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麗 黃天齊
【摘 要】隨著多家港口上市公司陸續公布2015年年報,吞吐量和利潤的同比下滑,成為反映整體經濟和進出口貿易的晴雨表。國內大中型沿海港口經營面臨著日趨嚴峻的發展態勢。而作為“一帶一路”的西部重要省份四川省,其內河港口企業面臨著更加艱巨的發展任務和實現正常盈利的困難。因此研究四川內河港口企業的發展策略和盈利模式有著重要的作用和價值。
【關鍵詞】港口;盈利模式
一、港口企業現狀
近年來,隨著國內宏觀經濟下行壓力增大,中國港口吞吐量增速趨緩,由過去的兩位數增長步入個位數增長的新常態。但同時,盡管外貿進出口貨值出現下降,但進出口貨物的貨量總體仍在增長態勢,港口市場的結構性機會仍在不斷呈現。如在進口糧食、進口原油、進口鋁礬土、進口紙漿、進口木材等方面,仍保持較高速度增長;出口鋼材等仍在增加、進口鐵礦石仍在緩慢增長。我國國內實行從緊的貨幣政策、加工貿易政策和出口退稅政策,以及控制高耗能等節能減排措施的實施,加上外部貿易條件的轉化,我國外貿出口增速將繼續下降、進口增速將繼續提高,?傳統上主要依靠裝卸業務為主要收入來源的國內港口,已經告別了過去幾年的高速增長期,吞吐量開始出現個位數增長甚至負增長。受此影響,上半年國內港口業無論是吞吐量還是盈利都出現了一定的增長放緩。但目前可能還未到港口業最艱難的時刻,如果制造業等繼續低迷,明年港口業有可能會出現同比負增長的情況。因此,港口的盈利模式需要由過去單純依賴裝卸收費轉向提供全面的供應鏈服務來增加收入。
四川省目前重點發展“四江六港”建設,以長江及長江支流嘉陵江、岷江、渠江為航道,瀘州港、宜賓港、樂山港、廣安港、南充港、廣元港為港口碼頭。其中瀘州港于2003年開港運營,其它港口的主要港區均在2010年之后建成運營,發展時間不足6年。目前,四川內河港口及港口企業都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對于發展初期的港口及港口企業來說,必然要經歷發展進程,遵循發展規律,如何實現良性的快速發展、服務和促進好地方產業經濟、開拓貨源腹地范圍,港口企業的發展策略和盈利模式是關鍵問題。
二、影響港口企業發展和盈利的關鍵問題
(一)港口吞吐能力的利用效率低
由于航運市場培育落后,加之沿江產業發展剛剛起步,無成批量大宗貨源,無法滿足現有港口吞吐能力,造成港口利用率低下,影響了港口服務功能的發揮,成為制約港口進一步發展的瓶頸。相關數據表明,四川省港口目前的吞吐能力與實際吞吐總量之比已接近10:1。在這一指標處于高位的情況下,港口企業需要探尋更多的方法和途徑才有可能實現盈利。
(二)水運航道的容量制約水運經濟的發展
目前,四川境內航道等級偏低,僅能實現1000噸級船舶常年通航,每年近三個月時間2000噸級以上大型船舶無法入川。受航道等級的限制,長江運輸潛能的發揮受到了制約,不能適應到港船舶大型化的發展趨勢,降低了四川航運企業的競爭力。港口企業受此影響,也需要找尋對策來減少其對運營和盈利的影響。
(三)航運主體和航班載體的缺乏
港口企業的運營和盈利,都需要引進船公司、貨代公司、物流公司等航運主體來配合,需要開通不同航線的航班來提供水運能力的服務。而目前這些水路運輸的承載資源還不匹配港口物流的裝卸資源,這也將影響港口企業的運營和盈利。
(四)稅收減免、運費補貼難以長期保持
一個行業發展的初期離不開政府的扶持,目前,四川各個港口城市均制定了相應的產業扶持政策,如集裝箱裝卸補貼、保稅港區稅費優惠、所得稅減免等。但政府的政策扶持和資金支持不是永久的,必然會隨著產業的逐漸發展成熟而減少甚至退出。因此,港口企業需要盡早探究按市場經濟運作的盈利模式。
(五)受制于多式聯運體系的不完善,貨源市場無法充分開拓
發展多式聯運能夠發揮各種運輸方式的比較優勢,優化交通運輸結構,提高水路運輸占綜合運輸的比例,才能充分降低物流成本。但目前四川各港口配套的多式聯運模式下的集疏運通道還不完善,限制了港口的輻射范圍和貨運市場的挖掘。
三、港口企業的應對措施
目前日趨艱難的經營環境,從另一方面促使港口的盈利模式進入供應鏈時代。港口單單依靠裝卸費作為利潤來源的時代正在過去,越來越多的國內港口開始發展由裝卸業務衍生而來的相關物流業務,如土地經濟、物流、駁船運輸、銀行、修船、物流金融等配套服務。目前,國內一些大型的港口如上海港、天津港的貨物吞吐量已經達到一定規模,在此貨物基礎上衍生的物流需求也在不斷擴大。?在此背景下,港口行業面臨三個轉型:第一、擺脫地域限制,異地擴張,重拾增長;第二、向上下游產業鏈要利潤——貿易、物流、金融、保險;第三、回避產能過剩,綜合利用岸線資源發展港口地產。
在港口盈利模式的高級階段,一塊錢的裝卸費會帶來5塊錢的相關收入。我國的港口在經歷了前幾年貨量和產能爆發式增長后,現在剛剛開始進入升級階段,而這也可能將是未來港口應對宏觀經濟困境的重要出路。
而在強化傳統裝卸業務的同時,港口也要尋找新的盈利增長點,如拓展物流金融等新的增長點。未來,裝卸主業依然是港口的核心業務,是港口發展的基石,而物流、金融等新業態將依托主業,與主業深度融合,繼續走多元化發展之路。
但是,在當前普遍不景氣的經濟形勢下,青島港卻一枝獨秀,“公司的經營業績持續增長,主要得益于在強化裝卸主業的前提下加強現代物流、金融服務等新興業態的多元發展,”青島港總裁焦廣軍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指出,“隨著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港口的快速發展無法單純依靠貨物吞吐量增長,傳統碼頭裝卸服務盈利高位增長難以持續,這就需要港口進行多元化架構的調整和布局?!?/p>
四川內河港口企業要度過初期發展的難關,提供盈利,主要通過兩方面的途徑。一方面是解決好目前制約港口企業基本裝卸業務的問題,另一方面則是從單純依賴裝卸收費轉向提供全面的供應鏈服務來增加收入。具體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 加強港航聯動,培育航運市場,提高航線和航班數量
* 通過信息平臺整合港口群資源,提升港口經營和航線運輸的規模效應
* 開拓貨源,切入“腹地——港口”全程物流,實現物流覆蓋。例如無水港、水水聯運、鐵水聯運(以成貴高鐵為切入契機)等
* 重點對接親水性臨港產業和進出口糧食、汽車、信息產業等高端物流需求
* 打造港口物流供應鏈,開拓貨代、倉儲加工、公路配送等物流增值服務
* 利用貨物集聚窗口的優勢以及倉儲資源開展金融貿易服務,實現資金流覆蓋,例如開展大宗品貿易平臺、大宗品交割平臺、擔保貸款等
我們希望抓住“一帶一路”的國家戰略機遇,聯手國內外大船公司、國際碼頭運營商等戰略合作伙伴,推進管理和資本輸出,尋求并實施開展港口碼頭、物流園區等項目投資和運營管理,通過多元化的途徑解決當前發展面臨的問題。
【參考文獻】
[1]港口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研究,梁晶晶,廣東工業大學碩士論文,2014.
[2]港口管理模式、治理結構與經營績效——中國港口上市公司的實證研究,姜寶,李劍,《東岳論叢》, 2015.
[3]中國海事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