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麗紅
【摘 要】伴隨著經濟增長和經濟實現形式的多樣化服務業的供應鏈模式在商品市場競爭的大環境下順勢而生。全面積極的完善制造業的集群服務供應鏈模式從企業的根本上促進和提高了其在貨幣市場上的競爭力,一個完備的集群服務供應鏈模式才能滿足時代經濟大環境下客戶對于產品的生存訴求和精神訴求。
【關鍵詞】制造業;產業集群;服務供應鏈模式
制造業產業集群的服務供應鏈模式對于存在于經濟全球化的大時代環境影響下的制造也尤為重要,是產品從生產到銷售在制造業的又一次工業革命。適應經濟全球化的發展需求,維護企業自身轉型發展適應消費者需求的消費和銷售訴求。
一、制造業產業集群的服務供應鏈模式出現的必然要求
(一)供應鏈模式對于制造業的重大意義
傳統制造業以商品的加工環節作為主要的方面,在這一階段零售商在整個商品流通的過程中主要發揮其主導商品市場的作用。生產商不一定能夠準確的掌握了解消費者的購買需求以及購買力的大小,那就很難預測下一季的產品的多少和突出銷售點。那么這樣盲目的生產會造成供求關系的不一致,很大程度上為商品的流通造成了較大困難,所以制造業自身產生的產業集群的服務供應鏈的產生有其歷史的必然因素造成的。在拉長產業鏈為主導產業做好配套的基礎上,金華經濟開發區堅持做大做強主導產業,集中精力抓好汽摩配、電子信息等優勢產業集群的培育,打造“浙中汽車產業基地”、“中國出口工具生產基地”、“特色元器件基地”等優勢產業基地。
縮小生產成本擴大銷售渠道增加商品價值提高公司的基本營業利益,再投入較多的資金與高端技術研發團隊的建設,長此以往循環反復這將是一個有益于企業自身發展的良好循環模式。
(二)經濟大環境對于制造業的優勝劣汰
1、世界經濟格局的變化
科學合理可持續的制造業集群服務鏈模式可以為企業的運營運作帶來更好的企業發展未來。除此之外還有貿易壁壘經濟保護等限制措施因素的加入,使得部分商品在出境流通時受到了關卡阻礙。那么這就要求在經濟全球化這樣的大潮流中只有實現制造業產業集群的服務供應鏈模式才能強強聯手,用優秀的專業技術與良好的原材料來源相結合共同擴寬產品的銷售渠道,實現企業利益以及產品價值展現。
2、人文與經濟并重
制造業的產品服務質量由人的感受感官內外在決定,制造商為提高自身市場競爭力會聯合集成同類型或是直接關系的生產制造商與自己進行優化合作以達到吸引消費者積極消費的目的,也是更為方便快捷的為消費者服務。而只有制造業產業集群的服務供應鏈的產生才會使得強強聯手的制造商吸引更多的消費者眼球,從而獲得更為廣泛的市場范圍,更加科學合理的預測供求關系。
二、制造業積極的促進集群服務供應鏈模式的實現
(一)模型構建
1、相似產業的集合
在商品的生產與銷售渠道中主要包括了產品的研發、信息的準確獲取、產品的生產制造、技術知識的支持以及資金的完備這個過程中的任何一個環節都是不可或缺的。信息與人才的高度集中,是產業鏈模式形成的基本要求。在浙江金華地區還建立了金華科技園創業服務中心、留學人員創業園、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技術創新服務體系,為推進科技創新搭建了平臺。國家級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是浙江省重點科技孵化器,目前已建成6個孵化基地,孵化面積5萬多平方米,已累計引進孵化企業300家,其中孵化畢業企業91家。省級留學人員創業園通過發揮海外留學人員在技術、觀念、管理、市場等方面的優勢,著力培育一批高科技企業。目前已引進37名來自美國、日本、荷蘭、德國等國家的博士、碩士來園區創業,創辦留學人員企業36家。省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是一個面向企業、服務企業的綜合性博士后工作站,是企業引技引智的有效平臺,目前已累計引進博士后研究人員9名。還有西安閻良航空飛機制造整個飛機的生產需要高度的信息和技術人才的集中努力,所以在閻良有著飛機相關的很多企業、相關專業的人才儲備院校、制造生產商,信息有效的整理集合以及精密的科研團隊和不可或缺的航空航天材料的供應,才會使得該產業以最快的速度最好的服務面世[1]。為國家的航空航天工程增添創新的科學里程碑,這更需要制造業集群的服務供應鏈模式的形成和發展。
2、制造業集群服務供應鏈的跨地區差異
在制造業商品經濟流通較大的南部及東部發達地區,自造業集群的供應鏈模式也會相對較為發達完備。較大的貧富差距是消費者購買能力評定的關鍵因素,同時也是該地區制造業發達與否的重要考量因素。在經濟發達的地方,人們除去對自身生存需求的滿足以外還會注重精神層面的感官感受。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于服務業的訴求也會越來越多,那么服務業在產業生產的比重就會越來越多[2]。只有大環境里的制造商從原料到生產再到包裝出產再到銷售以及優質的銷售后服務之間互相依靠幫助才會得到企業價值的最大化。
3、合作生產互惠互利
制造商生產產品以客戶對產品的需求為主要導向,共同協調合作且以雙方合作共贏的理念建立或是增強制造業產業集群的服務供應鏈模式[3]。旨在最大力度的發揮企業自身的價值,努力增強自身在同行業里的競爭力以及對于市場趨向的把握。通力合作合眾人之力以得到超出本身的核心技術或者資源獲得能力上的優勢能力,這種制造業產業集群的服務供應鏈模式能夠形成與否主要還要考慮制造商組織積極與否、產業之間的關聯度密切與否以及產品關聯模式是否復雜都有著較大的關系。
(二)對于服務過程的重點集合,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
在一家服裝廠的周圍可能會出現紐扣供應商、布匹供應者還有優秀的服裝設計師或者拉鏈線頭的供應著,集合圍繞著相同種類的不同賣家,那么這家服裝生產商就會貨比三家挑選其中最為有利的一家進行合作。主要考慮材料的運輸成本,材料的提供價格以及商品質量的好壞。這些都是商品制造商會考慮的重要因素。除此之外最為重要的就是筆油的生產提高者。一根簡單的中性簽字筆尚且需要如此強大的集群服務供應鏈,可見集群的服務供應鏈模式對于的造業而言是尤為重要的。
為實現企業盈利利益的最大化制造商針對于某一類消費者特定的商品進行消費時,會主要向客戶提出自己產品的升級情況,核心技術或是市場大環境趨勢等等。制造業產業集群的服務供應鏈模式本就是制造業與服務業的交相融合,隨著模式的建立完備那么制造業同服務業也是同根生息。在消費者心里同樣的產品自然會選擇顏色漂亮或是售后服務較佳的一位,那么這就提醒了制造商一定要完備自身產品的剩余價值。
制造業產業集群的服務供應鏈模式的建立組要還是從個人到集體的整理集合的過程,一般而言在整個供應鏈模式里有一個具有核心重點技術的重點個體,以個體的力量牽動其他多個相關聯附屬的個體,合眾力實現企業利益的最大化。在較為復雜的一些制造業產業集群的服務供應鏈里還會集體與集體之間的合作共贏。
結束語
從供貨渠道到銷售渠道制造商都會以自身企業的利益為出發點,制造業的集群服務供應鏈模式就如同在經濟流通里尋找同類做以強強聯手實現合作互贏。在制造業產業集群的服務供應模式里借助該模式的管理經驗和思想總結,從生產目的到核心技術研發再到制造商之間的合作互惠協作共贏再到產品價值的展現。
【參考文獻】
[1]楊瑾.復雜產品制造業集群供應鏈系統組織模式研究[J]. 科研管理,2011,01:153-160.
[2]梅林.服務供應鏈視角下服務業集群的評價研究[J]. 今日中國論壇,2013,21:136-141.
[3]胡偉,劉宇.基于服務供應鏈的制造業產業集群知識服務研究[J]. 科技進步與對策,2013,07:67-71.
[4]單汨源,吳宇婷,任斌.一種服務供應鏈拓展模型構建研究[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1,28(11):10-15.
[5]徐冠華.劉冬梅.劉琦巖.現代服務業的發展趨勢與對策[J].戰略與;夾策研究.2009.24(3):218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