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新營
社區是社會的細胞,是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的基本單元,是社會管理的重點、難點所在。近年來,隨著經濟形勢的迅速發展,城鎮化步伐不斷加快,社區建設及管理工作受到了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其組織管理形式、內涵及其服務對象和需求也發生了新的變化。但隨著城市管理重心逐漸下移,大量行政性事務開始向社區轉移,面對當前的新形勢,如何加強社區服務管理工作尤為重要。
一、堅持為民服務,更新工作理念
隨著近年來社會管理體制及社會經濟結構的發展,社區服務管理的方式也不斷變化,正在由過去的行政型向社會型轉變,社區物業管理和自治管理已成為社區服務管理發展的重要手段。針對這一變化,要想做好社區服務管理工作就必須轉變思想、更新理念。首先,要高度重視,進一步提升服務意識,把解民憂、暖民心作為社區服務管理的核心任務,切實保障群眾的根本利益。要認真調研、準確把握群眾的具體情況和困難,根據社區不同層次、不同群體、不同地方群眾的不同需求,因人制宜,使社區服務更具有針對性和實效性。其次,要依法管理社區的各項工作事務,加強物業與社區群眾之間的組織管理協調,維護社區群眾的共同利益;第三,要大力開展社區文化教育活動,充分調動社區群眾積極參與,努力提升社區群眾的文化素質。
二、加強自身建設,提高服務水平
社區服務管理人員要把為居民服務當作一項政治責任和精神追求,自覺加強專業理論知識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的服務管理水平和管理組織能力,從而為服務管理工作打下良好基礎。一要明確發展目標,嚴格遵守各項紀律;二要強化責任感,不斷增強社區意識、責任意識、服務意識和奉獻精神,真正成為群眾的貼心人。三要能夠準確把握群眾的具體困難和要求,積極學習探索新時期社區服務管理中所面臨的新特點、新問題,把所學知識和服務管理工作緊密結合起來,把維護社區群眾的權益和社區建設結合起來,使社區組織成為服務群眾、凝聚人心、促進社區和諧發展的重要保障。
三、于細微處用心,深化服務內涵
社區工作是黨和政府聯系人民群眾的橋梁和紐帶,社區管理服務工作做得好,黨的各項方針、政策就能得到及時宣傳、貫徹,黨和政府對人民的關心也能得到及時體現。因此,社區管理人員在某種意義上代表著政府的形象。作為社區服務管理人員,一是要從群眾的根本利益要求出發,凡事想著群眾,依靠群眾,從小事著手,做好、做細、做實各項工作,切實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把“群眾利益無小事”牢牢記在心里,體現在一言一行之中。二要有大局意識,樹立干一行、愛一行、樂意吃苦、樂意為人、率先垂范、廉潔勤政、無私奉獻的精神,以崇高的事業心和強烈的責任感,始終牢記自己的職責,始終牢記做好本職工作,從便民處人手,于細微處用心,樹好自身形象,增強自身責任,實事求是把社區的“親民、愛民、為民”工作做扎實,為創造社區的精神文明、物質文明、政治文明作貢獻。
四、加強基礎管理,健全完善服務機制
首先,要加強社區矛盾化解,有力維護社區穩定。一要注重矛盾糾紛的源頭治理。要堅持以人為本,面對關系社區群眾利益的重大決策,要充分征求群眾和有關專家的意見,增加透明度,減少因決策不當帶來的社區群眾利益沖突。二是要建立完善矛盾糾紛排查調處相關制度。嚴格按照矛盾糾紛排查調處需要,健全完善矛盾糾紛定期排查、定期報告、協調會議、首問負責制等制度,實現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的制度化和規范化,使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有章可循,有規可依。三是要健全完善調處機制,及時有效地化解矛盾糾紛。針對群體性突發事件要確保處置穩妥有效、協調有序。
其次,要加強和改進社區流動人口服務管理工作,實現人口的有序流動。流動人口服務管理不僅是人口問題、經濟問題,同時也是社會問題、政治問題。要堅持以人為本,服務為先,以構建和諧社會,維護社會穩定為目標,在制定公共政策、建設公用設施等方面,以為流動人口提供市民化待遇為目標,統籌考慮長期在城市就業、生活的流動人口的利益和需要。一是把流動人口服務管理列入社區發展總體規劃,逐步建立和完善覆蓋流動人口的服務體系。二是以出租屋為重點,強化暫住登記,為流動人口服務管理提供強有力的抓手。
五、整合社會資源,擴充社區管理服務范圍
社區服務管理人員要以社區居民實際需求為根本,發揮自身的人才、資源等優勢來滿足社區居民多樣化的服務需求。社區服務對象應由以福利性服務的“老、殘、孤、困、優撫”社會救助對象為重點,逐步拓展到共享福利性、公益性、社會性多層次服務的全體居民;社區服務項目應由一般性日常服務的理發、餐飲、家電維修等項目,逐步拓展到高層次的法律咨詢、就業培訓、醫療保健、物業管理等多方位、寬領域的服務。堅持物質性服務和精神性服務并舉,開展面向所有對象,覆蓋不同層次,滿足各類需求的社區服務。
六、以志愿者為核心,鼓勵參與社區服務管理
隨著人口需求的多樣化以及需求層次的提高,尤其是我國已進入老齡化社會,任何一個政府無論其多么強大都不可能提供所有的服務,這就需要更多的服務機構來參與社會管理。作為社區管理人員,應加強與志愿者服務隊及各類老年協會的聯系,鼓勵他們積極分擔政府職能,互幫互助。比如:志愿者或各協會可利用身體較好,年紀相對輕的老年人,幫助年老體弱的老年人,早晨看看起床了沒有,中午看看飯吃了沒有,晚上看看燈和煤氣關了沒有,這是政府難以做到的;組織老年人旅游,看看改革開放成果,這是社會不愿做、家庭難以做的;組織老年人晨練,使有害功法無容身之地,這是政府很難做好的。社區服務管理人員可在加強社區管理中更多地依靠社會力量,依托社區社會組織,將政府不該管、管不了也管不好的那些職能事務剝離和轉移交給社會組織,利用社會組織向居民提供公共服務,來實現居民多樣化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