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紅 王娟麗
摘要:建筑信息模型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技術是建筑行業一項重大的改革, 可以為學生今后的工作積累技術基礎,提升競爭力, 掌握BIM技術相關軟件的操作和有效應用對于工程造價專業的本科生非常必要,本文針對將BIM應用于教學環節,探討其在教學中的改革,提出創新的教學手段、方法及思路,并順應當前社會實際和畢業生就業方向,對工程造價專業教改方法進行探索和實踐具有現實意義。
關鍵詞:建筑信息模型(BIM);工程造價專業教學環節;教改方法和手段
中圖分類號:TU17- 4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3024(2016)07―186―02
1概述
1.1 BIM簡介
BIM,即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的英文縮寫,實質是通過創建三維建筑模型,利用和共享模型中的信息,實現建設項目進行設計、建造和運營管理過程的無縫對接以及項目相關方的信息暢通,實現項目周期全過程手段和方法上的信息化.它具有可視化,協調性,模擬性,優化性和可出圖性五大特點。它不僅是簡單的3D/4D/5D模型,根據國外項目統計,基于 BIM 工作平臺進行的建筑項目:控制投資估算誤差 3%以內,節省預算外的變更 40% ,節省投資估算時間 80%,節省項目工期 7%,節省項目總投資 10%,減少 20%-25% 的各專業協調時間,提高工作效率,控制項目成本;BIM 是一項引領建筑數字技術走向更高層次的新技術,它的全面應用將大大提高建筑業的生產效率,使設計、施 工到運營的整個全生命周期質量和效率顯著提高、成本降低,給建筑業發展帶來巨大的效益。
1.2 BlM技術在國內外高校的應用現狀
BIM技術在國外高校教學實踐應用BIM是近年來在 以應對建筑業BIM時代的到來而大力推行的一種新技術,國外很多高等院校也將其作為輔助手段引入教學當中,美國多所高校在BIM方面開設了相關工程實踐課程, 36%的工程管理本科教學計劃中沒有包括BIM的課程,還有五分之一的院系沒有進行BIM教學改革的計劃,現有的課程中,很多也僅僅把BIM作為一種基本的工具進行教學。
2 BIM技術引入工程造價專業教學環節的必要性
當前的工程造價教學改革,雖然越來越強調培養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和協作能力,但是,還存在不同課程“各自為政”的問題,很難系統整合在建設項目設計、施工和運營全生命周期各個階段的基本能力、執業能力、發展能力的知識體系。很有必要搭建BIM課程平臺,建立科學合理的BIM教學目標和課程體系,以形成工程造價專業應用技能特色的BIM教學改革方法,在同類院校中起到BIM技術的示范、標桿作用。工程造價專業主干課程體系 由技術類課程、經濟類課程、法規和管理類課程四大課程平臺組成.由于學生直接實踐經驗的缺乏,加上傳統教學方法的弊端, 在學科教育和具體應用之間存在差異,這導致剛畢業的學生無論在知識方面還是在能力上,都要經過較長時間的再學習、再培訓才能適應工作崗位。
3 BIM技術引入工程造價專業教學環節的探索和實踐
3.1在現有工程造價專業課程教學中植入BIM相關內容的探索和實踐
首先必須考慮現有的專業課程。對于工程造價專業而言,現有的知識體系中能夠納入BIM內容的課程包括:建筑制圖、房屋建筑學、建筑材料、建筑結構、建筑CAD、工程項目管理、工程造價管理、建筑施工技術等。BIM有3D、4D和5D技術,在BIM教育過程中,應結合工程造價專業的總體教學目標,按照“教”與“學”的基本規律,將其納入現有的課程體系。5D是在4D的基礎上,增加了成本沿時間序列的動態變化問題。如在《建筑工程定額與預算》、《工程量清單計價》課程完成后,練習土建工程算量及計算工程造價,利用土建工程軟件對工程施工圖進行建模,快速準確計算土建工程量,包括建筑、結構和鋼筋等。
3.2 BIM技術引入實踐教學環節探索和實踐
BIM更強調知識的應用,是實踐性更強知識體系,而BIM的試驗教學是一種有效的課程組織形式。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讓學生應用BIM軟件解決實際的工程問題。
在針對現有工程造價專業相關課程進行的教學實踐中,在教學形式上進行一定的教改,實行“課堂結合案例進行講授+多媒體輔助教學+課程實訓/設計(可視情景建模)+現場實踐”的模式.例如工程造價專業在《工程項目管理》 課程除講授理論知識外,還安排上機操作和做課程設計,課程設計的內容主要有:按照工程管理工作步驟,合作編寫工程概況、選擇施工部署及施工方案、施工進度計劃、施工平面圖設計、各種經濟技術指標等,并進行可視化仿真建模,通過該課程設計,使同學們大致了解單位工程施工組織設計的基本內容、組織設計的方法及步驟,也通過這個合作過程,使同學們深知團隊團結協作的重要性,培養學生們團隊意識。
4建議
關于高校工程造價專業的引入BIM技術教學,我們應該從基礎著手,努力將教學和學生需要相結合。因此本文認為,今后對工程造價教學改革的具體目標和方向提出幾點建議:(1)結合當前發展形勢,積極采用現代化教學手段,要充分利用多媒體、錄像及BIM可視化等現代化教學手段,開展教學活動,增加教學的信息量;為學生提供工程項目動態逼真模擬現場的功能;(2)選取典型建筑項目,搜集BIM信息,建立案例庫,為學生提供不同行業的大型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工程項目建議書、施工過程演示、項目運行效果以及建筑標準和施工規范,達到看見即掌握的教學效果。(3)BIM模型的最大特點是利用三維技術把施工管理中的信息集成優化,對于節約工程造價有現實意義,可豐富和補充學生對于工程經濟、工程計價、施工組織等課程的認知度;(4)在教學中要與時俱進,將行業最新動態與學生已學專業知識相結合,并用BIM技術手段進行輔助教學,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5)應該增加整體上連續使用BIM軟件的實踐環節,如創新訓練、建筑結構競賽、 畢業設計, 使學生從建筑、 結構設計到施工、 管理所有環節中都嘗試使用BIM軟件,從而提高學生的動手實踐和融會貫通的能力。
5結語
BIM是目前建筑業中前沿的一個技術,它可以將建筑設計、施工管理及運營等整個生命周期很好的整合起來, 便于處于不同階段的相關人員從項目一開始就參與進來, 極大地促進了建筑業的節約增效。作為工程造價專業新一代的大學生, 掌握 BIM技術非常必要。在深化教育改革的過程中,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培養,引導學生適應行業新發展的趨勢;BIM技術如何更好在高校造價專業的教學環節應用 ,有大量的工作需要我們高校教師去思考、 去探索。
參考文獻:
[1] BIM技術的運用必將引發建筑業以及工程造價管理的新變革[EB/OL][2015 - 02 - 25]. http: //www. chinabim.com/school/knowledge/cost/2015 -01 -08/8538. html.
[2] University. CIFE(Center for Integrated Facility Engineering)[EB/OL]. 2009-10-1.http://cife.stanford.edu/Publications/index.html.
[3] 尹貽林.世界工程造價學科教育發展報告 天津大學出版社, 2005 Stanf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