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亮
摘 要:本文結合兵團電子政務發展的實際情況,分析“互聯網+”時代背景下兵團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進程中不斷創新服務理念、治理手段和治理機制的挑戰,提出了今后發展的具體思路。
關鍵詞:兵團;互聯網+;電子政務
中圖分類號: TP.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1069(2016)22-22-2
0 引言
2016年4月26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開展信息惠民試點的實施方案》(國辦發〔2016〕23 號,以下簡稱《實施方案》)。《實施方案》明確提出要加快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深入實施信息惠民工程,構建方便快捷、公平普惠、優質高效的政務服務體系。由此可見,大力推行“互聯網+政務服務”,創新政府服務模式,提升政府科學決策能力和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和實踐意義。兵團電子政務建設從組織管理、規劃設計、資源整合、應用推進等方面入手,全面推動兵團電子政務建設,發展成效十分明顯。隨著《實施方案》提出要加快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深入實施信息惠民工程,構建方便快捷、公平普惠、優質高效的政務服務體系的具體要求。兵團推進 “互聯網+政務服務”還將面臨很多新機遇、新挑戰和新生態。
1 兵團電子政務建設現狀
近年來,在兵團黨委的直接領導下,辦公廳按照“統一機構、統一規劃、統一平臺、分類管理、分級推進和注重實效”的發展路徑,采取“抓制度規范、強基礎建設,抓資源整合、推業務應用,抓信息共享、優服務管理”三步走戰略,電子政務正日益成為兵團履行屯墾戍邊職責、優化行政流程、提高行政效能、提升服務水平、強化應急指揮、維護社會穩定不可或缺的有效手段和重要保障。
1.1 體制機制不斷健全
兵團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整合各方力量,健全了電子政務領導機構和工作班子,明確了管理職責,理順了協同關系,初步構建了決策、管理、執行三位一體、高效順暢的體制機制,形成了有人負責、有人承辦、有人檢查的工作格局,為兵團電子政務發展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障。各師、各部門參照兵團電子政務管理體制,把電子政務建設作為“一把手”工程,相關任務落實到處室和責任人,明確了決策、管理、執行三個工作層次,形成了分工有序、上下統一、運轉順暢的工作體系。
1.2 基礎設施逐步完善
兵團通過大力推進電子政務基礎設施建設,完成了電子政務內、外網網絡和“兵團云”數據中心(一期)建設,形成從兵團到師(市)、團場統一的電子政務網絡基礎平臺,統一的電子政務網絡體系日趨完善,為兵團電子政務快速發展奠定了基礎。
1.3 業務應用逐步深入
隨著兵團各級、各部門業務的不斷發展,信息技術的支撐作用越來越重要。近兩年來,按照跨部門共性應用由兵團統一推進、部門配合,部門個性應用由部門自行負責的原則,統籌推進和分級協同相結合,推動了一批共性系統的建設和應用,部門核心業務信息化覆蓋率有了明顯提高。兵團12333網上辦事大廳于2015年7月1日正式上線運行。截至目前,全兵團已有2189家參保單位使用網上辦事大廳高效、便捷地完成各項社會保險的申報工作共53437筆。同時,隨著兵團社會保險、勞動就業、監察仲裁、機關事業保險、監控決策、卡務管理、財務管理、辦公管理這八大核心板塊和五大公共服務系統功能日臻完善應用日益深入,系統便民、利民、惠民特性逐漸呈現出來。
2 “互聯網+” 背景下的兵團政務服務面臨新的挑戰
“互聯網+” 背景下,運用大數據、云計算等互聯網技術,建設統一的電子政務服務平臺。不但能簡化辦事流程,使各項審批業務透明,而且可讓企業、社會組織和個人通過跨平臺的方式獲取更多信息。“互聯網+政務服務”的新模式必然形成政務服務的組織“扁平化”、權利使用的“透明化”和信息資源的“數據化”,這就要求兵團社會治理能力、治理手段和治理方式要適應“互聯網+”時代的背景不斷創新服務理念、治理手段和治理機制。
2.1 服務理念的創新
2015年3月5日,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制定‘互聯網+行動計劃。在今年全國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了“互聯網+政務服務”。“互聯網+”首次加到了政府服務上,說明我國政府職能正向著服務型轉變。“互聯網+”背景下的兵團社會治理就必須要樹立大數據思維、“互聯網+”思維,不斷將推進政務公開信息化,提高互聯網政務信息數據服務平臺和便民服務水平。
2.2 治理手段的創新
要實現大數據分析的首要問題就是信息資源的收集。大數據時代的來臨,傳統的手工獲取信息的手段顯然滿足不了大數據體量大、及時、多樣性和價值性的特征。所以兵團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的進程中也必須要在信息采集、信息監控等技術手段上的創新創意,通過互聯網被采集、輸送,才能大大舒緩信息傳遞的資金、人力、時間成本。
2.3 治理機制的創新
傳統政務處理事務是以機關各部門的職能為中心,為公眾提供面對面的服務。由于互聯網信息能夠在“條塊”之間順暢、交互流動,從而可以大大減少“政出多門”、“管理打架”的現象,“條條”和“塊塊”管理部門將日益走向一體化。傳統機關組織層級中的一些層次將出現冗余,傳統金字塔型的組織結構將趨于扁平化。
3 加快推進兵團“互聯網+政務服務”的幾點思考
兵團網上大廳的簡稱,整合優化了機關內部資源,有效節約了服務時間和簡化了工作流程,提高政府的服務效率;增進了職工群眾和兵團機關之間的服務溝通, 促使政府更加透明化和規范化。 網上大廳的建設是電子政務發展階段性的成果也是電子政務服務模式的創新。但是,兵團加快推進 “互聯網+政務服務”的過程中還應該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3.1 繼續加大信息開放和公開程度
依據《國務院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中堅持開放共享的基本原則,營造開放包容的發展環境,將互聯網作為生產生活要素共享的重要平臺,最大限度優化資源配置,加快形成以開放、共享為特征的經濟社會運行新模式。認真貫徹執行《關于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工作的意見》,推進政務陽光透明、擴大政務開放參與、提升政務公開能力。按照《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開展信息惠民試點實施方案》加快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深入實施信息惠民工程,構建方便快捷、公平普惠、優質高效的政務服務體系。
3.2 進一步提高數據共享的深度
實現“互聯網+政務服務”模式就必須運用大數據技術,打通各機關部門的數據壁壘,進行數據共享,才能提升政務服務水平。經過多年來的數據采集和挖掘,兵團各部門已建成213個各類業務數據庫,主要職能業務數據庫覆蓋率約為44.47%。但是業務協同依然存在條塊分割的情況,涉及業務數據的共享難度依然很大。只有繼續推進兵團電子政務服務體系,統一規劃,統一規范,依托兵團網上大廳構建行政審批共享機制,實現行政層級之間、部門之間信息共享。最終實現“一號一窗一網”的目標。
4 積極開發移動平臺
“互聯網+”時代背景下,手機、平板等移動終端的功能日益強大。移動平臺的方便快捷普遍被民眾推崇。2016年3月23日,兵團公安機關政務微信矩陣正式上線! 以兵團公安局微信公眾號“兵團警界”(XJBT-POLICE)為軸心,全疆各師公安局微信公眾號為支撐,墾區公安局公眾號為觸手,集成的45個政務微信號大矩陣,標志著兵團公安機關在“十三五”開局之年,正式步入以“互聯網+”為引領的公安警務“微”時代。通過移動終端將社會公共資源進行整合,通過互聯網、大數據、云存儲等現代科技手段更好的服務群眾,將“被動服務”變為“主動服務”也是《實施方案》的具體要求。移動電子政務必然成為了電子政務的發展方向。
參 考 文 獻
[1] 用“互聯網+”探索政務服務新途徑訪安徽省亳州市人民政府秘書長侯化[J].人民公仆,2015(7).
[2] 姚玫玫.“互聯網+”下的地方政府治理模式創新——以安徽省亳州市為例[J].邢臺學院學報,2016(2).
[3] 戴志國.機遇與挑戰:互聯網時代的政府管理[J].理論導刊,2011,12.
[4] 國務院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N].經濟日報,2015-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