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松奇
2016年5月,中國金融出版社推出了牛錫明編著的《創新超越——新常態下大型商業銀行改革與轉型》(以下簡稱《超越》),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送我一本并讓寫一篇推介文字,該書很厚,440頁,我只能粗粗翻看一下,談一點粗淺印象。
連首席在寫給我的短信中說,“該書全景地展示了交通銀行深化改革與轉型發展的先行實踐,提煉歸納了新常態下大型商業銀行改革轉型的新經驗,同時兼顧商業銀行改革轉型具體實踐的梳理刻畫與理論層面的思考探索。”連首席在信中還說,“牛錫明董事長親自確定了全書的總體思路、篇章布局、邏輯結構、內容范圍和主要觀點,多次審閱、親自修改并審定書稿,我行二十余個部門的數十位研究人員參與撰寫,可以說是交行研究力量集體智慧的結晶。”
我覺得連平對該書的概括性評價很精彩,對牛錫明董事長和全行參與撰寫者各自的分工和貢獻說的也很實在。
牛錫明董事長與許多銀行的董事長不同,他不僅是一個實踐家也是一個理論家,在幾十年的銀行從業實踐中,他始終堅持理論聯系實際撰寫了大量有較高質量的理論文章,1998年第3期《經濟研究》刊登的牛錫明文章《我國商業銀行貸款風險度管理的理論研究》給人印象深刻。從牛錫明董事長本人有過數百篇論文的寫作經歷這一點來看,一個有想法有理論水平的領導者對一本總結本行改革實踐的書“確定總體思路、篇章布局、邏輯結構、內容范圍和主要觀點”云云絕非虛言。此外,身為董事長,諸事百忙,也不可能親自動手從事一章一節的具體撰寫工作,這也是實情,所以我說連平在信里說的很實在。
中國商業銀行體系是中國銀行主導型金融體系的運行骨干,是中國最重要的宏觀相關部門,銀行體系自身的健康狀況既是國民經濟總體健康狀況的反映又可以反過來通過為實體經濟服務或釋放負外部性影響國民經濟的運行安全,因此,中國決策層歷來高度重視銀行業的風險和銀行改革問題。2004年6月,國務院批準交通銀行深化股份制改革整體方案,自此交行開始探索譜寫了國有銀行“財務重組、引進外資、公開上市”的改革三部曲,為其他國有大型商業銀行的改革發展探明了道路,對中國金融改革起到了催化、推動和示范作用。2015年6月,《交通銀行深化改革方案》獲得國務院原則同意,交通銀行再次率先承擔起新形勢下國有大型商業銀行改革探索的新任務。近一年來,交通銀行直面挑戰、創新思路、銳意改革,從深化改革、轉型發展中尋求破解發展難題的鑰匙,各項工作都取得了明顯的進步。探索性實踐必然會孕育嶄新的理論,本書就是對交行這個大型國有商業銀行先行改革實踐的系統化理論總結。
本書主體部分共有五章二十五節,合計33余萬字。第一章“總論”系統闡述了大型商業銀行深化改革和轉型發展的必要性與總體設想,強調大型商業銀行的改革轉型必然以服務實體經濟為最終著眼點,這是2008年全球危機以來各國總結出來的一條重要金融發展經驗。在深化改革部分,本書的第二章至第四章分別聚焦交通銀行公司治理改革、經營機制改革、經營模式創新等三個方面的理論根據與主要實踐。其中,公司治理改革從深化股份制改革和完善公司治理機制的角度重點闡述了中國特色大型商業銀行的治理機制以及優化股權結構與完善授權經營制度、探索子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創新思路與工作舉措。經營機制改革從業務發展、風險防控、激勵約束、隊伍建設等維度闡述了以“績效考核+市場排名”為主的發展責任制、風險內控體系與風險管理責任制、職業經理人制度與全員全產品計價的用人薪酬考核機制。經營模式創新則從總行機構改革、事業部制與分行制“雙輪驅動”、基層營業機構“三位一體”建設等三個層面探討經營模式創新轉型的著力點和突破口。在轉型發展部分,本書的第五章用十二節篇幅詳細介紹了交通銀行在推進金融市場、互聯網金融、國際金融、消費金融、貿易金融、財富與資產管理、投資銀行、綜合化金融等業務轉型以及建設最佳服務銀行和優化內部流程等方面的主要思路與具體做法。
在寫作方法上,本書注重具體案例剖析,如對交行近年來績效考核辦法和“三大排名”的實際操作、金融市場業務中心和太平洋信用卡中心的事業部制運作、省分行全員全產品計價考核的推進過程、總行機構改革方案的出臺和具體落實、汽車供應鏈金融“一家分行做全國”的操作模式、網上辦公系統的流程優化等均以案例的形式做了細致入微的介紹,不僅凸顯了本書的務實性特點還可以供全國的商業銀行改革者直接學習借鑒。
交通銀行是中國大型商業銀行的改革“試驗田”,而“試驗田”的探索性實踐也肯定會產生一些規律性指導性具有普遍借鑒意義的經驗,這本《超越》在系統性思考和提煉總結方面,主要有三個著力點和關注方面:一是完善以“黨委領導核心、董事會戰略決策、監事會獨立監督、高級管理層全權經營”為主要特征的中國特色大型商業銀行公司治理機制,堅持國有控股地位,優化股權結構,探索高管層和員工持股制度。二是完善授權經營制度,更好地發揮董事會、高管層和監事會作用,激發體制機制活力。三是深化用人、薪酬和考核機制改革,落實風險責任制,強化企業內部監督,推進事業部制等內部配套改革。
這部沉甸甸的《超越》以理論性和實務性、普適性與獨特性、時效性與前瞻性為基本特色,是我國商業銀行改革者、監管者、實踐者研究商業銀行改革轉型問題的全新力作。該書的出版不僅反映了交行在改革實踐方面的探索性貢獻,也展示了交行金融研究與寫作方面的整體實力。
中國商業銀行體系中,重視研究人才的銀行很多,但真正讓有研究能力的人才充分發揮作用的銀行偏少;中國許多商業銀行都設置“首席經濟學家”職位,但像交行這樣讓連平首席經濟學家真正發揮作用的銀行不多;中國的商業銀行中愛思考喜歡想問題的董事長數不勝數,但像牛錫明這樣扎扎實實地在三十多年的銀行從業實踐中自己動手寫作并發表數百篇專業文章的人恐怕寥若晨星。我是2016年5月31日在《銀行家》主辦的金融創新獎暨央視《對話》節目中同牛錫明董事長第一次見面,但我們有種一見如故的感覺,主要原因他是本人老友王廣謙、李建、史建平的本科同班同學,據說牛錫明和史建平兩床挨著頭對頭住了四年,在校時號稱“牛史不分”。在央視做《對話》節目時,牛錫明董事長也是對答如流,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
我們《銀行家》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與更多像牛錫明董事長這樣的銀行家合作,讓《銀行家》成為中國商業銀行交流改革發展創新超越經驗的最佳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