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新興
摘要:隨著城市建設的發展,混凝土建筑越來越普及?;炷翝仓夹g是保障建筑質量的關鍵。本文以某商住樓混凝土施工為例,分析混凝土原材料和配合比設計,分析混凝土澆筑的關鍵技術,對增強混凝土質量和防治質量通病具有積極意義。
關鍵詞:混凝土;澆筑;關鍵技術;原材料;配合比
中圖分類號:TU755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3024(2016)07―55―02
引言
近年來,我國城市建設持續快速發展,混凝土是城市建筑的重要材料,由水泥、水、砂石、外加劑等組成,具有較自由的形態和較高的結構強度。混凝土施工包括施工準備、模板安裝、混凝土澆筑、、模板拆除、混凝土養護等程序。加強混凝土澆筑工藝的控制和研究對提高混凝土施工質量和防治各類施工質量通病具有重要意義。
本項目位于福建省某沿??h城,為高層商住建筑,地上18層,地下兩層,總建筑面積約1.2萬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積0.9萬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積0.3萬平方米。建筑1至2層為商業超市和商貿綜合體,3至18層為住宅。地下室設置普通停車位和機械式停車位,建筑結構為框架混凝土結構,
1混凝土澆筑技術理論
目前,建筑施工對混凝土整體性和高強度的控制越來越嚴格,混凝土澆筑主要采用全面分層澆筑、分段分層澆筑、余面分層澆筑等方式。全面分層澆筑,該種施工方案適用于面積相對較小的位置。施工中應從較長的一邊開始澆筑。第二層澆筑時,應在第一層澆筑的基礎上實施,并依次類推。分段分層澆筑法,適用于施工面積大、澆筑薄、距離長的位置。先澆筑混凝土底部,經過一定的時間和距離之后接著開始對第二層進行澆筑。余面分層澆筑法,即該種技術只需要澆筑一次混凝土就達到頂部,可能會產生一個坡度大約是 1:3 的混凝土斜面。
2混凝土澆筑的材料性能與要求
2.1 混凝土原材料控制
混凝土原材料包括水泥、骨料、粉煤灰和外加劑。這些原材料對混凝土的澆筑質量、凝結時間。結構強度具有重要影響。本項目實施嚴格的材料遴選。水泥,綜合考慮混凝土溫度、收縮強度、混凝土溫度等要素,水泥使用時的溫度控制在60℃以內。同時,水泥的質量控制還應符合《通用硅酸鹽水泥》(GB175-2007)的質量標準。骨料,包括粗骨料和細骨料。粗骨料主要控制力學性能、級配、顆粒形狀等要素。本項目粗骨料采用5-40mm的級配花崗巖碎石。細骨料主要控制平均粒徑、細度模數、顆粒級配和砂率等要素。本項目采用石英含量較高,顆粒圓潤渾厚,干凈平滑的細骨料。其平均細度模數子啊2.0-3.0之間。研究表明,在混凝土中滲入粉煤灰,將降低水化熱,減少混凝土體積的干縮,從而有效控制混凝土開裂的質量通病。本項目混凝土中滲入的粉煤灰不大于20%。外加劑的設置主要是根據混凝土澆筑部位的不同,增設減水劑、強化劑、緩凝劑等。根據施工現場的環境情況實施配置。
2.2 混凝土配合比控制
根據材料性能,對混凝土配合比進行設計。本項目涉及幾種不同的混凝土強度等級,采用相應的配合比推薦值。
3混凝土澆筑施工關鍵技術
3.1 墻柱混凝土澆筑
剪力墻和承重柱構成建筑的垂直支撐系統。施工中,要控制混凝土的塌落度,避免模板內混凝土出現離析?;炷了涠瓤刂婆c粒徑有關,本項目中,骨料粒徑≤25mm的,塌落度≤3;骨料粒徑>25mm的,塌落度>3。若塌落度不能滿足要求,應及時設置溜槽、溜管、串筒等設施。本項目墻柱混凝土采用分層澆筑。分層澆筑高度為振動棒有效長度的1.25倍,建筑厚度控制在400-500mm之間,澆筑時間間隔不得超過混凝土的初凝時間。
3.2 梁板混凝土澆筑
梁板是主梁、次梁、圈梁和樓面板組成的混凝土構件。梁板混凝土澆筑應注意:首先,梁板同步澆筑。施工時,先澆筑梁,根據梁的設計高度分層澆筑呈階梯狀,當混凝土即將到達樓板底面時,啟動樓板混凝土澆筑,實現梁板同步澆筑。本項目中,部分梁設計高度大于1m,梁結構可單獨澆筑,并在樓板底面以上10-15mm處設置施工縫。其次,板頂虛鋪抹平。樓板澆筑時,混凝土虛鋪厚度應略大于樓板設計厚度。同時,在鋼筋上設置標線,控制鋪筑厚度,確?;炷翗敲嫫秸?。頂板混凝土澆注完畢后,在混凝土澆筑前,用3m長的木桿刮平,再用木抹子刮平壓實。刮平和壓實次數不少于2-3次。本項目部分位置屬大面積、大體積混凝土澆筑,采用激光鉛垂進行平整度控制。第三,合理設置施工縫。施工縫沿次梁方向澆筑,并設置在次梁跨度約1/3范圍內。施工縫表面與梁軸線平行,避免產生斜角。第四,做好梁板和墻柱的銜接。梁柱頭鋼筋較密時,澆筑過程中,采用小直徑振動棒搗鼓嚴實,確保梁板與墻柱銜接的緊密。
3.3 大體積混凝土澆筑
項目中涉及部分大體積的混凝土澆筑施工,主要是地下室混凝土澆筑工程。首先,明確澆筑順序。地下室混凝土澆筑順序按先低后高、先西后東的原則實施。根據澆筑的工程量,分為若干澆筑段落,每個澆筑段落分兩個施工隊實施施工?;炷粱A底板厚度約2000mm,采用斜坡式分三層澆筑,每層厚度約600mm,每層斜面應錯開,混凝土坡度比控制在1:3內,當混凝土澆筑至規定厚度時,實施搗鼓和振動。搗鼓方式為上下抽動,搗鼓作業按規定序列實施,注意快插慢拔,以增強混凝土的密實性。搗鼓時間為20-30s/次。搗鼓過程中,應避免振動設備碰上預埋件或鋼筋等構件。搗鼓距離控制在作業半徑的1.25倍以內。
此外,在混凝土澆筑和搗鼓過程中,還需要注意幾個問題。一是人防出口。人防出口設有止水鋼板,澆筑混凝土時要注意澆筑量和澆筑速度,避免混凝土對止水鋼板造成沖擊,導致止水鋼板移位。同時,在混凝土振實的時候,也要注意振動設備與止水鋼板保持安全距離。二是外墻底板以上50cm處,設置較多的管線和設備,振實過程中應注意保持安全距離。三是電梯井混凝土澆筑時,應由下至上,分層澆筑并振實,每層的厚度應控制在0.5m。
3.4 后澆帶施工
本項目施工中涉及大體積、超長度混凝土澆筑施工,后澆帶能夠有效防止混凝土出現開裂等質量問題。因此,做好混凝土后澆帶設計至關重要。
首先,新舊混凝土的接縫處理。對較長較大的混凝土后澆帶,施工采用高壓射水法,以高壓水槍向新舊混凝土的接縫位置噴水,通過水槍噴射清除混凝土接縫間松動的混凝土塊,同時對接縫處實施濕潤粘結。該方法能夠增強混凝土接縫的粘結強度,但成本和設備消耗較高。若混凝土的長度和體積適中,則采用噴砂法、人工鑿毛法等方法,較為靈活便利。人工鑿毛法,即是以人力對混凝土接縫實施鑿毛。噴砂法,即是以一定粒度的沙石向混凝土接縫實施噴射,以形成較為干凈和粗糙的接縫面。
其次,后澆帶模板支撐系統。根據后澆帶混凝土澆筑情況,設計專門的模板支護系統,以保障后澆帶的安全。同時,在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后,將模板系統拆除。
第三,后澆帶澆筑工藝。后澆帶在澆筑施工中,應使后澆帶的溫度低于混凝土接縫兩側的溫度,采用低溫澆筑,且溫度高于10℃。若澆筑溫度偏高,則會導致混凝土凝結,阻礙施工進展,影響混凝土和易性。若澆筑溫度偏高,則將出現混凝土內部應力,導致開裂等質量缺陷。為了保障混凝土的澆筑溫度,可對混凝土澆筑基底進行冷水噴射降溫。同時,在混凝土澆筑完成的7天內,需要保障混凝土的溫度。溫度過高則應采取隔熱措施,溫度過低則應采取保溫措施。通過有效的養護措施,避免后澆帶混凝土因失水、溫度變化、震動失衡等原因導致的開裂等問題。
3.5 混凝土養護工藝
混凝土養護是本項目施工的關鍵,其主要任務是保持混凝土的溫度和濕度,避免出現混凝土表面開裂等質量通病。在混凝土澆筑12小時內,需要實施保溫措施。混凝土養護實施要滿足兩個條件,一是混凝土強度達到1.2Mpa后,才能拆模并實施養護;二是混凝土養護時間盡可能長一些,通常在14天至27天。養護結束后,混凝土內外溫差不得超過20℃。本項目采用“一層膜,兩層草,多層曬水”的養護措施?!耙粚幽ぁ保词窃诨炷帘砻娣笤O塑料薄膜,形成對混凝土面層的保溫措施。“兩層草”,即是以900mm×900mm的草甸,鋪設在塑料薄膜上。草甸的鋪設要相互搭接,搭接寬度不少于500mm。部分區域為保證保溫效果,還可將草甸換成毛毯?!岸啻螘袼保词腔炷琉B護過程中,要逐層曬水,以保持混凝土表面的溫度。
4結語
混凝土澆筑是現代建筑施工的關鍵內容。混凝土澆筑施工主要涉及全面分層澆筑、分段分層澆筑、余面分層澆筑等方式。本文以某商住樓混凝土施工為例,研究混凝土澆筑施工關鍵技術。一方面是混凝土材料和配合比控制?;炷猎牧习ㄋ?、骨料、粉煤灰和外加劑。項目涉及幾種不同的混凝土強度等級,采用相應的配合比推薦值。另一方面是研究混凝土澆筑的關鍵技術,包括墻柱混凝土澆筑、梁板混凝土澆筑、大體積混凝土澆筑、混凝土養護工藝等問題。本文的研究對建筑混凝土澆筑工藝和質量控制具有借鑒意義。
參考文獻:
[1]劉昕.混凝土澆筑技術在建筑施工中的應用[J].中國建材科技,2015(1).
[2]王曉偉,行宏,羅少強,石峰,薛濤.大體積混凝土澆筑施工過程控制與分析[J]. 施工技術,2015(10).
[3]衡大輝.建筑工程大體積混凝土澆筑施工技術研究[J].科技與創新,2014(2).
[4]馬航,秦明德.對房屋建筑混凝土澆筑施工技術的探討[J].城市建筑,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