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瓊瓊
【摘要】通信工程專業近年來是熱門專業,但本校在教學方面不夠完善,本文以通信工程的現狀為基礎,借鑒其他高校人才培養方案進行幾點思考,加強師資力量建設,提高教學水平,強化學生綜合素質。
【關鍵詞】通信工程專業;教學改革
通信工程專業近年來是熱門專業,但本校在教學方面不夠完善,本文以通信工程的現狀為基礎,借鑒其他高校人才培養方案進行幾點思考,加強師資力量建設,提高教學水平,強化學生綜合素質。
一、前言
二十一世紀,信息高速發展的一個時代,通信工程專業日益發展起來,但學校在教學內容、教材選用上幾乎都是千篇一律,范圍很廣,不能深入的學習專業知識,使得好多同學對本專業非常迷茫,我校旨在培養具備通信技術、通信系統和通信網等方面的知識,能在通信領域、國防工業和國民經濟各部門中從事設計開發,制造運營等工作的高級專業人才,為實現這一目標,需要對專業教學進行改革,建立具有時代性特色的專業。近幾年,我院通信工程專業學生積極參加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大學生電子設計大賽、物聯網比賽、大學生挑戰杯競賽、iCAN大賽等等,并且獲得較好成績,通過這些全國性的比賽,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獨立思考能力,有更多的創新意識,這正是我們要培養的人才。
二、培養對象研究
學科專業是人才培養的基礎。學科專業既反映科學領域的研究現狀及社會發展的現實需求,也是高等學校教育融入社會、引領社會以及參與和服務社會發展的有效途徑和手段。根據國家教育部要求,通信工程專業培養目標是:培養具備通信技術、通信系統和通信網等方面的知識,能在通信領域中從事研究、設計、制造、運營及在國民經濟各部門和國防工業中從事開發、應用通信技術與設備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培養要求是:學生主要學習通信系統和通信網方面的基礎理論、組成原理和設計方法,受到通信工程實踐的基本訓練,具備從事現代通信系統和網絡的設計、開發、調測和工程應用的基本能力。通信工程專業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掌握通信領域內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掌握光波、無線、多媒體等通信技術;掌握通信系統和通信網的分析與設計方法;具有設計、開發、調測、應用通信系統和通信網的基本能力;了解通信系統和通信網建設的基本方針、政策和法規;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畢業后可從事無線通信、電視、大規模集成電路、智、能儀器及應用電子技術領域的研究,設計和通信工程的研究、設計、技術引進和技術開發工作。近年來的畢業生集中在通信系統、高科技開發公司、科研院所、設計單位、金融系統、民航、鐵路及政府和大專院校等。
我院通信工程專業畢業生流向主要有兩類:
1、進入相應的企業或者運營公司,隨著中國通信產業的快速發展,企業對通信人才的需求也隨之提高,如今中興、華為、UT斯達康、大唐電信等一些通信企業已開始大規模地儲備人才,尤其是專業技能過硬,又具有職業資格證書的資深人才。目前,我院畢業生都是基層做起,設備線路維修、培訓部門、銷售部門、技術支持等。
2、繼續進行深造學習,每年都有一些學生考入理想學校本專業的碩士研究生,這些學生具備扎實的基礎知識,很強的自學能力、動手能力以及創新能力,繼續深造成為科研人才,有些學生則留校執教。
三、課程體系與教學方法
通信專業實質是電子、計算機以及信號處理的交叉學科,教學理念是“厚基礎、寬口徑、強能力、重創新”,目的是培養基礎扎實、思維活躍、綜合素質高、適應能力強的高級專業人才和拔尖創新人才。目前我校通信工程專業課程分為三類:專業必修課、公共課和專業選修課,教學課程比較單一,使相似專業分辨不出專業區別,從而不能實現本專業的目的。
可以考慮將課程的專業課加多課時,而不是一味的縮減,使學生基礎扎實。課堂中應該拋棄傳統的傳道授業,雖然現在大多課程采用多媒體教學,但仍然不能滿足該課程體系的需求,可以考慮學生分組討論學習,學生自制PPT講解,定期找老師答疑等方式,這種方式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總結能力、表達能力、責任意識、團隊意識以及主動學習的意識,加強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通信隨著時代一直在發展,前兩年學到的知識可能一半在第三年過時了,專業課老師在上課時要不斷讓學生了解國際最前沿的專業發展現狀,緊跟時代的發展。老師應該學會引導,培養會主動,會學習,會思考,會研究的新一代大學生,老師的職能是培養學生創新與實踐的能力,可以通過共同帶領學生完成科研項目來提高學生創新與實踐能力,實驗教學資源不足,實驗內容受限,大多實驗沒法進行,無法培養學生創新能力,不能得到真正的科研訓練,學校應該更新配齊實驗室各種儀器設備,使學生接觸到最新的儀器來進行創新實踐。增強專題講座,專題講座特點是針對性強,涉及的知識面廣,有限的時間傳遞大量系統的知識,有利于及時傳授新知識,更有利于理解和掌握,培養學生對各種學科信息的綜合處理和創新能力,對于提高學生就業適應能力有很好的效果。
四、教師隊伍的培養
教師是整個教學過程中的主宰,故師資隊伍建設是高校發展中一項具有戰略意義的任務。高校教師要從以教師為主轉換到以學生為主、為學生學習提供服務的角色上來,教師不能以自己為中心,單純傳授語言知識和技能,而應以學生為中心,既傳授一般的語言知識和技能,更注重培養語言運用能力的轉變,充分調動教師與學生兩方面的積極性。以教師為中心,優點是有利于教師主導作用的發揮,有利于教師對課堂學習的組織、管理與控制,但是也存在相應的問題,忽視了學生的主動性,創造能力,不能將學生的認知主體作用很好的體現出來。學生地位處于被動狀態,將無法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更無法培養出創新型人才,這是傳統教學中最大的弊端。
對教師隊伍的培養是一個難題,各高校都采取實施方案,但是這些方案只能治標不能治本。目前,通信工程專業的各門課程之間聯系較弱,各科教師之間聯系較弱,各自完成各自的教學任務,無法將課程進行聯系,不能更好的深入理解專業課,各教師應將學科相互滲透交叉,加強相關課程教師間的交流,使每個教師對通信工程專業課程有更加透徹的理解。在課堂中采取師生互動,堅持以“每個學生都可以做更好的自己”為原則,堅持每次上課收集全體同學的課堂反饋意見,并及時改進教學方法。課后教師堅持帶領學生參加實踐創新活動,學以致用,不能脫離理論知識。
由于通信工程專業是一個工程實踐性很強的一個專業,近幾年科技發展迅速,學校應該安排通信工程專業教師到國外著名大學進行訪問、進修,在國外高校,不僅可以進行科研訪問,還可以進行教學經驗交流,回校后,借鑒吸收國外的先進教學方法對學生進行啟發式、互動式教學,提高教學水平。除了出國進修外,還要進行以實踐能力為重的師資培養,加強學校與企業的合作,用實踐來充實教學,提高教師的專業教學水平。對于通信工程專業特色的建設,不僅要引進學術上尖端人才,還要引進具有行業工作背景和具體實踐經驗、動手能力強的人才。
五、結語
本文是關于通信工程專業教學改革的幾點思考,主要還是教師在課堂中多與學生互動,要主動帶領學生進行科研項目,提高學生的積極性、自主學習能力、團隊意識和創新意識。教師要多與外校溝通交流,了解最新科研發展,灌輸到平時課堂中,讓同學們可以有更多的創新點子。學生要多走進實驗室,提高自己實踐能力,將課堂知識熟練應用到實踐中去。
【參考文獻】
[1] 王慧琴, 毛 力, 張振龍, 等, 著. 通信工程專業教學改革探索[J]. 中國冶金教育, 2010.
[2] 朱昌平, 龔潤航, 郭 臣, 等, 著. 美國高校通信工程專業建設與實踐教學的考察與思考[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3.
[3] 羅志年. 通信專業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探討[J]. 湖南涉外經濟學院學報, 2010.
[4] 王春華, 孫晶茹, 李仁發. 論高校通信工程特色專業師資隊伍建設[J]. 高教論壇, 2011.
[5] 王 珺. 新的模式下教師的作用[G]. 全國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暨網絡環境下外語教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004.
[6] 張永梅, 白文樂. 通信工程專業課程群改革與建設[J]. 中國電力教育,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