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娜甫古麗·買買提
摘 要: 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網絡學術資源建設十分快速,有取代數字化圖書館的趨勢,在這樣的大背景下,需要我們在進行數字圖書館建設過程中要擁有大數據思維,要不斷拓展資源建設范圍,增強資源整合能力,強化對文獻資源的深度加工和挖掘。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數字圖書館面臨著機遇的同時,也存在很大挑戰,需要我們切實利用好大數據的各項思維和技術,從而不斷促進圖書館向前發展。本文主要結合新疆和碩縣圖書館建設實際,就大數據時代背景下,數字圖書館面臨的機遇和挑戰進行了分析,然后提出了數字圖書館的發展策略,希望通過本次研究對更好的提升數字圖書館建設質量有一定幫助。
關鍵詞:和碩縣 大數據時代 數字圖書館 機遇 挑戰 發展策略
中圖分類號:G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6)07-0085-02
最近幾年,隨著服務形式及服務內涵的變化,和碩縣圖書館需要及時轉變思想,勇于創新,在變化變革中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服務社會、服務群眾意識進一步增強,服務質量進一步提升,營造了良好的讀書環境,受到了群眾的普遍歡迎。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對數字圖書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大數據時代,數字圖書館也需要做好數據分析和數據挖掘等多方面的工作,利用大數據對隱含在讀者行為中的數據進行處理,這樣才能更好的適應時代發展,更好做好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
一、大數據的特征點分析
首先,數據含量巨大。人類在生產經營過程中會產生大量數據,如果將這些數據印刷成紙質文獻,得需要海量的紙資源。在大數據時代,儲存級別已經從TB升級為PB,從這個層面分析,大數據時代帶來了巨量數據;其次,數據種類繁多。在大數據背景下所產生的數據主要分為結構性數據和非結構性數據,隨著各項技術不斷發展,方便儲存的結構數據越來越少,而非結構數據越來越多,在互聯網和通信技術高速發展的今天,數據類型已經不再是單一的文本形式,包含了日志、視頻、動畫、音頻、文字等多種數據類型,這些繁雜的數據就給數字圖書館發展帶來了不小的影響;最后,價值密度較低。隨著數據含量激增,價值密度的高低和數據總量大小成反比,以視頻舉例,一個超過一小時的視頻在連續不斷的監控過程中,可能有用的,有價值的數據僅僅是一秒或者一幀,在對這些數據進行處理過程中,如何利用強大的計算方式更加快速的找到有價值的數據,并對數據進行提純,是目前大數據時代下需要我們急需解決的問題。
二、大數據時代數字圖書館面臨的機遇分析
1.大數據時代豐富了數字化圖書館信息資源
大數據時代數字化出版業務應用越來越廣泛,網絡信息越來越豐富,電子文獻資源呈現快速增長趨勢,這些能夠極大的豐富圖書館的數字文獻資源。進入新世紀以來,全球信息總量平均每三年就會翻一番,其中以數據形式儲存的信息占據了絕大部分,所以從這個層面分析,不管是數據的種類還是數據的數量,都對數字圖書館的資源深度和廣度進行一定的拓展,同時還能夠以多種形式滿足讀者的多種信息需求。
2.大數據時代下提升了數字圖書館數據采集、分析和處理能力
大數據時代下伴隨著多種先進科學技術的應用。互聯網技術和各種先進網絡技術的提升和應用,對數字圖書館建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先進技術的應用促進了圖書館數據采集、數據分析和數據處理等效率的提升,對提升讀者閱讀體驗,提升圖書館自身服務質量有著極大的幫助。
3.大數據時代提高了數字圖書館的信息服務質量
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其所帶來的大規模數據處理、數據分析以及數據整合都對數字圖書館的服務模式和服務理念產生深遠影響。圖書館的數據基礎有著種類多,速度快,容量大,價值高的特點,可以在圖書館內部構建新型的數字化信息服務引擎。一方面利用這個引擎可以方便讀者中進行信息檢索,幫助讀者能夠及時查詢到自己想要的信息資源,提高數字圖書館文獻資源的利用率,另一方面還能夠從技術層面為數字圖書館提供更加深層次的開發條件。
三、大數據時代背景下數字圖書館面臨的挑戰分析
1.數字化圖書館和實體圖書館的同質化問題
數字化圖書館和實體圖書館之間中同質化問題主要包含兩個方面的問題,一個是兩種圖書館之間的文獻資源的同質化,另一個是兩種圖書館之間的用戶同質化問題。首先,數字圖書館在進行問題處理過程中是數據資源數字化、音頻和視頻信息的相互轉化、儲存、檢索,是對信息的深層次擴展,但對海量數據的深層加工和管理能力不足;其次,從數字圖書館發展趨勢分析,數字化圖書館應該向著數字資源深層次開發利用方向發展,對原始數據進行深層次的整理、挖掘、分析、組織、保存和利用,逐漸拓展出一條以數據資源挖掘為主導的新型發展模式。但是現階段最大的差距不是技術層面,而數據收集意識層面。由于數據收集意識不強,對數據在圖書館中決策的重要性認識不足,這是制約數字化圖書館發展的最大因素。圖書館用戶同質化方面,因為數字化圖書館的館藏資源文獻多以數字化形式出現,實體圖書館用戶同質化現象比較普遍,但一些數字化圖書館自成體系,難以實現不同讀者群體的信息共享和利用。
2.數字化圖書館非結構數據造成的影響
上文中已經論述了大數據結構分為了結構化數據和非結構化數學。當前數字圖書館文獻資源數據庫建設非結構數據資源所占據的比例是十分低的,并且缺少對這些數據的全面分析和研究,數字圖書館很難進入到讀者用戶的群體化細節服務領域。進入新世紀以來,隨著物聯網、云計算、移動互聯網等新的技術在數字化圖書館中的應用,日常產生了大量的電子郵件、數據日志以及大量發布在網絡上無序信息等內容,這些未加工海量信息資源造成了數字化圖書館數據的半結構化和非結構化數據缺失。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大數據的缺失使得數字化圖書館成為實體圖書館的象牙塔,由于大數據分析技術落后缺乏,使得數字化圖書館很難做好各個用戶群體的細節服務工作。
3.數字化圖書館面臨著全新研究需求
在新的時代背景下,要求數字圖書館適應全新的研究需求。在全新科學研究發展新理念和新模式下,數字圖書館面臨著全新的研究需求。大數據時代對圖書館的研究需求更多的是傾向于數據驅動的研究,研究內容側重于問題研究、數字和模擬研究、決策研究和協同創新研究。近些年,科學研究不斷發生變化和轉型,對數字圖書館大數據的利用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但是現階段,數字化圖書館缺乏大數據利用,無法很好順應科學研究所產生的變化。
四、大數據時代數字化圖書館發展策略分析
1.制定完善的大數據戰略
根據時代發展趨勢,制定發完善的數字圖書館發展戰略規劃。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任何當今看似先進的設備都會落后,因此,在數字化圖書館建設和發展過程中,必須將建設的重點放在基礎設施兼容性和擴展性方面。對圖書館主要信息設備要制定完善大數據規劃,積極構建具有大數據特色的數字圖書館知識服務體系,積極探索圖書館特色服務的構建模型、業務模型、知識服務模型以及技術模型等多方面內容。
2.要進一步加強特色資源建設
進入新世紀以來,隨著信息產業不斷發展,大數據背景下信息資源種類不斷增多,導致了資源同質化現象十分嚴重。在平衡數字化圖書館館藏投資建設過程中,特色館藏資源建設是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數字化圖書館發展的核心要素。數字圖書館特色館藏資源建設一方面能夠識為圖書館提供更多的機會,另一方面在突出圖書館特色館藏資源的同時,更好的幫助完成教育和科研任務。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我們要不斷利用數據挖掘、整合和分析技術,緊密圍繞數字圖書館自身特色,進行數據采集,并建立特色的數據庫,做好數據庫更新工作,確保數字圖書館服務質量。
3.更好提供信息服務
數字圖書館一個主要職能就是為讀者提供信息服務,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用戶的文獻信息需求呈現多樣化發展,對圖書館服務質量的期望值很高,因此,就要求圖書館服務人員需要掌握多種數據分析技術和方法。數字圖書館不僅要通過結構化數據庫對讀者的信息需求進行分析,更需要利用非結構化數據和半結構化數據在數字圖書館和用戶服務關系中去挖掘讀者群體的閱讀需求,預測將來讀者的閱讀需求,以便更加深入的了解讀者需求,更好的為讀者提供完善的信息服務,應對大數據時代對數字圖書館發展帶來的挑戰。
4.強化人才培養和引進能力
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數字化圖書館服務人員需要具備研究數據管理能力。在大數據環境下,圖書館管理模式和工作內容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傳統的管理模式和管理理念已經不能適應現代數字化圖書館的發展需求,因此,為了拓展和完善數字圖書館大數據分析和處理業務,需要我們及時改善數字圖書館的基礎設施,提高服務能力,完善服務人員專業服務意識。高素質的專業人才是數字圖書館未來發展的基礎,缺少專業人才作為基礎保障,大數據、智慧型圖書館建設都是妄言,因此,培養一支懂技術、懂管理、會指揮的大數據專業工作隊伍勢在必行。
總之,大數據時代的到來給數字化圖書館帶來機遇的同時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作為文獻信息儲存、收集和信息服務的數字圖書館應該緊密把握機遇,利用大數據技術和潛在的數據價值,保證與時俱進,創新服務,促進數字化圖書館事業不斷向前發展。
參考文獻
[1]劉秀華,文小明.中南六省高校圖書館網絡免費學術資源組織現狀調查與分析[J]. 圖書情報知識. 2016(03)
[2]沈洋,楊曉晴.合情 合理 合法 ——基于谷歌數字圖書館“選擇退出”機制的再思考[J]. 圖書館. 2015(10)
[3]魏菲,孫立偉,鄒紅麗. 社交網絡(SNS)在河北省高校圖書館工作中的可行性研究[J]. 河北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5(02)
[4]韓珍艷,王丹婷,潘菊英.于移動圖書館的教育普及[J]. 中國教育學刊. 2015(S1)
[5]李偉.數字化時代對圖書館未來發展的思考[J]. 農業圖書情報學刊. 2015(12)
[6]程濟.基于信息生態視角的高校數字圖書館信息服務研究[J]. 求知導刊. 2016(43)
[7]徐黎明,許春燕,單世俠,范媛靜. 基于微信的圖書館智能咨詢系統構建[J].農業圖書情報學刊. 2016(05)
[8]陸泉,趙琴,陳靜. 文檔內可視化分析工具的比較研究[J]. 信息資源管理學報.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