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江
在傳統的粗放式經濟發展模式引導下,經濟社會等各項指標的增長背后都隱藏著環境的日益惡化資源枯竭、能源浪費、環境污染等問題不僅是經濟問題,更是涉及億萬百姓的民生問題為了挽救環境惡化的危機,我們必須要從環保觀念的源頭做起,在初中生物教學中加強對中學生的生態美學觀的滲透
一、生態美學觀解析
生態美學觀以生態為研究對象,綜合應用生態哲學的視野、生態科學的原理、生態倫理學的情懷以及自然美學的研究方法,探究自然、社會與人之間的審美關系,以生態系統的整體協調、綠色為理想目標“以生態和諧為美,以破壞生態和諧為丑”是生態美學觀的核心和靈魂,是引導教師在授課過程中進行生態美學觀滲透的風向標
綜合來看,生態美具有三大特性首先,生態美具有生命性由于生態美是以生態系統為載體的,因而生態美首先表現在有生命物體、無生命物體以及兩者之間的相互聯系上其次,生態美具有平衡性生態系統是一個由生物及其生存環境構成的統一整體,它的良性運行離不開系統的統一和平衡,因此,生態美必然會附加平衡性的特征最后,生態美具有參與性人若想要獲取有關美的認知和滿足,就必須以親身的參與和體驗為前提只有在實踐中充分滿足各種感官對于外界信息的刺激,才能讓美的意義和價值深入內心,最終促成由內化而外化,并將個人積極的行為轉化為促進生態美形成的動力
二、初中生態美學觀教育的現狀
通過在中學進行大范圍的問卷調查,發現初中生在接受生態美學觀教育的過程中暴露出一些問題第一,大部分學生對生態美的基本含義、顯著特征、表現形式、鑒賞方法欠缺基本的理解第二,部分學生對于生態平衡、生物及其環境、生物與生物之間的相互關系理解不深刻第三,只有少數學生對生態美學觀知識、生態知識和生物學習感興趣
總之,現今中學生對于生態美學觀的知識儲備并不完善,教師必須要提高對該問題的重視程度,積極思考,探索教學新思路和新方法,力求在生物教學活動中彌補生態美學觀的知識空白通過生態美學觀教育的滲透,提高學生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增進學生對于自然社會的情感,培養學生對于生物學習的興趣,更好地實現教學目標
三、初中生物教學中滲透生態美學觀教育的對策
1課內滲透
課堂是教師實施教學活動的基本場所,也是學生進行系統學習的主要基地在現行的教育體制下,學生的大部分學習時光都是在學校度過的,因此教師要充分利用現有的場所和教育資源,交叉運用各種教學法,在課內進行生態美學觀的滲透教育
第一,啟發式教學法“不憤不啟,不悱不發”,這是孔圣人傳給后代教育者的教育智慧,縱使跨越千年,啟發式的教學法依然煥發現代性和進步性的光彩啟發式教學法的宗旨在于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把課堂的主動權和思考的主動權還給學生以《生物之間的食物關系》為例,在這章中學生要掌握食物鏈和食物網的概念,明確食物鏈的循環方式,了解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三者間的關系,從而提高學生對生態美的認識,感悟生命性、平衡性和系統性教師可通過展示水葫蘆的圖片進行課程導入,請同學對它的美麗進行評價,然后教師提出疑問,“如果這些美麗的植物以瘋狂的速度生長,并占據了整個池塘,那它還那么美麗嗎?它對其他生活在水下的生物又有什么影響呢?”提出問題后,教師可鼓勵學生進行回答,說出水葫蘆數量過多對其他生物生存的不利影響,以此讓學生感悟生態美學的平衡觀念此外,教師還可展示課本中的食物鏈圖片,包括植物、兔子、老鼠、狐貍、蛇與鷹然后教師問“同學們,這個圖片中有幾條食物鏈呢?”在收集了所有答案后,教師可組織學生對食物鏈的概念進行分析,然后幫助學生理清正確的食物鏈數量在此基礎上,教師繼續引導學生進行思考,比如“在這個縱橫交錯的食物關系網中,哪些是生產者,哪些是消費者和分解者呢?”等學生回答完畢,教師可一一進行點評,并不斷幫助學生完善答案
第二,情景教學法為了幫助學生對抽象的知識內容有一定的感性認識,教師可利用教室的空間展開情景化教學,為學生理解概念創設一個具象的環境比如在進行有關“有性生殖與無性繁殖”的教學中,教師可提前準備好兩盆植物,一盆是沒有經過嫁接的,另一盆是經過嫁接的,讓學生仔細觀察通過親身的體驗和觀察,學生會了解到自然界中的很多植物都失去了繁育能力,需要人們應用無性繁殖的技術幫助這些植物實現世代的繁衍,以保護生物的多樣性這樣的教學法不僅可以調動學生探索和學習的積極性,更能鼓勵學生努力學習,為環保事業做出貢獻
2課外滲透
生物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它的研究始終圍繞自然界中的生物展開,因而學習生物不能僅僅依賴書本,更要走出課堂,走向大自然,和自然界中的鮮活生命進行接觸,才能更好地理解生物因此,教師要主動轉變教學觀念,組織學生到戶外進行學習比如教師可組織全班同學到附近的動物園或植物園參觀學習,教師可依照班級容量將學生進行分組,然后為每個小組設定研究主題,要求學生在固定的時間內完成相關任務,最后以組為單位,每組派出一名代表進行交流討論在這個過程中,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發現美、感受美、欣賞美的能力,更能鍛煉學生的人際交往和口頭表達能力在戶外的體驗中,不僅可以激發學生探索未知的欲望,還能培養學生熱愛自然、熱愛生命、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感,真正將生態美學觀教育滲透在教學的方方面面
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滲透生態美學觀的教育,是一件“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重要事業,不僅能喚醒沉睡在學生心中的環保意識,更能滿足學生探索未知、挖掘自然的需求教師應當立足教學現狀,認真總結教學過程的成就和不足,積極調整教學策略,完善教學方法,提升學生對生態環境的審美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