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忠東

就職伊始遭槍殺
特米斯科位于首都墨西哥城以南約90公里。在這個只有10萬人的小城市里,殖民地時期的建筑別具一格,花園和藍花楹裝飾的街道美不勝收,吸引八方游客。很久以來,墨西哥城附近的人們最愛到這座被譽為“永恒的春天城市”度周末。然而,莫雷洛斯州近年來成為全國毒品貿易橫行和有組織犯罪最猖獗的州之一,販毒路線穿過特米斯科市,嚇跑了游客和一些居民。
元月1日,莫塔宣誓就職特米斯科市長。她穿著紅裙子,披著黃色圍巾,神采奕奕地出現在就職典禮上,微笑著向民眾揮手。她決心整頓這座犯罪橫行,毒品泛濫的城市,毫不留情地打擊各種犯罪活動。然而誰也沒有料到,第二天早上7點左右,四名武裝槍手沖進莫塔家中,將她捆綁起來毒打并開槍殺死,隨后乘坐一輛黑色皮卡逃離現場。據莫雷洛斯州檢察官佩雷斯·杜龍介紹,有兩名兇手在與軍警交火時被擊斃,另外兩名兇手和一名嫌疑人遭拘押,這三人中包括一名32歲的婦女、一名18歲的男子和一個未成年人。官方認為這是一起團伙犯罪案件,還牽扯其他犯罪案件。
莫塔元月1日在社交媒體主頁上最后上傳了一張自己抱著一個小嬰兒的照片,并寫道:“新年的家庭禮物。上帝能給我們的最好的禮物就是他了,我的小侄子。2016年快樂!歡迎你,伊曼紐!”莫塔遇害后,網友們在這張照片下留下了800多個贊和100多條評論。大多數人寫著“R.I.P.(安息),希塞拉·莫塔”。元月3日,庫埃納瓦卡的羅馬天主教主教拉蒙·卡斯特羅·卡斯特羅在莫塔的家中主持了彌撒活動。世界各地的人為她哀悼,美國加州的威廉寫道:“一個如此偉大的靈魂離去,將會給你的社區帶來反省。這些殺戮必須停止!”
作為一顆冉冉升起的政壇新星,年僅33歲的莫塔是墨西哥左翼政黨民主革命黨的成員,曾于2012年至2015年擔任墨西哥聯邦眾議院議員。民主革命黨1月2日發表聲明,稱贊莫塔是“堅強而勇敢的女性”,這次出任市長正是打算與犯罪分子展開“正面且直截了當的斗爭”。
在莫塔遭到毒手之后,莫雷洛斯州長格拉科·拉米雷下令該州全境降半旗,并呼吁人們致哀三天。
莫雷洛斯州很多地方的警察機構被毒販滲透,處于有組織犯罪的控制之下。莫塔是支持去除地方警察權力的數名政客之一,但很多市長反對這一提案。拉米雷斯州長稱,莫塔的死對那些剛上任卻不接受國家級警方協調方案的市長們來說釋放了一個信號,也是明確的威脅。他已經下令,對全州所有市長加強保安措施,接管15個城鎮和城市的警察系統。“莫塔之死關聯有組織犯罪,政府不會屈服于犯罪分子對當局權威的挑釁。”拉米雷斯表示,“我們將對犯罪行為嚴懲不貸,任何涉案分子都不會免于遭懲罰。”
任內四次遇襲擊
代表市長的“墨西哥地方當局聯盟”發表聲明指出,過去10年有超過30名市長慘遭殺害,令人觸目驚心。他們大多數人“主要死于有組織犯罪之手”,與毒品貿易沖突有關,有的是在勇敢地站出來與販毒集團對抗時被槍殺,有的是得罪了販毒集團安插在政府和警察系統的內應而被滅口。不難看出,從政在墨西哥成為一種極具風險的職業。
在許多城市,警察局局長由市長任命。為了將自己的人安插在這些權高位重的崗位上,販毒集團使盡渾身解數,或向市長行賄,或對其恐嚇,或雙管齊下。市長面臨兩難選擇,要么與販毒集團合作,沆瀣一氣;要么一身正氣,隨時面臨殺身之禍。一些城市被幾個販毒集團所盤踞,各方都躍躍欲試,將自己的人安排進警察局。市長如果屈從一方,就很有可能被另一方滅口。
提魁奇奧市前女市長瑪麗亞·桑托斯·戈羅斯蒂埃塔·薩拉薩爾遇害一案曾經轟動全國,引起巨大反響。她生于1976年,畢業于米卻肯州莫雷利亞的一所大學的醫學專業。2008年當選為市長,并任職至2011年,其間從革命制度黨轉投左翼的民主革命黨。因為嚴厲打擊販毒,薩拉薩爾被墨西哥媒體譽為“21世紀女英雄”。
薩拉薩爾上任后三個月便遭到恐嚇,一個販毒集團要求“趁還來得及”的時候趕緊辭職。但她頂住壓力,不予理會。結果她和丈夫何塞·桑切斯·查維茲2009年1月外出時遇襲,然而兩人大難不死,僥幸地活了下來。時隔9個月后,這對夫婦再次遭到販毒集團襲擊。這次幸運沒有降臨,丈夫查維茲被殺害,她本人送醫院搶救后生還。
看到薩拉薩爾又活了下來,販毒集團僅僅過了三個月實施了第三次偷襲。女市長2010年1月23日乘車前往格雷羅州阿爾塔米拉諾城市政廳辦事,途中一伙蒙面男子手持機關槍向她的汽車瘋狂掃射。車上留下30處彈痕,她中了三槍。雖然又一次死里逃生,但是身心遭受重創。薩拉薩爾終日攜帶結腸造瘺袋,疼痛不止。可是沒有向惡勢力屈服,住院幾周之后又堅強地回到了工作崗位。女市長召開了一場電視新聞發布會,向媒體和公眾展示自己的累累傷痕,歷數販毒集團的種種暴行,與此同時堅決地表示并要繼續恪盡職守,誓言決不放棄,與販毒集團斗爭到底。“我時常想起我的丈夫,是他教會了我存在的價值并為之戰斗。”她斬釘截鐵地說,“我是三個孩子的母親,我要為他們樹立榜樣。”
販毒分子喪心病狂,策劃了第四次襲擊。2012年11月12日,薩拉薩爾像往常一樣開車送女兒上學。當汽車駛至莫雷里亞郊區時,突然兩名身材魁梧的男子從一片樹林竄了出來。他們強行攔車,將手無寸鐵的女市長強行拉下車來拳打腳踢。在薩拉薩爾的苦苦懇求下,女兒被放走,眼睜睜看著綁架者強行把媽媽塞進了他們的車子。
家人們焦慮不安地等著綁匪可能勒索贖金的電話,但三天之后傳來噩耗,薩拉薩爾被證實已遇害身亡。據警方通報,11月17日,在奎采奧湖鎮的一條高速公路旁,數名準備上班的農場工人發現了她的尸體。只見手腕和腳踝被死死地捆綁,頭部顯然受到重擊,身上還有被刀刺、毒打和焚燒的痕跡,慘狀目不忍睹。
禁毒任重道遠
美國是世界最大的毒品消費市場之一,與它有著3000多公里邊境線的墨西哥成為毒品加工與交易的源頭。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由于美國對毒品的需求激增,毒品走私在墨西哥興盛起來,販毒集團逐漸形成。它們掌控著不同的販毒路線,主宰了美國的毒品批發市場。錫那羅亞集團、海灣集團、塞塔集團等大型販毒集團活動猖獗,在大肆販運買賣毒品的同時,還為搶奪地盤和爭奪權力進行火并,從事綁架、勒索、收取保護費、販賣人口、搶劫和殺人等各種犯罪活動。
不少大毒梟實力強大,裝備精良,再加上與國內腐敗現象嚴重的司法和警察部門狼狽為奸,財力與勢力足以和警察與軍隊對抗。僅海灣集團和錫那羅亞集團就有10萬之眾,而墨西哥軍隊才13萬人。當墨西哥政府開火后,販毒武裝展開了瘋狂的報復,以殺人不眨眼而臭名昭著。在過去六年中,5萬多人死于涉毒暴力事件,超過伊拉克和阿富汗戰爭死亡人數總和。
2006年至2012年間,時任墨西哥總統卡爾德龍主張通過軍事手段打擊盤踞墨西哥多年的各大販毒集團,發動了一場曠日持久的“毒品戰爭”。然而打擊販毒的效果似乎并不顯著,國內毒品泛濫和國際毒品走私的問題沒有明顯減少。
2012年7月培尼亞總統上臺后,提出“國家減少暴力戰略”,承諾將使墨西哥國內的綁架和兇殺案件減半。表示繼續打擊毒品犯罪,但更注重緩解毒品暴力和維護社會穩定,而非在短期內消滅販毒組織。他改變了其前任卡爾德龍過多依賴軍事手段打擊毒品犯罪的策略,采取的是長效和短效相結合的禁毒機制,試圖把卡爾德龍時期具有戰爭性質的軍事打擊逐步回歸到社會問題的治理上。
在不放棄使用軍事力量的前提下,培尼亞政府更多依靠情報手段輔助、特種部隊突擊逮捕販毒組織頭目的方式實施精準打擊,用最小的代價換取最大的勝利。靈活務實的禁毒政策已初見成效,2014年至2015年短短一年的時間內,規模最大、勢力最強的錫那羅亞販毒集團頭目、墨西哥政府的頭號通緝犯華金·古斯曼被捕,隨后Z-42販毒集團頭目奧馬爾·特雷維尼奧、販毒集團“圣殿騎士團”頭目塞爾萬多·戈麥斯等相繼落網。墨西哥政府于2009年開列的37名對國家安全造成嚴重危險的毒梟名單,至此全部落網。媒體評論道:“墨西哥任由毒梟巨頭肆意妄為的時代結束了。”
雖然培尼亞政府已經取得了一些突破,使全國的毒品犯罪率降低了20%左右,但禁毒工作仍然面臨嚴峻的挑戰。目前,墨西哥聯邦和地方政府的軍警正在與格雷羅州交界的庫埃納瓦卡市附近展開“三角洲行動”,以打擊有組織犯罪。
編輯:鄭賓 39375816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