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家坤
1931年9月19日,年僅25歲的優秀共產黨員、曾擔任紅十四軍軍長兼政委的李超時將軍,將他報國救民的滿腔熱血灑在了長江岸邊的鎮江北固山麓。他所參與創建和領導的紅十四軍是江蘇在全國紅軍序列中唯一一支正規紅軍,和全國各地紅軍一道,沉重打擊了國民黨反動統治,威名遠揚,影響深遠,為后人留下了一筆不可多得的寶貴精神財富。
投身革命洪流
李超時,又名李振華,1906年2月1日生于江蘇省徐州市邳州岱山鄉才莊的一個貧苦農民家庭。1925年,19歲的李超時以優異成績考入省立徐州第10中學(今徐州一中)。徐州是中國共產黨較早建立組織和活動的地區之一。李超時在校期間,品學兼優,與中共徐州支部書記、中共一大江蘇代表(赴上海開會沒找到會場)解慕唐,以及陳亞峰、郭子化等一批進步青年結識,開始接受馬克思主義,閱讀《共產黨宣言》、《新青年》等馬克思主義著作和進步書刊,積極致力于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爭。此間李超時加入了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并先后擔任了團徐州地委學運委員、學運書記,與一批進步青年學生組織參加對徐州市反動校長的懲治斗爭。在轟轟烈烈的大革命洪流中,李超時經共產黨員郭子化推薦,于1926年12月考入黃埔軍校,成為第六期學員。他學習刻苦,思想進步,革命意志堅定,于1927年2月加入了中國共產黨。5月李超時被編入中央獨立師,與獨立師的戰友一道參加了討伐夏斗寅叛軍的戰斗。在葉挺的指揮下,李超時勇猛善戰,機智靈活,受到了獨立師黨代表惲代英同志的贊揚。7月,武漢形勢緊張,汪精衛即將叛變革命,武漢軍校學生被迫提前畢業,李超時按照黨組織的要求,返回家鄉從事革命活動。
組織發動群眾開展對敵斗爭
回到邳州后,李超時為建立黨的組織,宣傳革命道理,迅速與徐州黨組織取得聯系,在黨組織的關心幫助下,他與解慕堂、小蘿卜頭父親宋綺云等同志并肩戰斗。他們趁國民黨反動統治在大革命失敗后立足未穩之機,走街串巷,進村入戶,與群眾促膝談心,宣傳革命道理,積極發展黨員,建立黨的組織,壯大黨的力量。到1928年春,邳州已發展了40多名黨員,4月成立中共邳州特別支部,李超時任書記。1928年7月,根據革命形勢需要,為盡快打開工作局面,中共江蘇省委把李超時調到東海開展建黨工作。在東海期間,李超時深入城鄉,向工人、農民、鹽民和學生宣傳革命道理。在李超時的組織發動下,云臺山農民支部、連云港碼頭工人支部、鹽業工人支部先后建立,東海地區的革命火焰熊熊燃燒起來。不久,經中共江蘇省委批準,正式成立東海中心縣委,李超時任縣委書記,統一領導東海、灌云、沭陽、贛榆等地黨的工作。
為了配合黨組織開展工作,李超時抓緊一切時機組織和發動群眾開展對敵斗爭。一次,云臺山區的山霸強行霸占萬畝山林,阻止當地農民上山砍柴拾草。李超時當即提出“創共黨,救窮人,除山霸,還山林”的斗爭口號,組織和帶領農民“扁擔會”舉行暴動。在李超時和當地黨組織的領導下,數千農民揮舞紅旗,手持大刀斧頭,肩扛扁擔,占領了云臺山區,把山霸請來的國民黨灌云縣常備隊打得四處逃命。李超時帶領“扁擔會”繳了地主的槍支,很快創建了武裝團,不久人數發展到1000多人,成為當地一支重要的武裝力量。1929年初,新浦汽車公司資本家仗勢欺壓黃包車夫,企圖包攬乘客,獨攬生意,卡斷工人的生路。李超時得知后,與當地黨組織一起,立即組織新浦黃包車工人開展“反包攬斗爭”,并聯合海州、大浦、板浦、南城等城鎮碼頭1000多名黃包車工人舉行游行示威。國民黨反動政府對工人斗爭進行了鎮壓,逮捕200余名工人。李超時又組織被捕工人家屬到國民黨衙門前“索親人”、“要飯吃”,迫使國民黨當局全部釋放被捕工人。這場斗爭大獲全勝,鼓舞了群眾的士氣。東海地區革命形勢的迅猛發展,沉重打擊了資本家、地主和國民黨地方政府的反動統治,也引起了國民黨反動政府的恐慌和懼怕。因此,蔣介石密令對此地區進行大搜捕。1929年6月1日,國民黨東海、灌云兩縣政府組織反動警察對各級工會和學校進行包圍,搜捕了數十名革命志士,李超時被列為重點通緝的“要犯”。在這種情況下,省委決定調他去通海地區工作,領導南通、海門等縣的革命斗爭。
紅十四軍中的名將
在南通海門軍地,李超時參與組建了中國工農紅軍第十四軍。1929年8月,中共江蘇省委任命李超時為通海特委書記,劉瑞龍等任委員,共同領導南通、海門、如皋、泰興等8縣的革命斗爭。23歲的李超時根據省委“要集中精力抓好武裝斗爭”的指示,來到最先建立工農紅軍的如泰地區,醞釀攻打申家岱計劃。在研究好作戰方案后,李超時親自作戰前動員。經過周密準備和英勇戰斗,申家岱被一舉拿下。11月,中共江蘇省委第二次代表大會在上海召開,根據組織安排,李超時和劉瑞龍一起到上海參加會議。會議期間,李超時和劉瑞龍向中央軍委書記周恩來、中共江蘇省委書記李維漢等匯報了通海如泰地區對敵斗爭的情況,并報告該地區紅軍游擊隊和農民武裝已發展到2000多人。根據李超時、劉瑞龍匯報的情況,中央軍委決定在蘇北成立中國工農紅軍第十四軍,與中央蘇區等各地紅軍遙相呼應,共同打擊國民黨反動統治。按照中央要求,會后,中共江蘇省委書記李維漢指示李超時:“根據通海如泰地區紅軍發展情況,省委決定在蘇北正式建立中國工農紅軍第十四軍,希望你積極籌建中國工農紅軍第十四軍?!崩畛瑫r按照省委要求,當即在上海草擬了紅十四軍的編組計劃。不久,省委和中央軍委任命何昆(坤)為紅十四軍軍長,董畏民(后為李超時)任政委,薛衡竟任參謀長,余乃誠任政治部主任。1930年2月,李超時主持召開了通海地區所屬南通、海門、啟東、如皋、泰興等5縣縣委書記會議,傳達中央軍委和江蘇省委的指示及省第二次黨代會精神,分析了通海如泰地區的革命斗爭形勢,在紅軍游擊隊中建立指揮協調機關、基層黨團組織以及開展游擊戰爭等。期間,李超時還根據中央蘇區毛澤東同志提出的“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的十六字方針,結合斗爭形勢的需要,主持起草了《通海政治狀況和黨的工作路線的決議案》,并和劉瑞龍一起制定了《游擊戰爭行動大綱》。該《大綱》成為日后紅十四軍取得若干次戰斗勝利的重要戰略戰術。李超時還與何昆一起對紅軍游擊隊進行了整編,將通海地區的紅軍游擊隊編為紅十四軍第一支隊,將如泰地區紅軍游擊隊編為紅十四軍第二支隊。3月2日,根據中央軍委決定,江蘇省委將南通、海門、如皋、泰興地區的紅軍游擊隊組建為中國工農紅軍第十四軍,公布了《中國工農紅軍第十四軍十大政綱》,包括“推翻帝國主義在華的統治”、“推翻地主資產階級的軍閥國民黨政府”及“聯合全世界無產階級和蘇聯”等內容。至此,紅十四軍番號已經正式打出。4月3日,在如皋西南鄉賁家巷召開了有數萬軍民參加的紅十四軍成立大會,聲威大震。
在李超時的領導下,紅十四軍被鍛造為插入敵人心臟的一把尖刀。1930年4月16日,紅十四軍軍長何昆在老戶莊戰斗中英勇犧牲。中央軍委任命李超時為紅十四軍軍長兼政委。他根據形勢和武裝斗爭的需要,果斷地把部隊從通海地區轉移至如泰地區休整,并參照中央蘇區軍、師、團、營的正規紅軍建制,把一、二支隊改編為第一、第二兩個師,啟東大隊擴編為第三師。整編后的紅十四軍,在李超時的帶領下,機動靈活地打擊國民黨地方反動政權和地主武裝,極大地震懾了反動派。6月中旬,國民黨軍隊對紅十四軍第一師活動的地區進行“八路圍剿”。李超時指揮部隊采取“集中優勢兵力、攻敵一點”的戰術,利用天氣起大霧的有利時機,在六甲橋西頭設下埋伏,攻擊一路敵軍。當敵人進入伏擊圈后,紅軍將士們英勇頑強,猛打猛殺,很快殲滅了敵人。其他各路敵軍看情勢不妙,瘋狂逃竄。至此,國民黨反動軍隊的“八路圍剿”被一舉粉碎。在領導武裝斗爭的同時,李超時還積極發動紅軍協同地方黨組織,開展打土豪、分田地的斗爭。8月3日,李超時組織紅十四軍第一師和農民武裝近5萬人,在國民黨“蘇北剿共總指揮部”所在地黃橋發動總暴動,沉重打擊了國民黨反動派。但由于叛徒出賣,這次暴動失利。對此,李超時及時召開紅軍干部和如、泰縣委負責人會議,總結黃橋戰斗失敗的教訓,開展內部肅反斗爭,同時整頓軍紀,繼續進行新的戰斗。日后,紅十四軍在戰斗中更加英勇頑強,如同插入敵人心臟的一把尖刀,沉重打擊了國民黨反動統治。1930年8月3日《上海報》和《泰晤士報》通訊稱:如皋紅軍,近來發展很快,現在約有2000人;南通以東,完全是紅軍的世界;在紅十四軍的打擊下,各路國民黨軍警疲于奔命,驚恐萬狀,驚呼紅軍“聲勢浩大,羽翼將成”,動搖“黨國基礎”,等等。他們紛紛向南京方面求救,多次要求蔣介石派重兵“清剿”。蔣介石極為震驚。南京國民黨政府視紅十四軍為“心腹之患”,先后派熊式輝、錢大鈞等率陸軍、海軍陸戰隊和省警察總隊,以及“白龍黨”、“聯莊會”、“保衛團”等地方反動武裝,對紅十四軍進行聯合“包剿”,并出動“伯先”和“鈞和”等多艘軍艦封鎖長江,形成對紅十四軍的瘋狂圍攻陣勢。而此時,中共中央內部卻出現了“左”傾機會主義的錯誤,紅十四軍也受到了直接影響,戰斗頻繁而艱苦,傷亡巨大。到了9月,由于國民黨軍隊瘋狂圍剿,在敵眾我寡的極端殘酷形勢下,紅十四軍遭到重挫,被迫化整為零,分散進行游擊活動,少數干部轉移到中央蘇區。
視死如歸,喚醒后人
1930年10月,上級調李超時到上海任江蘇省委(時稱江南省委)巡視員。1931年6月,省委又讓他前往國民黨統治區的中共徐海蚌特委巡視工作。此時,因妻子呂繼英懷孕兩個多月,妊娠反應和體質虛弱,李超時在送呂繼英回家鄉調養時,不幸被國民黨特務跟蹤,在鎮江火車站剛下車就被特務圍拘,關押在鎮江輪船碼頭附近的萬全樓旅館里。李超時乘看守特務不注意,機警地將隨身所帶的秘密文件銷毀,拉著呂繼英奪門而出,不幸被趕來的大批軍警圍住。經過一番搏斗后,終因寡不敵眾,李超時夫婦被敵人拘捕,囚禁在國民黨鎮江公安局看守所。身陷囹圄的李超時和妻子將生死置之度外,嚴守黨的秘密,在監獄和法庭與國民黨反動派進行斗爭。狡詐的敵人先是利誘,國民黨江蘇省主席葉楚傖親自上陣,妄圖誘降李超時,遭到李超時嚴詞拒絕。兇惡的敵人進而瘋狂地用皮鞭抽打他,用香火燒他,讓他坐老虎凳。李超時毫不畏懼,堅貞不屈,保守黨的秘密。殘暴的敵人對李超時無可奈何,又將魔爪伸向呂繼英,將呂繼英打得遍體鱗傷,仍然一無所獲。敵人見威逼利誘和嚴刑拷打都動搖不了李超時夫婦的革命意志,遂企圖用親情來軟化他們。敵人將李超時、呂繼英夫婦關到一個房間內,讓夫妻見面,并派特務在外偷聽。呂繼英看到丈夫被敵人折磨得血肉模糊,心疼地問:“敵人是怎樣折磨你的?”李超時堅強地回答:“這些就不要多問了,敵人的酷刑是嚇不倒我的。”他鼓勵和叮囑妻子一定要堅強,把孩子生下來,撫養成人,交給黨。呂繼英看到丈夫在酷刑和死亡威脅面前,大義凜然,錚錚鐵骨,深受感動,含著熱淚,向李超時頻頻點頭,心疼地撫摸著丈夫的臉。敵人見李超時夫婦視死如歸,黔驢技窮,只得將他們交給國民黨江蘇省臨時軍法會審處審理。敵會審處處長多次開庭審訊,仍一無所獲,就讓曾是李超時部下的叛徒到庭指認。李超時見到可恥的叛徒怒不可遏,氣憤地抓著審判臺上的硯臺狠狠地向叛徒砸去,叛徒嚇得像落水的狂犬一樣狼狽逃離。
1931年9月19日夜,窮兇極惡的國民黨反動派在一無所獲的情況下,決定將李超時秘密處決。走出牢房前,李超時知道這是自己生命的最后時刻,鎮定自若,視死如歸。他與難友告別時勉勵同志們:“我們犧牲了,江北的工作是不會完的。革命的烈火是撲不滅的,共產黨一定會勝利,活著的一定要斗爭?!焙芏嗬斡燕邷I為他送行。李超時在昂首往北固山麓的路上,邊走邊向送行的人們揮手、點頭,嘴里還不停地高呼“共產黨萬歲”、“打倒國民黨反動派”、“為死難烈士報仇”等口號。臨刑前,他高唱著《國際歌》壯烈犧牲。
李超時慷慨就義后,呂繼英在獄中生下一男孩,悲憤之中,她給兒子取名鐵城,以此告誡兒子:要永遠不忘鐵窗之苦,繼承父親遺志,為振興中華而奮斗!
責任編輯:彭安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