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言
【摘 要】物聯網作為當下極具發展潛力的產業之一,極大地促進了我國傳統產業升級,新興產業及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作為當前新經濟增長點的戰略新興產業,物聯網同時也是經濟發展和科技創新的戰略制高點,更是打造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關鍵所在。
【關鍵詞】物聯網;信息產業;產業發展
一、我國物聯網產業發展現狀
目前,我國物聯網行業進入了高速發展階段,產業規模持續擴大:2009年,物聯網的產業規模只有1700多億元;2013年,產業規模突破6千億元,年復合增長率超30%;2015年產業規模猛增至近萬億元。并在芯片、通信協議、網絡管理等領域進行了了一系列的創新,打造了芯片和元器件廠商、設備商、系統集成商等諸多門類的產業,主導制定出全球第一個物聯網總體技術標準也被國際電信聯盟批準通過。與此同時,覆蓋芯片、元器件、設備、軟件、系統集成、電信運營、物聯網服務的全產業鏈正初具雛形,產業體系日趨完善:產業集聚發展態勢明顯,產業發展的基礎條件已具備并逐漸成熟。《物聯網發展專項行動計劃》等政策文件的陸續發布,對我國當前物聯網發展起到了顯著地政策支持作用;財政、金融等多元支持手段則有效激發了社會資本對于物聯網行業的投資熱情。工信部和財政部于2011年開始牽頭組織實施的物聯網發展專項資金項目,先后扶持600余家企業,累計投入金額20億元;各地也積極采取貸款貼息、保費補貼、風險補償等多種金融手段支持產業發展。近年來,我國物聯網產業創新能力提升也較為顯著:在二維碼解碼芯片、2.45GHz有源射頻識別(RFID)標簽和讀寫器領域已世界領先,在編解碼芯片方面進展顯著,有效拓展了物聯網應用領域。
二、我國物聯網產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對物聯網產業發展缺乏社會共識和信心
主要矛盾集中在當前物聯網行業尚無成熟的盈利模式和經驗可供借鑒。物聯網通常分為感知、網絡和應用三個層面,每個層面上都有多個領域可以進行市場開拓。在建設物聯網生態環境過程中,選擇與之相契合的商業模式至關重要。盡管歷次信息產業革命都有新型、可持續發展的成熟商業盈利模式競相涌現,但至今該特征還未能在物聯網產業的發展過程中體現出來,目前也尚未發現有哪個產業足以引領此次物聯網的發展趨勢和浪潮。
(二)物聯網產業發展標準不規范
當前互聯網行業技術接口標準化和數據模型標準化仍沒有最終確定下來。RFID產業聯盟早在2005年11月就宣布成立,次年發布了《中國射頻識別(RFID)技術政策白皮書》,為開展RFID核心技術的研究開發,制定符合中國國情的技術標準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但時至今日,我國RFID產業卻仍未能步入正軌:技術強度雖然有所提高,但技術標準卻遲遲難以落地。物聯網最終標準的確定,仍需要一定時間來明確。在物聯網技術向產品轉化的過程中,國內研發機構對于某些核心關鍵技術還未能真正掌握,因而存在著產品檔次偏低但價格居高不下等問題。未能RFID等核心技術的自主知識產權卻乏,是當前制約我國物聯網發展的主要瓶頸之一。
(三)產業發展銜接性不強
雖然當前國內一些運營商及中興、華為等系統設備商在某些領域已達世界先進水平,但物聯網產業化需芯片商、系統解決方案商及移動運營商等通力合作。目前我國物聯網產業鏈發展完善度與發達國家還存在差距。物聯網產業最終目標是實現物物連接,及更好的控制與管理。這決定了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各種物聯網新應用將層出不窮。對物聯網傳感技術推廣初期而言,功能單一、邊際成本過高是難避免的問題。電子標簽及周邊讀寫設備昂貴的成本制約著大規模應用的推廣;而大規模應用推廣困境又決定了電子標簽和讀寫器等周邊設備的邊際成本高企,勢必會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超出大眾消費承受力。
(四)信息安全問題困擾物聯網發展
構建物聯網的過程中,建設傳感網需將RFID標簽預先嵌入到人們日常使用的各類物品當中。但通常,人們普遍難接受其隨身物品乃至本人處于實時監控下,這意味著嵌入標簽技術應用存在侵犯個人隱私權的可能性和風險。因而,如何確保已嵌入標簽物的擁有者和使用者能夠有效保護自身的個人數據和隱私不受侵害,這是當前射頻識別技術乃至物聯網推廣面臨的一個亟需解決的核心問題。且物聯網推廣過程中,政府在與國外企業協作過程中,如何確保企業核心商業機密、商業數據,甚至國家機密等數據免遭泄露也是我們需要考慮的問題。
三、推進我國物聯網產業發展的對策
(一)優化總體布局,統籌協調,針對性指導地方行業發展
加快推進物聯網發展專項行動計劃的實施,積極提升自身創新能力,將主要精力放在打破物聯網關鍵技術壁壘上,構建起物聯網標準體系,打造產業創新鏈。突出推廣應用的示范性作用,深化物聯網在工業領域和企業內部的集成創新以及應用,發揮物聯網在促進兩化深度融合過程中的積極作用。與此同時,還應積極推進物聯網在公共安全、節能環保、醫療衛生等重點領域的應用。
(二)擴大開放和交流合作,加強對物聯網產業領域專業人才的引進和培養
秉承開放合作的理念,積極引進國內外業界先進技術、創意甚至創業團隊;加大針對專業人才的引進和培養力度,通過施行各種優惠措施實現優秀產業技術帶頭人以及產業化高端人才的引進,頒布股權激勵等類似扶持政策,實現物聯網領域高層次科研人才和研發機構的集聚。在當前全球經濟低迷的大環境下,支持企業通過海外市場購買技術、挖掘人才甚至并購等方式,助推企業技術研發實現跨越式發展,推動我國成長為全球物聯網發展的核心地區。
(三)重視“產學研”協調發展,實現技術突破
一是要積極鼓勵相關企業與國內外高校、科研機構加大合作,實現關鍵技術突破,提升安全性能,參與標準制定;二是要支持本地高??蒲性核_展物聯網方面的研究開發,為企業培養、輸送人才;三要進一步加大物聯網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建設力度,加強對短距離無線通信技術、無線傳感節點操作系統、產品的第三方測試認證以及傳感器共性技術等方面的研究;四是要充分發揮物聯網協會等行業協會、中介組織的作用,加強對物聯網產業發展的跟蹤研究,建立起物聯網信息服務平臺,力爭為企業提供更加專業的信息咨詢服務;五是通過實施物聯網發展專項行動計劃,加大對重點領域技術研發的投入力度,進一步推動產、學、研、用相結合,提高科技成果轉化率,助推企業做大做強。
(四)發揮政府引導作用,創造產業發展有利條件
一要在充分考慮物聯網與云計算、智慧城市建設、下一代互聯網等新興技術的基礎上,加快制定出各省市《物聯網產業發展規劃》及其相關子規劃,避免盲目跟風、重復建設;二要聚合當前我國擁有的各項優勢,謀劃突破重點,把國家、區域級計算中心、下一代互聯網示范項目等重大基礎設施項目落戶到有發展潛力和競爭力優勢的地區,逐步推動定位清晰、發展前景好的地方項目向國家級布局的升級;三要大力推動物聯網示范工程的建設,在物流、農業、醫療和交通管理等重點領域打造一批典型物聯網應用示范區和產業集聚區,通過引進行業龍頭企業等措施,推廣物聯網應用技術,并打造出一批示范工程,通過示范工程探索并逐步完善運作模式,形成長效運作機制;四要加大資金支持力度,對物聯網應用示范工程、信息服務平臺建設、核心技術開發項目、標準制定等產業鏈發展的核心環節應重點予以支持。同時應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引導作用,助推風險投資以及民間資本投入物聯網產業,并鼓勵金融機構加大對該產業的信貸支持力度;五是進一步加快重點領域物聯網產業的運用和推廣。
【參考文獻】
[1]袁國智,董毅明.我國物聯網產業現狀及其發展對策分析[J].物流研究,2011(4).
[2]孫改平.我國物聯網產業發展現狀與對策研究[J].物流技術,2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