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正
2016年6月26日上午,“2016年中國工業行業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發布會”(以下簡稱“發布會”)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隆重舉行。會議以“責任引領創新,管理推動發展”為主題,吹響“履責”集結號,深化推動形成政府、行業、企業、社會“四位一體,多元共促”的協同促進格局。
“發布會”強調:責任管理實踐
推動創新發展
中國工經聯執行副會長路耀華在主旨講話中指出:“責任就是付出,責任就是擔當,責任就是奉獻。”當前我國工業經濟運行雖然呈現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的發展態勢,但也面臨著突出矛盾和困難。加強社會責任管理,能夠促進工業企業在經營理念、社會溝通、管理運營模式等方面實現創新。政府、企業、行業協會等各方都應當積極行動起來,主動實踐探索創新發展新模式,實現理論突破,創新發展基礎,協調引導搭建創新發展平臺,服務國家戰略,把握創新發展機遇,共同推進工業企業全面深化社會責任管理實踐,推動創新發展。
“社會責任管理是實現負責任制造的前提和基礎。《中國制造2025》對企業社會責任提出了明確要求,強調要強化企業社會責任建設,增強中國跨國公司的社會責任意識,推行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制度。”這些要求都為工業企業加強社會責任管理,將其與管理創新、技術創新、社會發展創新有機聯系創造了很好的條件。
在這樣的背景下,工業企業將會共同努力,將新常態下的社會責任管理創新、互聯網時代的社會責任管理實踐、五大發展理念下的社會責任管理創新推向一個新的高度。
“發布會”號召:責任企業集結
共創美好未來
本屆“發布會”通過推薦、在線注冊、填報、提交、審閱、評估等環節,100家企業集中發布社會責任報告,報告數量創歷年之最。發布企業來自16個省區市,涉及19個行業。其中,中央企業29家、地方國有企業37家、民營企業25家、外資企業9家,20家企業為2015年世界500強企業。
中國工經聯執行副會長劉海燕發布了《2016中國工業行業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綜合評估報告》,并對本次發布的100份報告的主要特點進行了總結和分析:一是主題突出,特征鮮明,突出責任理念;二是專題延伸,重點突出,聚焦履責亮點;三是傳播創新,設計新穎,提升報告價值。為了進一步提升企業社會責任報告質量,更好地發揮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的作用,劉海燕副會長還針對性地給出了五點建議:追本溯源,回歸報告本質;主動作為,踐行新發展理念;創新形式,吸引公眾參與;參照多元,“走出去”與“引進來”并重;管理先行,責任領航企業發展。此外,為了讓企業更好地參與“一帶一路”建設,中國工經聯編寫綜合評估報告,并特別增加了《“一帶一路”實踐案例選編》,全景式展現100份報告的主要內容和特點,為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負責任運營提供借鑒。
“發布會”提供:責任評價體系
樹立履責標桿
企業發展創造了財富和價值,同時也產生了污染、安全和健康等問題。而作為中國工業企業社會責任坐標系的“中國工業企業履責星級評價”和《社會責任星級企業CIC-STARS標識管理辦法》為企業通過履行社會責任來解決這些問題提供了聰明有效的辦法。在創造財富的同時,關注并消除對社會、環境的負面影響,亦可發揮業務優勢,提供解決問題的創新思路。
“發布會”上,中國工經聯執行副會長榮劍英介紹了“2016年第三屆中國工業企業社會履責星級評價”和《社會責任星級企業CIC-STARS標識管理辦法》的有關情況。2016年第三屆星級評價將于7月10日起啟動在線申報,經一系列既定程序后,最終產生“2016第三屆中國工業企業履責星級榜”,授予上榜企業“中國工業行業履行社會責任五星級企業(2016)”稱號,在年底召開的“中國工業企業社會責任年會”上隆重發布。連續兩年上榜的企業有資格按照相關辦法申請使用“社會責任星級企業CIC-STARS”標識。這對于樹立工業行業企業履責標桿,提升企業市場競爭力和品牌影響力具有重要和積極的促進作用。
(責任編輯:筱 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