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信勇
摘要:文學源于生活,但文學又高于生活,小學語文教育生活化無論是對于培養學生文學素養,增強學生文學底蘊,還是培養學生的觀察力、文學思維能力,都具有重要作用。來源于生活的語文教育才是真正的文化教育。文學來源于生活是小學語文教育生活化的指導思想,在此思想的指導之下,從基礎知識、閱讀訓練、寫作訓練三個方面入手來促進小學語文教育的生活化。
關鍵字:小學語文;教育;生活化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3-0116-01
文學家鄧拓曾說過——真實的創作靈感,只能來源于現實生活。人民群眾是社會歷史的創造者,也是文化生活而創作者,正是一個個歷史社會中的個體組成了色彩斑斕、豐富多彩的文化生活,許多文學大家的創作從取材于現實。為此,筆者認為來源于生活的語文教育才是真正的文化教育,才能有助于學生情感表達,有助于學生文學思維的形成,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
一、小學語文教育生活化的意義
我們今天倡導小學語文教育生活化,無論是對于整個國家宏觀上的發展,還是對于學生單個微觀個體的發展,都有積極意義。
首先,從整個宏觀上來看,小學語文教育生活化,有助于培養新一代社會主義接班人關注現實、熱愛生活的積極精神狀態,從而引導他們熱愛生活、熱愛勞動,推動整個社會的精神文明、文化事業朝著積極、健康、繁榮的方向發展。
其次,從微觀方面來看,小學語文教育生活化,堅持文學來源于生活的指導思想,教學中的案例、素材、人物等,都來源于學生的學習生活,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用心觀察生活中的文學素材,練就一雙發現美的眼睛;與此同時,小學語文教育生活化也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語文運用能力,將課堂上所學的語文知識運用到生活實際中,用文學表達思想、用文學傳達情感,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
總之,無論是從宏觀方面,還是從微觀方面來看,在小學語文教育中倡導生活化教學,都具有重要意義。
二、小學語文教育生活化的途徑
基于文學源于生活的指導思想,小學語文課堂上涉及到的基礎知識、閱讀訓練、寫作訓練等的素材都應當盡可能來源于生活,讓學生有親切、近距離的感受,并且要教會學生在生活中如何發揮所學知識的作用,搭建文學與生活之間的橋梁。因此,要真正實現小學語文教學生活化,筆者認為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推動這一重要理念的實現。
1.基礎知識教學生活化。
基礎知識是小學生學習語文必須搭建的重要地基,試想一下,如果小學生的語文基礎知識沒有積累到一定的數量,教師如何來進行閱讀教學、課文教學和作文教學?如果將小學語文的教學內容比做一座高塔,那基礎知識無疑就是這座高塔中最下面的地基,只有打牢地基,才能保證這座高塔越建越高,學生才能在文學的道路上越走越遠。我們倡導小學語文教育生活化,首先應當做到基礎知識教學生活化。例如,學會拼音,并根據拼音拼寫生字是小學生學習語文必須跨過的第一道難關,眾多版本的小學教材都在一二年級安排了十分基礎的生字詞語供學生學習,由于生字詞語難度較小,學生學習起來并不費勁。但筆者認為,僅僅教會學生會認、會寫這些生字還不夠,這并不能真正實現語文教育的生活化,應當在學生學拼音、漢字的同時,教會學生認識一些生活中常見的提示標語,諸如安全提示標語、文明禮貌提示標語、行為習慣提示標語等,在學習基礎知識的同時,灌輸文明、禮貌、安全的生活意識。
2.閱讀教學生活化。
目前,小學教師為了增加學生的閱讀量,增強學生的文學素養,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分析能力,在開學之初便會規定學生這一學期,或者這一學年要閱讀多少本書目,期末或者年末教師以收讀后感的形式來檢驗學生的實際閱讀效果。這種方法固然能夠培養學生讀書的好習慣,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但能夠實現小學語文教育生活化的目的嗎?顯然有待商議。常有語文教師會抱怨:在小學閱讀題中,作者如此簡單的用意和想法,學生怎么就理解不了呢?這和教師的教學方法不無關系。例如,在教學生概括文章主要內容這一類型的閱讀訓練題時,教師一定要從學生的日常生活中尋找事例,讓學生在課堂上將今天發生的最有意義的幾件事進行簡要概括,或者是對最有意義的一件事進行簡要概括,從中來教會學生概括一件事需要包括哪些要素,由此上升到對這一類型題目的訓練。
3.寫作訓練教學生活化。
寫作訓練教學生活化這一點很多教師目前的小學語文教育中都已經有這個意識,例如,小學中很多富有生活氣息的作文題目“我的爸爸”、“一場精彩的比賽”、“精彩的課間”、“一堂生動的課”、“最難忘的一件事”……這些作文題目都要求學生將自己的日常生活寫入作文當中,用文字記錄生活。這樣的作文題目在小學作文中數不勝數,并且許多教師都是這方面的優秀作文教師。筆者建議,在此基礎之上,我們有必要進一步深化作文的生活化教學,例如,教會學生在記錄日常生活點滴時使用修辭手法,文學表達方式,或者是模仿語文中的名家名篇,使學生的寫作能力在生活化的基礎之上更進一步。
總之,小學語文教育生活化既不那么簡單,也不那么玄乎。小學語文教育生活化就是讓學生愛讀愛寫、會讀會寫,就是讓學生在生活化的教學中得到知識的滋養、情操的陶冶、智慧的啟迪和精神的拔節。生活是教育的起點和終點, 小學語文是一項為學生的學習和終身發展奠基的學科和課程,它擔負著使學生以語文的方式感受、體驗、思考和參與社會生活的重要使命。小學語文教育的生活化就是要突破語文教育脫離生活的抽象性,使語文教育恢復其生活化的品格和價值,使學生能自如地表達生活的意愿,洞悉生活的信息,使聽、說、讀、寫成為滿足學生生活需要與參與社會生活的重要方式,使學生在生活中感受語文和學習語文,在語文學習中不斷獲得精神的滋養和生活感悟,使學生成為一個精神富有者,過有意義的生活。
參考文獻:
[1] 居蘇.探究對小學語文教育生活化的思考[J].課外語文,教研版 2013年第2期:第3-3.
[2]孫勝蘭.對小學語文教育生活化的思考[J].新課程,小學版 2011年第3期:第94-94.
[3] 龐善鳳.對小學語文教育生活化的思考[J].現代中小學教育;2006-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