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玉剛
【關鍵詞】 情境;導入;師生關系;評價
【中圖分類號】 G625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6)07—0045—01
激情像埋在孩子心里的火種,一旦點燃便會熊熊燃燒。于是,孩子們對知識的渴望,對學習的喜愛,便會迅速生長。但為什么很多時候,學生厭學成風呢,我們新時代的老師又該從何做起。新的語文課程標準強調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那么教師應如何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起來,讓語文課堂激情四射呢,筆者認為,教師應充分把握小學語文的特點,喚起學生學習的激情。
一、巧妙創設情境,激發求知欲望
1. 談話導入,激發“心”動。談話是教師與學生之間最簡單的交流方式。利用平等談話,能有效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最大程度地和每一位學生產生心靈上的溝通,使學生從教師充滿激情的談話中受到啟發和感染,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欲望。
2. 問題導入,激發“心”動?!皩W習貴在質疑”,關鍵問題是如何激發學生思維的動力。教師圍繞課題或中心,精心設計關鍵問題,激發學生積極思維,引導他們“自主、合作、探究”起來。提問要“胸中有教材,眼中有學生”。
3. 情境導入,激發“心”動。(1)音樂渲染,激發情感。音樂不僅可以使人心情愉悅,還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它是一種抒情功能極強的藝術形式,是我們渲染教學氣氛的一種很好的方法。如果選取的音樂與文本相符,就會獲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教學《在大海中永生》一文時,先配以哀傷的樂曲向學生講述鄧小平的豐功偉績,然后默哀一分鐘,在這種沉重音樂渲染下,學生一下子就進入了一個遠離自己的特定環境,此時讓學生帶著對鄧小平爺爺的敬仰、懷念之情朗讀全文,他們讀得動情,學得認真,是音樂感染了學生的情感,從而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2)直觀影像,創設情境。小學生以直觀形象記憶為主,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根據課文內容運用多媒體手段,把課文中抽象的語言符號轉化為直觀、形象的畫面,以幫助學生再現情境,喚起學生的情感,在此基礎上進行理解朗讀。例如教學《生死攸關的燭光》一文時,我組織學生觀看殘酷無情的二戰錄像。學生親眼目睹侵略者的野蠻殘暴,反抗者的勇敢機智。那慘無人道的戰爭畫面扣動學生的心弦,從而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共鳴?!扒閯佣o發”,學生懷著對英雄崇敬的情感,聲情并茂地去朗讀課文,有效地增強了對課文語言的感悟效果。
二、注重情感教育,以情激情
語文課堂永遠是一個師生情感交流的平臺。因此,一個好的語文老師要善于利用教材中出現的一些能觸動靈魂的東西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但是,要想觸動學生的激情,作為語文老師就必須在正確、深刻地理解文本的基礎上,找到最佳的激發點。在課堂上,教師就從這個激發點出發,引導學生設身處地地為他人著想,用他人的眼光來看這個世界,用他人的心來理解這個世界,積極地感悟他人的思想感情。
三、保持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
良好的師生關系,是讓語文課堂個性張揚,激情四射的關鍵。只有師生關系的融洽,才能換來學生敞開心扉的信賴,學生才會在課堂上激情四射。那么怎樣才能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呢?
首先,教師要毫不保留地向學生傳授知識、貢獻精力、才干;其次,要充分尊重學生人格和信任學生,出自內心地關懷學生,像慈母般地愛護學生,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讓他們都感受到老師的關心,用良好的師生關系促進學生的學習。最后,教師更要有一雙善于發現學生美的眼睛,留心學生某一方面的優點、亮點,引導他們參與合適的學習,發揮他們的特長優勢。
四、激勵性評價,讓學生自信快樂成長
在語文課堂上,教師要把評價的權利下放,讓學生自主評價,提出不同的看法,哪怕是片面的,都要給予寬容和理解,不以統一的標準來框定學生的思維,進而扼殺學生的個性和創新意識。在評價過程中,教師始終讓學生自己當自己的評委,教師僅在一旁引導、點撥,和學生作平等的交流。
總之,要讓語文課堂充滿激情,教師一方面須加強自身素質的鍛煉,及時更新教育觀念;另一方面在語文課堂上使學生個性張揚,就一定要把它變成學生樂于學習的場所,還要在課堂上多給學生自由選擇的機會,多給學生提供表達見解的機會,多關注“學生會怎么想”,才能使學生的個性潛能得到淋漓盡致的發揮,他們的創新能力才能得以充分挖掘。這樣的語文課堂才能真正成為學生們求知、做人的樂園,也才能真正讓學生的個性在課堂上得到張揚,從而使語文課堂激情四射。編輯:蔡揚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