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把科技創新擺在更加重要位置 吹響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號角
5月30日上午,全國科技創新大會、中國科學院第十八次院士大會和中國工程院第十三次院士大會、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人民大會堂隆重召開。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大會并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科技興則民族興,科技強則國家強。今天,我們在這里召開這個盛會,就是要在我國發展新的歷史起點上,把科技創新擺在更加重要位置,吹響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號角。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加快各領域科技創新,掌握全球科技競爭先機。這是我們提出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出發點。
(摘自《中國教育報》)
李克強對近期校園暴力頻發作出重要批示
近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對近期校園暴力頻發作出重要批示。批示指出:校園應是最陽光、最安全的地方。校園暴力頻發,不僅傷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也沖擊社會道德底線。教育部要會同相關方面多措并舉,特別是要完善法律法規、加強對學生的法制教育,堅決遏制漠視人的尊嚴與生命的行為。
(摘自“中國政府網”)
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加強困境兒童保障工作
6月1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加強困境兒童保障工作,對他們的成長給予更多關愛幫助;確定完善中央財政科研項目資金管理的措施,更大激發科研人員創新創造活力;決定再取消一批職業資格許可和認定事項,持續降低就業創業門檻。
會議指出,兒童是家庭的希望和國家、民族的未來。我國兒童權益保障體系不斷健全,生存發展環境進一步優化,但也有一些兒童因家庭貧困、自身殘疾或缺乏有效監護陷入生活、安全等困境。為困境兒童提供保障,是社保兜底機制的重要內容,也是家庭、政府和社會的共同責任。一要將困境兒童分類納入孤兒保障、特困人員救助供養、最低生活保障、臨時救助等范圍,確保其基本生活。對父母沒有監護能力且無其他監護人的兒童,由兒童福利機構撫養。二要對重病、重殘兒童,居民基本醫保和大病保險給予傾斜,醫療救助對符合條件的適當提高報銷比例與封頂線。對低保家庭兒童、重殘兒童參加基本醫保個人繳費給予補貼,對納入特困人員救助供養的兒童參保給予全額資助。三要建立隨班就讀保障體系,為家庭困難的殘疾兒童提供包括高中階段在內的12年免費教育,確保困境兒童不失學。四要構建縣、鄉、村三級網絡,強化家庭責任,完善政府向社會組織購買服務等機制,為困境兒童提供關愛照料、心理疏導、監護干預指導等服務,依法維護他們的合法權益,使他們安全無虞、生活無憂。
(摘自《中國教育報》)
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組織開展教育信息化工作專項督導檢查工作
為全面了解“十二五”教育信息化重點任務完成情況,推動各地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和《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督促各地扎實、有效做好教育信息化工作,根據第二次全國教育信息化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精神,6月28日至7月5日,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組成4個督導檢查組,對安徽、湖北、湖南、重慶、青海、新疆等8省份教育信息化工作進行專項督導檢查。
據了解,此次督查主要是檢查各地貫徹第二次全國教育信息化工作電視電話會議講話精神及相關文件的落實情況。重點是教育信息化工作重視程度、體制機制、政策措施,以及“三通兩平臺”重點任務、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信息技術安全等六個方面。在各地自查基礎上,本次督查將采取聽取匯報、查閱資料、實地考察等方式進行。督查組將深入到教學第一線,考察中小學校“三通兩平臺”建設與應用情況,特別是貧困地區教學點信息化教學設備的安裝和使用情況。
此次督查是對“十二五”期間全國教育信息化工作的一次全面總結,對推動各地教育信息化的普及,實現數字資源全覆蓋,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特別是推動農村邊遠地區學校利用優質信息化教育資源開展教學,提高教育質量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摘自“教育部網”)
2016年全國學前教育宣傳月啟動
5月20日,教育部和山東省人民政府在青島市共同舉行2016年全國學前教育宣傳月啟動儀式。今年宣傳月的主題是“幼小協同、科學銜接”。教育部副部長劉利民出席并講話,強調要通過多種形式的宣傳,引導全社會尊重兒童的成長規律,幼兒園、小學協同努力,廣大家長支持配合,形成良好的社會氛圍,促進幼小科學銜接。
(摘自“教育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