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宇杰
摘要:但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快,橋梁施工環境越來越復雜,跨重要管道、跨重要線路施工已成為常態,單純的碗扣滿堂支架施工方法已無法滿足橋梁支架施工要求。本文以新建太興鐵路冷泉汾河大橋40m非標預應力現澆箱梁為實例著重介紹56a工字鋼組合滿堂支架在現澆箱梁施工中的應用,對56a工字鋼組合滿堂支架施工工藝、施工方法,質量控制,安全措施及效益分析等做了詳細的闡述,為今后同類型橋梁施工起到很好的參考和借鑒作用。
關鍵詞:56a工字鋼;滿堂支架;預應力現澆箱梁
中圖分類號:U448.213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3024(2016)07―71―00
1 工法特點
首先,56a工字鋼組合滿堂支架材料經濟,結構簡單,無零散易丟構件,便于現場材料管理;其次,56a工字鋼組合滿堂支架拼裝速度快,操作簡單,可根據具體施工要求,組成不同組架尺寸、形狀;同時,56a工字鋼組合滿堂支架整體穩定性強,變形小,具有可靠的抗彎、抗剪、抗扭等力學性能。
2 適用范圍
本工法廣泛適用于預應力現澆箱梁支架施工,施工方便,實用性強,尤其在地下存在重要管線、重要涵渠等無法完成改移施工的特殊條件下更為突出。
3 工藝原理
3.1工程簡況
冷泉汾河大橋第5跨設計為1-40m預應力簡支箱梁,梁體為變截面箱梁,全長40.6m,箱梁底寬3.4m,高3.2m,主梁設計為C55混凝土240.5m3,主梁鋼筋55.5t。本梁外模板為:面板δ6鋼板,肋[10,背楞[12,連接法蘭δ12;內模采用方木支撐木膠板。
本橋距4#墩承臺3.5m(最小距離)處存在古交礦務局砼質供水管(外徑1.2m)1根,埋深2.3m;距4#墩承臺4.5m(最小距離)處存在馬蘭煤氣化鑄鋼煤氣管(外徑0.35m)1根,埋深2.5m;距5#墩承臺最小距離7.8m(最小距離)處存在引黃水管(外徑3.5m)1根,埋深為原地面以下5.56m。
3.2 支架工藝原理
56a工字鋼組合滿堂支架將橫桿與立桿交匯處的碗節點及方木與方木,方木與頂托,工字鋼與底托節點視為“鉸接”,將架體假定為幾何不變體系。2Ⅰ56a工字鋼作為地下重要管道“過梁”與上部滿堂碗扣式鋼管支架組合成為一個整體,形成一個強度、剛度和穩定性皆滿足箱梁施工過程中各種荷載受力要求的支架體系。
本工法的主要原理是根據梁體荷載分布規律,通過模板將全部荷載傳遞到小方木(次梁),后通過次梁傳遞給大方木(主梁),再由主梁傳遞給立桿,由立桿傳遞給2Ⅰ56a工字鋼過梁,最后由過梁傳遞給混凝土條形基礎,條形基礎直接坐落于強風化層或現狀道路等穩定地層上。
4 施工藝操作要點
4.1支架結構
支架采用Φ48×3.5mm鋼管碗扣式支架, 在梁底板及翼緣板下橫向步距0.6m,縱向步距0.6m,水平橫桿步距0.6m。支架搭設過程中應保證立桿碗扣將橫桿全部扣住并鎖緊,以保證支架良好受力。為保證支架整體的穩定性,支架外圍設1道剪刀撐,支架底部0.5m處四周架設掃地桿,縱向斜撐每隔3m加固一道,橫向斜撐每隔3m加固一道。支架搭設完畢后,應再次檢查支架橫桿連接情況,保證每個節點處全部鎖死。40m箱梁支架結構縱斷面、橫斷面如圖4.1-1及圖4.1-2所示。
4.2 條形基礎施工
為防止梁體及支架荷載對地下管道的影響,支架搭設前需在相應管道上方按0.6m間距搭設2I56a 工字鋼過梁,5#墩一側過梁基礎為7*3*2.3mC25砼條形基礎,煤氣管與引黃管道中間過梁基礎為3*6.4*7*8.2*2.3m梯形C25砼基礎,4#墩一側過梁基礎為3*6.85*7*8*1.5m梯形C25砼基礎。砼基礎基底均需換填夯實0.5m厚砂夾卵石,使處理后地基承載力不小于250kpa。
4.3 支架搭設
(1)測量放樣
測量人員用全站儀放樣出箱梁輪廓在砼基礎上的投影線,并用墨線標出;現場技術員根據投影線定出單幅箱梁的中心線、腹板邊線、翼板邊線、跨中橫梁中心線及墩頂橫梁中心線,然后再根據支架設計方案定出縱橫向立桿的位置。
(2)2Ⅰ56a工字鋼吊裝、加固
56a工字鋼單根長度9m,使用25t起重機吊裝,工字鋼嚴格就位于測量放線后標示的墨線方格內。56a工字鋼以2根并排加固組成2Ⅰ56a過梁,兩端分別就位于條形混凝土基礎上。工字鋼采用U形卡(φ25鋼筋加工)按間距2m一道焊接加固。
(3)布設立桿、安裝底托
根據立桿位置在混凝土基礎頂部及工字鋼過梁頂部布設立桿底托,均采用130*130mm鋼質底托。立桿底托放置平整、牢固,底部無懸空現象。底托布設完成后統一調整高度。底托頂面支承位置高度調解時,使用水準儀統一調平。
(4)碗扣支架安裝
根據立桿及橫桿的設計組合,從底部向頂部依次安裝立桿、橫桿。安裝時應保證立桿與底托中心同心,一般先全部裝完一個作業面的底部立桿及部分橫桿,再逐層往上安裝。立桿和橫桿安裝完畢后,安裝斜撐桿,保證支架的穩定性。斜撐通過扣件與碗扣支架連接,安裝時布置在框架結點上。
(5)頂托安裝
本梁采用8mm厚,寬90mm的22#槽鋼頂托,為便于在支架上高空作業,可在地面上大致調好頂托伸出量,再運至支架頂安裝。根據梁底高程變化決定橫橋向控制斷面間距,順橋向設左、中、右三個控制點,精確調出頂托標高。然后用明顯的標記標明頂托伸出量,以便校驗。最后再用拉線內插方法,依次調出每個頂托的標高,頂托伸出量一般控制在20cm以內為宜。
(6)縱橫梁安裝
頂托頂部設置縱向10×15cm方木,間距600mm,上為橫向10×10cm方木,腹板下間距加密為300mm。在其上方安裝箱梁底模,在箱梁底模邊鋪設施工操作平臺并設防護欄桿。底模的調平及安裝考慮支架預壓的彈性變形量。
4.4 支架預壓
支架搭設完、底模安裝好后,必須對56a工字鋼組合滿堂支架進行預壓。預壓的目的是檢測支架自身的強度、剛度和穩定性,同時消除支架搭設的非彈性變形,檢測支架承載預壓后的沉降量,測算出施工荷載時的彈性變形,根據箱梁張拉后的上拱度再計算出底模的預拱度。
4.5 設置預拱度
支架現澆箱梁預拱度主要由二方面組成,施工預拱度=支架變形值+設計預拱度。支架變形值通過預壓來確定;設計預拱度=靜活載撓度+理論計算跨中反拱值-扣除自重影響后預應力產生的上拱度-計算殘余徐變拱度值。
同時,在梁體混凝土實際施工時,還需要繼續對56a工字鋼組合滿堂支架進行變形觀測,得出更精確的變形值,在后續施工中進行準確進行調整,指導施工。
4.6 支架拆除
拆架程序應遵循由上而下,先搭后拆的原則,做到一步一清、一桿一清。對于56a工字鋼組合滿堂支架而言,拆除順序為:先拆除跨中處支架,再拆除橋墩處支架,由跨中向兩側橋墩方向推進,即按安全網→欄桿→剪刀撐→縱橫向水平桿→立桿→工字鋼過梁→原地面平整的順序拆除。
5 質量控制
5.1 鋼管、工字鋼、頂絲、卡子等主材必須要有出廠合格證,對租賃的材料進行復試,出具相關報告。
5.2 混凝土條形基礎頂面平整,確保工字鋼與條形基礎接觸面嚴密,立桿與可調頂托等連接件連接要牢固,焊接處焊縫要飽滿。
5.3 工字鋼、碗扣支架架管采用汽車吊裝,支架搭設必須嚴格控制支架頂面標高,確保模板安裝精度。
5.4 嚴格按照施工方案進行支架搭設,過程中分階段進行驗收。
6 安全措施
6.1 吊裝前應檢查機械、索夾吊環等是否符合要求并應進行試吊。吊裝時必須有統一的指揮、統一的信號。吊裝區域應設置警戒線,危險點須設專人監護。
6.2 起重吊裝的鋼絲繩,不準觸及有電線路和電焊搭鐵線或與堅硬物件磨擦。
6.3 起重機吊起滿載荷重物時,應先吊起離地面20~50cm,檢查起重機的穩定性,制動器的可靠性和綁扎的牢固性等,確認可靠后,才能繼續起吊。
6.4 從事高空作業的人員,開工前和施工中定期進行體檢,凡患有恐高癥等不適應高空作業的人員,嚴禁從事墩上工作。
6.5 所有作業人員必須佩戴好安全帽,架子工在高處(距地高度2m以上)作業時,必須佩帶安全帶。安全帶必須與已綁好的立、橫桿掛牢,不得掛在鉛絲扣或其他不牢固的地方,不得“走過檔”(即在一根順水桿上不扶任何支點行走),也不得跳躍架子。在架子上操作應精力集中,禁止打鬧和玩笑,休息時應下架子。嚴禁酒后作業。
6.6支架搭設完畢后,要配合合格的滅火器,每100㎡一只。
7 效益分析
7.1 經濟效益分析
(1)與鋼管立柱貝雷梁式膺架法相比,本工法省去材料一次性投入及二次加工費用,支架所需材料經濟、簡單,所有材料均可在租賃市場租賃;同時,支架搭設、拆除簡便,人員、機械投入量小,人工作業效率高。
(2)與傳統滿堂式支架相比,本工法無需進行管道、線路改移施工。不存在延誤工期所帶來的人員、機械誤工損失;同時省去管道改移施工的經濟投入。
7.2 社會效益分析
本工法具有施工場地適應性強、場地要求低等特點,為解決現澆梁施工方法上的難點、工期上節點提供了很好的一種途徑。
采用本工法進行標準化施工和標準化管理,提高了施工管理水平。
本工法在冷泉汾河大橋40m非標預應力現澆箱梁工程中的應用,保質保量、安全可靠的完成了施工任務,得到了社會各界人士的好評。
7.3工程實例
中鐵六局集團呼和鐵建公司新建太興鐵路冷泉汾河大橋40.6m預應力現澆箱梁已經投入使用,得到了業主、監理、地方的一致認可與好評;節約了成本,保證了工期,很好體現了56a工字鋼組合滿堂支架在現澆施工技術的應用。
參考文獻:
[1]張俊義.橋梁施工常用數據手冊[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2]江正榮,朱國梁.簡明計算手冊[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