教師播放動畫片后對幼兒的指導及運用情況。
由表4數據可知:21.7%的教師經常組織幼兒觀看動畫片后的分享交流,25%的教師偶爾組織幼兒的分享交流,50%的教師從來不組織指導幼兒觀看動畫片后的交流分享。可見,一半的教師只注重幼兒觀看動畫片的過程,不注重結果指導和播放效果,教師們不善于提供機會讓幼兒多想多說。
在運用動畫片開展活動方面,只有15%的教師經常開展,而43.3%的教師偶爾開展,16.7%的教師從不開展,25%的教師認為沒有必要開展。可見教師的專業理念和專業能力還有待提高,沒有深入研究動畫片。作為教師要善于從幼兒的生活中挖掘教育資源,運用身邊一切可以運用的資源。
由表5數據可知,41.7%的教師是通過再次講解讓幼兒從動畫片中得到學習,33.3%的教師是重復播放動畫片讓幼兒得到學習,只有25%的教師是通過生成課題或組織游戲得到學習。這也反映出很多幼兒教師選擇教師直接的教的機械的灌輸方式,重復播放動畫片的方式更是不能較好的實現預期的教育效果,教學活動小學化的表現,不注重幼兒教育活動生活化,游戲化。
三、幼兒教師正確引導幼兒觀看動畫片的建議
1.幼兒園加強管理,為幼兒和教師提供良好的學習氛圍。幼兒園首先要對幼兒教師有健全的管理和考核制度,以避免教師濫播動畫片。另外幼兒園要健全各項設備設施,多引進一些幼兒玩具和活動材料,供幼兒教師有條件開展組織豐富的活動,促進幼兒身心全面發展。最后要多組織加強幼兒教師和家長的媒介素養教育培訓,提高教師對大眾媒體及電子設備等對幼兒影響的認識,讓幼兒教師了解更多專業信息,從而以更專業的科學的方式來正確引導幼兒觀看動畫片,以期達到更好的效果;幫助家長科學認識和使用媒介,為家長提供交流的平臺。幼兒園也可以制定相關的獎勵機制,深入挖掘教師研究能力和創新能力,激發鼓勵教師通過動畫片開展多種多樣活動,開展特色課程等。
2.教師提升自我專業理念及專業素養,正確指導幼兒觀看動畫片。幼兒教師要提升自我專業理念及專業素養,要兼顧幼兒身心的全面發展。教師作為動畫片的實施者,首先要認識到動畫片的特點以及給幼兒帶來的影響,樹立正確的兒童觀,并正確為幼兒選擇適合其身心發展特點和年齡特點的優秀動畫片,嚴格控制幼兒觀看動畫片的時間。其次幼兒教師要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與時俱進,注重當代大眾媒介對幼兒的影響,合理利用動畫片有效播放,發揮動畫片的積極作用,促進幼兒身心發展。
3.動畫片作為教育資源,教師將其運用于教學,服務于教學。教師要巧用動畫片作為一種教育資源和教育途徑,與其他教育資源和途徑相結合,例如:動畫片作為一種影視資源,教師可以巧妙地將其轉換一種閱讀資源來讓幼兒看,可以推薦幼兒看與動畫片相關的書籍或者漫畫書,從而培養激發幼兒的閱讀興趣,也可以將動畫片中的內容提取出來開展主題系列活動或者延伸活動。活動更可以涉及到幼兒學習的各個領域,語言領域的講故事或續編故事;藝術領域的歌唱或者表演;美術繪畫,手工制作粘貼動畫人物,造型;健康領域可以根據故事情節設計游戲,借動畫故事進行安全教育等;社會領域讓幼兒感受動畫片中的人際交往,生活習俗等;科學領域帶著幼兒提出的奇思妙想一起發現問題,探索問題等等。總之,要讓幼兒在享受觀看動畫片的過程中又提高學習興趣點和豐富學習內容。
參考文獻:
[1]章敏.中國幼教動畫研究[D].南京藝術學院,2012:1-47.
[2]段文婷.學前兒童動畫片理論研究與應用[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3: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