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秋銘
摘 要: 眾所周知,計算機和互聯網普及越來越廣,智能手機的出現更加帶動了學生信息獲取途徑的拓寬,如何將新媒體運用在學生工作的管理過程中將是教育工作者需要主動思考和解決的首要問題,在學生工作開展時,想要更加深入學生內心,滲透校園生活,就必須要明確新媒體環境為學生工作帶來的機遇,并通過新媒體的特點,有針對性的開展校園學生工作,促進校園文明和文化環境的優化。
關鍵詞:新媒體環境 學生工作 機遇 開展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6)07-0203-01
前言
新媒體是由互聯網普及而衍生出的新概念,所謂新媒體,就是不同于傳統媒體傳播形式的新型傳播形式,并伴隨著計算機、互聯網、智能手機的適用范圍擴大而成為當今社會人們最主要的信息獲取渠道。就調查顯示,我國有接近六成的網民通過新媒體獲取各方面信息,而在非網民的群體中,也有近三成使用智能手機獲取信息,高校是素質人才的搖籃,作為新世紀的新青年,高校學生使用新媒體的頻率更高,高校教育工作者應當針對當前新媒體環境下學生的特點,將新媒體有效利用,規劃進學生工作的開展過程中,讓學生能夠通過日常都能接觸到的新媒體環境,獲取正能量的校園信息和社會信息,實現高校的與時俱進。
一、新媒體環境下學生工作開展的意義
相較于傳統的媒體傳播方式,新媒體環境下的媒體傳播方式服務的人群面更廣,所能傳播的信息含量也更大,一經普及便成為了目前人們的主要信息來源。而在高校學生工作的開展過程中,新媒體的意義重大,無論是對學生的學習生活還是思想建設,新媒體都有著強大的范圍優勢,在現今校園中,學生幾乎人手一部智能機和筆記本電腦,加之校園圖書館建設的完善,電子閱覽室能夠為學生提供的服務已經不僅停留在查詢檢索的環節上,而是拓展到網絡信息的了解中,學生的校園生活不再只是宿舍—圖書館—教室—食堂這種固定模式的單調過程,而是時刻充斥著新媒體的氣息,學生生活在這種新媒體的環境下,同樣時刻都能感受到新媒體為學習和生活帶來的便利,而教育工作者同樣也能夠在新媒體的環境下,抓住校園生活的每一部分工作,將學生工作的開展范圍擴大,從而使學生隨時隨地都能感受到校園環境的完善建設,促進學生思想道德和學習能力的提高。另外,校園海報、期刊、文藝活動、社會活動、競技比賽等長期沿襲至今,對于傳統的高校學生來說,這些活動豐富了學生生活,為學生提供了更廣闊的信息來源,非常適合建設完善的校園環境和學生思想道德,然而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信息科技的不斷發展,互聯網等高科技逐漸滲透進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中,在校園環境總隨處可見,便體現出傳統學生工作開展方式的局限性,首先新媒體更加富有趣味性,學生寧愿多使用計算機和智能手機也不愿意多看一眼校園期刊和海報,制約了校園宣傳等方面的拓展,但新媒體環境對學生的影響是積極的,對學生工作的開展同樣也具有積極意義,教育工作者可以抓住學生樂于使用新媒體這一特點,將校園宣傳、校園活動等校園環境建設和學習方面的信息投放于新媒體當中,讓學生無時無刻的感受富有時代特點和現代氣息的學習和生活活動,大大提高了學生工作開展的有效性。
二、新媒體環境下學生工作開展的現狀
新媒體為學生工作開展營造一個良好的環境,但在新媒體環境下所開展學生工作效率還存在很多不足之處。例如,未能將新媒體的優勢充分發揮出來,新媒體的應用過于表面,未能深入地區了解和掌握新媒體的各項技能,整體的學生工作開展還依舊停留在傳統觀念上。另外,很多學生也會利用新媒體設備去搜索一些與學習無關、不健康的知識,不僅影響到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同時也制約了學生工作的順利開展,再加上新媒體各項信息五花八門,學生很難分辨是非,使這些不利于學生健康成長的信息“流入”到學生的頭腦里,甚至會使學生誤入歧途。
三、新媒體環境下學生工作現狀的原因
1.學生工作管理觀念陳舊
傳統的學生工作管理觀念只要求對學生進行素質的教育與約束,讓學生時刻都生活在固定模式的條框中,從而起到提高素質的作用,但這對學生的自由發展十分不利,也不符合當今社會的發展趨勢和對學生的教育要求。
2.與傳統管理銜接不足
新媒體環境下學生工作的開展,不能全部的用新的管理模式代替傳統管理,這樣勢必會存在適得其反的現象,未能將傳統管理中的優勢充分發揮出來,這也是當前新媒體環境下學生工作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
3.校園文化環境建設不足
新媒體環境下,要保證學生工作的順利進行,則必須有著一個良好的校園文化環境。但新媒體環境下卻經常會忽視新型校園文化環境的建設,不利于新媒體優勢的發揮,更影響到學生工作效率。
4.媒體信息篩選機制不全面
當今社會正處于新媒體環境的影響下,校園也同樣受到新媒體環境的影響,學生獲取信息的方式不再單一,面對各種各樣五花八門的信息來源,學生常常很難分辨是非對錯,極有可能將錯誤的信息記錄進頭腦中,影響學生的生活和學習,甚至影響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
四、新媒體環境下有效開展學生工作的對策
1.更新學生工作管理觀念
伴隨著新媒體環境范圍的擴大,教育工作者在開展學生工作前必須要明確當今社會的發展形勢和對學生的教育要求,為學生工作的有效開展提供先進思維和理論支持。眾所周知,高校的教育目標是為國家培養和輸送素質型國家建設人才,最首要的條件就是提高學生素質,而學生素質的提高離不開教育工作者有效的學生工作開展,轉變和更新學生工作管理觀念,是適應新媒體環境中學生工作開展的重點,觀念能夠起到指導行為的重要作用,在這一方面,教育工作者必須明確新媒體的重要性,用前瞻性的目光看待新媒體環境下學生工作的開展,從根本上做出具有時代特征的改變。
2.結合傳統管理有效之處
雖然新媒體環境是當今社會生活的主流環境,校園作為一個小型范圍性的社會,內部是有待發展和進步的新時代新青年,更是居于新媒體的環境下,但新媒體畢竟剛剛普及,其成熟度遠不如傳統媒體的信息傳播,即使具有很大優勢,目前也不能完全替代傳統方式,學生工作的開展同樣也是如此。學生工作的開展內容主要有社團、社會實踐、班會等方面,形式較為傳統,但卻同樣適合新媒體環境,新媒體環境雖然拓寬了交流渠道,但交流的主體仍然是人,只要牢牢把握這一特點,將傳統學生工作開展方式與現代化的學生工作開展方式相結合,以新媒體環境作為新舊體制的過渡,提高學生工作開展的有效性便輕而易舉。例如,傳統的學生間交流的途徑主要是社團活動和班會活動等,而在新媒體環境下,便可以結合信息技術,將社團活動和班會活動的內容拓展延伸到論壇、QQ群等方面,可以組織學生利用校園論壇中的社團板塊,以“版聊”的形式交流溝通,提出社團建設的建議,規劃社團活動的步驟等,這種結合型方式的自由程度遠遠高于單一傳統方式,能夠大大提升學生工作開展的有效性。
3.創建新型校園文化環境
有效開展學生工作的第三個方面就是要創建新型的校園文化環境,所謂校園文化環境,就是能夠影響學生日常生活和學習的環境,新媒體環境下校園文化環境的建設有賴于對新媒體技術的運用,針對這一點,高校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學生使用計算機、智能手機的高頻率特征,完善學校官網的人性化建設,改善校園宣傳工作的宣傳方法,讓學生能夠使用手機、電腦等信息技術設備參與到校園建設的過程中,獲取更新、更有效的學習信息和文化信息,強化思想道德水準。例如,教育工作者可以在學校官網中開設“校園反饋”或“舉報批評”模塊,鼓勵學生將在校園中出現的學習和生活中的困難、建議和不足之處向教育工作者反映,并及時予以回復和解決,加強學生與學校的互動,隨時掌握學生的心理動向,提升學生對學生工作的滿意度,創建新媒體環境下的校園文化環境。
4.強化媒體信息篩選機制
教育工作者可以在開展學生工作的過程中加強信息篩選機制的建設,幫助學生過濾無效信息,避免垃圾信息為學生帶來負面影響,合理引導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過程,具體操作方式有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培養一部分知識底蘊豐富且責任心強的高校教育工作者代表,管理校園網站的信息錄入過程,并選擇能力較強的學生干部或積極分子參與監督;其次,引進網絡技術人員,在技術方面預防垃圾信息進入學生工作建設過程;最后,創建完善的答疑團隊,針對學生提出的生活和學習上的問題答疑解惑,引導學生的思想道德方向和對獲取信息的理性思考,維護正確的新媒體環境下學生工作的建設方向。
結論
處于當今新媒體環境下的高校學生工作開展,必須要適應時代特征,將新媒體傳播方式運用于校園環境和學生思想的建設過程中,以全新的管理觀念引領,輔以創新的管理手段和全新的學生工作內容,從而達到引導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最終目的。
參考文獻
[1]費秀婧.網絡新媒體在高校開展學生管理工作中的應用[J]. 新媒體研究. 2015(11)
[2]崔娜.微博對高校學生工作的影響及應用[J]. 天津中德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05)
[3]傅格.新媒體對高校學生工作的影響及對策研究[D]. 江西師范大學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