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云

對大多數政府機關工作人員來說,機要交換員是一個既熟悉又神秘的職業,每天他們都拿著保密專用的文件袋在單位和各機要部門之間不斷往返送件取件,但是卻對工作內容守口如瓶,文件袋里放著什么也一直都是一個謎。
“由于工作的特殊性,過去組織部門對機要交換員的政審是非常嚴格的,現在雖然說不必政審三代人,但也必須是政治可靠且是黨員的在編人員。”朱慶玉說。
作為云南省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以下簡稱省外辦)的專職機要交換員,朱慶玉每年要收發的各類機要文件數遠高于一般的單位,對于交換員的安全保密和效率責任意識更高。
今年52歲的朱慶玉是江蘇省人,1983年應征入伍,兩年后隨部隊來到云南,1997年退伍至今一直都在省外辦工作,期間有4年的時間被安排到韓國和日本的領事館工作。在云南工作了30年,這里已經是他名副其實的第二故鄉。
自2010年開始,朱慶玉開始負責機要文件交換工作。從此,他以一輛車、一個保密文件袋、一部手機作為工作標配,盡職盡責收發好每一份電報文件,一直干到如今。
剛接手這份工作前,一位離退休的老交換員叮囑他:“你要有心理準備,在這個崗位上工作成績不會有多明顯,但是卻容易出錯,并且一出錯就是很嚴重的問題。”
“你對自己的工作有多熱愛,你的責任心就有多強。”這是朱慶玉經常用來鼓勵自己的一句話。
雖然已經退伍多年,但是朱慶玉身上的軍人本色一點都沒變,他認為領導信任才把這份工作交給自己,無論如何都要把它干好。為此,這些年他從未休過年假,周末能完整休息一天的機會也都少之又少,大多數時候不是在收發文件就是在收發文件的路上。
別人上班都是朝九晚五還有雙休,朱慶玉則是不分白天黑夜和周末假期,只要省委機要局的電話和短信一響,無論是在和家人團聚還是朋友聚會,他都得馬上開著車去取件,因為機要文件一旦被延誤后果將會很嚴重。
為了保證工作不出現失誤,朱慶玉的手機電量一旦剩余30%就要馬上找地方充電,晚上睡覺的時候也是把鈴聲調到最大放在床頭,以便接到電話和短信時能被叫醒。他的妻子由于不堪忍受半夜被反復吵醒只得搬到隔壁房間去住。
“最痛苦的莫過于寒冷的冬天了,有時候半夜三更被吵醒實在是不想離開溫暖的被窩,但是為了工作還是只得對自己狠一點。”朱慶玉說。
由于工作習慣的原因,朱慶玉已經很少有深度睡眠的機會,只要房間里稍微有點響動他就會馬上驚醒。
為了完成好工作任務,朱慶玉住的房子和單位只隔著一堵圍墻,一旦接到通知他就能夠第一時間回到單位開車出發。由于經常需要半夜回單位取車,為了不打擾門衛休息,朱慶玉只得找他們要了一套大門的鑰匙。
據統計,僅2015年朱慶玉就完成投件21000多件,收發密電1700封,在城里駕車行駛15000多公里,最多的時候一天要跑省委機要局8趟。
然而,對工作全身心投入的背后往往都是對家人滿滿的虧欠,很少有人知道平時在領導同事面前樂觀開朗的朱慶玉,卻有著常人難以想象的家庭壓力。
他今年28歲的女兒在10歲的時候不幸患病,雖經多方醫治但生長發育停留在了10歲時的水平,且行動不便,需要長期服藥和有人照料。為了讓丈夫安心工作,他的妻子只得辭職在家照顧女兒。
家庭遭此變故固然令人痛心,但朱慶玉沒把家庭中的不良情緒帶到工作中,而是以飽滿的熱情干好自己的工作,平時在家也以積極樂觀的心態來鼓勵女兒和妻子。在她的帶動下女兒2010年以遠高一本分數線的成績考上云南財經大學的金融專業,雖然因身體原因退學了,但至少給了父母一個交代。
隨后,朱慶玉又鼓勵女兒積極去嘗試一些力所能力的新事物,目前開的網店已經有了穩定的營業收入,并且還在江蘇老家嘗試養鳥,以此來不斷充實生活。
“工作生活苦樂參半,但有了單位領導同事的關心幫助,以及家人的全力支持,還有什么理由不去好好把它做好呢。”采訪結束時,朱慶玉頗有感觸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