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燁

游戲是幼兒喜聞樂見、符合幼兒年齡特點的活動,它能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有效促進幼兒身心發展。幼兒園的體育游戲通過設置游戲情境,讓幼兒擁有積極的情緒,愿意主動完成游戲中具有一定難度的動作,培養幼兒勇敢堅強、遵守紀律等優良品德。江蘇省如東縣掘港鎮幼兒園在創編相宜的體育游戲活動中有了以下探索。
一、依據《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設定目標
(1)發展基本動作:設置游戲情境,讓幼兒保持愉快心情,在游戲過程中,運用身體協調能力將肌力、敏捷性、平衡感、柔軟度、韻律感等,配合視覺、聽覺、觸覺、前庭平衡覺等感覺系統,發展幼兒走、跑、跳、踏、踢、丟、拋、接、拍、打以及攀爬等基本動作。
(2)培養規則意識:大多數幼兒是獨生子女,在家庭中唯我獨尊,缺乏規則意識。體育游戲活動進行時是需要遵循一定的規則才能順利開展下去的。它能讓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并能培養幼兒社會情感中的規則意識。
(3)提高抗挫心理:在幼兒體育游戲中,難免會有沖撞、跌倒、沖突等事情發生,幼兒需要從中學習保護自己與防衛他人,加強自身對挫折感的調適與解決能力。
(4)促進幼兒智育:在進行競賽性游戲時,幼兒為了爭取自身所屬集體的榮譽,會主動關注“游戲信號”,牢記游戲的規則,積極思考應變策略等,加強和改善了神經系統的靈活性和均衡,促進了幼兒智力發展。
二、緊扣目標,建立原則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明確要求:“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緊扣健康教育的目標,我們確立創編體育游戲的適應性、層次性、全面性原則。
(1)適應性原則:即創編的體育游戲要適合幼兒的年齡特點、貼近幼兒的生活,滿足幼兒的興趣。如在與幼兒接觸中發現幼兒對奧特曼印象深刻,經常模仿,于是在學習低頭彎腰側身鉆的動作時,我就創編了“奧特曼打怪獸之必殺技”的動作,幼兒們進入游戲情境,形象逼真、輕松愉快,收效甚好。
(2)層次性原則:即在創編相同內容的不同情節游戲時,把目標分解為由低到高、由淺入深的幾個目標,促進幼兒在原有水平上有所提高。如為實現中班動作方面的目標:“雙腳在直線兩側行進跳”,我們創編了5個小游戲幫助幼兒逐步練習。通過一組逐漸增加難度的游戲,使幼兒始終保持興趣,鍛煉在不同條件下運用動作的能力。
(3)全面性原則:即創編的內容全面性,包括器械練習、單項練習和多項練習的內容。
三、以人為本,實施方法
(1)模擬法。調動幼兒已有生活經驗,對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事物進行模仿、創編的游戲方法。如游戲“大雨嘩啦啦”,模仿的是自然現象中的大雨,“大雨嘩啦啦”喊出來,幼兒聽令四散奔跑,鍛煉奔跑的能力。游戲中幼兒的主動性、積極性得到了充分發揮。
(2)結合法。把兩個不同的游戲或活動組合成一個游戲的方法。比如 “學做解放軍”就把口令練習與大步跳、匍匐前進等動作用解放軍訓練的情節貫穿進行,這種結合法創編而成的游戲,發展了幼兒基本動作,還促進規則意識及合作能力的提高。
(3)變化法。游戲結構的各因素進行變化,更好地習得運動技巧,如游戲“小青蛙跳荷葉”包括預備、起跳、騰空、落地四個基本動作。這四個基本動作為變化主線,創編出多維度、多情節的游戲。從預備動作“蹲立側面”—起跳“單腳傾斜跳”—騰空時“觸摸物體”—落地時“跨越”,形成了另一套完整的升級版動作,與一定情節、規則等再結合就構成一個新游戲。幼兒在多次變化練習中,提高了動作質量。
四、實踐探索,效果反思
(1)提高幼兒參與游戲的積極性。經過一段時間的活動,幼兒參與體育游戲的積極性、主動性得到了充分提高。對體育游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課間活動時,在走廊常會聽到一陣“轟隆轟隆”聲,一定是大班幼兒在玩“開火車”的游戲,跟著車頭鉆山洞、過隧道,這種幼兒自主創編、自我組織的游戲充分說明了幼兒對體育游戲的喜愛。
(2)形成幼兒良好的品德習慣。在實踐探索中,教師欣喜發現,體育游戲不僅提高了幼兒的運動能力,而且為培養幼兒良好品德提供了有利條件。在體育游戲爭取勝利的過程中,經常需要同伴配合,加強了孩子們之間的聯系,使得他們逐漸學會了謙讓、協商,提高了交往能力,遵守了游戲規則,讓幼兒形成了控制自身行為的良好習慣。
總之,教師應及時了解幼兒的興趣點,采用他們喜愛的游戲情節,引導他們鑒別正誤,接受正能量。創編游戲前要嚴格遵循高密度、低強度的生理負荷特點,運用多峰式的游戲結構,符合幼兒生理、心理規律,促進幼兒健康發展。
(作者單位:江蘇省如東縣掘港鎮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