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燕
摘 要: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多樣化,普通高校為適應社會的需求,開設了大學禮儀課程。傳統的重知識,輕實踐的教育模式已經無法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需求,所以必須對大學禮儀課程的教學方法和技巧進行改革與創新,本文運用實踐訓練和講解示范法提高大學禮儀課程的教學效果,對于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有著重要意義。
關鍵詞:教學技巧;教學方法;禮儀課程
禮儀教育是一門通識教育, 也是一門素質教育,有助于完善大學生的綜合素養, 提升大學生的職業競爭能力[1]。隨著社會競爭越來越大,大學生找工作越來越困難,很多高校把大學禮儀作為一門課程加入到正規的教學過程中,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一直沿用傳統的知識理論講解,違背了大學禮儀課程的本質,所以必須在教學技巧和教學方法上改革,讓學生真正地喜歡這門學科,學習和運用更多的禮儀知識,筆者從這兩個方面進行探討。
1. 大學禮儀課程的教學技巧
1.1 游戲的運用
大學禮儀課程是一門應用性和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所以教師可以在每次上課前,利用10 分鐘左右的時間,復習上節課的內容,可以讓學生每天推選出5 名學生進行比賽,看誰的動作最標準,做得最完整,第一名給予記分的獎勵,這樣不僅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還可以讓學生更加專心地上課聽講。另一方面,學生在觀看比賽的同時,可以互相討論,互相指點動作的規范性,不僅梳理了上節課的知識,而且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會更加深刻。
1.2音樂的運用
在禮儀課中加入音樂,可以讓學生更好的進入狀態,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下進行學習訓練,達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一般情況下,課前可以聽一些輕音樂,幫助學生緩解疲勞。上課初,可以放些動感的音樂,刺激學生的神經,提振學生的士氣,讓學生以充沛的感情和飽滿的熱情開始訓練。再如,大學生禮儀課程中會有禮儀行為舉止的訓練。單純進行各種姿勢的反復訓練,學生會感到枯燥乏味,身體和心理也會感覺到疲勞,這樣的情況下進行教學,效果肯定不盡如人意。但是如果我們引入背景音樂,學生跟著音樂節拍進行動作訓練,不僅能夠堅持更長的時間,而且可以增加學生學習的興趣。比方說,針對走姿訓練的時候,教師可以選擇不同類型的多種音樂進行拼接,讓學生嘗試在不同音樂下進行走姿訓練,不僅調動了學生的熱情,也有利于教學目標的實現[2]。
2. 大學禮儀課程的教學方法
2.1講解示范法。禮儀課是一門應用學科。教師在教學中不僅僅是傳授知識, 更重要的是把自己對禮儀的理解和運用, 滲透到教學中去, 引導學生去領會禮儀的內涵,把握禮儀的要旨, 將講解、示范、糾偏融為一體。啟發誘導, 授人以漁, 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 培養和提高學生對禮儀的感悟力。講解示范法,就是對禮儀方面的知識進行講解,對于一些動作要進行標準的示范。改變以往的“一言堂”、“滿堂灌”等單一傳授知識。為了提高課堂的教學效果,很多時候我們可以引入新鮮的案例進行分析教學, 開闊學生的視野, 強化學生對理論的理解和掌握, 增強課堂教學的生動性, 進而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同時也可以讓學生分組到臺前演示禮儀動作,教師引導學生糾正其不規范的姿勢,并能做出正確的示范和講解,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活躍課堂的氛圍。
2.2實踐訓練法。實踐訓練法就是指學生通過實際的訓練來鞏固課堂上學習的理論知識,來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的教學方式。根據教師指定的相應情境,讓學生與學生之間,教師與教師之間進行角色訓練,在實際的交流過程中,會有問題出現,教師針對這些問題提出要求,讓學生反思自己做錯的地方,找到說話和姿勢不對的地方并最后更正,這個實踐的過程不僅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而且營造了良好的學習氛圍。學生在練習過程中,不僅對理論知識有了更好的梳理,而且可以把自己學到的禮儀技巧貫穿其中,更好地掌握和理解知識,也有助于教師更好地提高教學效率。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采用多種教學技巧和教學方法運用到大學禮儀課程中,不僅可以提高大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發揮大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而且可以提高教師的教學效果。大學生通過不斷地訓練模擬交際情境,不僅可以對禮儀知識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掌握,而且對于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有很大的幫助,為他們進入社會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張國英大學禮儀課程的教學改革與研究[J]. 華北煤炭醫學院學報,2010年月第 12卷第 4期。
[2]嚴月萍. 多樣化教學方式在《公關禮儀》課中的運用[J]. 湖州師范學院學報,2001(S1)。
(作者單位:湖北醫藥學院,湖北 十堰 44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