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靜



她是一位母親,同時把母親般的溫情獻給了學生。她快樂的教學方式,讓課堂精彩美妙,她天使般的微笑,像玫瑰花紅顏不老。學生們因她而快樂,她因教育而美麗。十多年來,青島市技師學院現代服務業學院劉彥老師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淋漓盡致地詮釋著美的真諦,履行著愛的承諾,秉承著教師的職責,在工作崗位上開創出一片新的天地。
愛生如子,無怨無悔
劉老師常說,“我要讓愛灑滿每個學生的心田,不讓一個學生受到傷害。”作為班主任,劉老師對每一個學生的方方面面都了如指掌、如數家珍。劉老師常常利用周末有針對性地給班里學生家長打電話。一個班40多個學生,一位家長一次,就需要40多次,每次通話都至少花上一兩個小時。更何況有的還要多次和家長溝通!幾年來,她用真摯的情感填平了許多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溝壑。為了學生,她沒早沒夜,狠心放棄了多少個陪伴父母和孩子的時間。
在教學中,她積極實踐新課標,堅持課堂教學改革,不斷探索課堂教學新途徑。課堂上,她有意識地滲透基本的鋼琴方法和鋼琴思想,循序漸進地培養學生的藝術素養,喚起了許許多多學生對鋼琴學習的興趣。她能把深的講淺、把難的講易、把易的講透,把看似平常的問題講得有意思,富有生命力。她注重開展情境教學,使課堂每時每刻都在關注學生的身心狀態,創設一切條件與學生進行心靈溝通和思想撞擊。課前非常重視備課,課中激情投入,處理好教學過程中的各個環節,使課堂具有吸引力,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課后認真反思自己的教學過程,聽取學生的意見和建議,分析成功之處或欠缺所在,制訂進一步改進的措施。她堅信:“只要真情付出,用心教學,就會有豐厚的回報,一個教師,要贏得學生的好感與尊敬,首先就要把課上得既扎實又生動;一個教師要贏得社會的認可和肯定,首先就要拿出一流的教育教學業績。”連續幾年,劉彥老師每學年教學成績均居年級前列。
去年,劉彥老師接任了15-(3+2)幼兒教育高級大專1班的班主任。面對15級第一次離開家的學生們,劉彥老師像母親一樣關心呵護。一想到自己年幼時離開家鄉去外地求學思念家人的心情,劉老師自軍訓期間就一直堅持早、中、晚三次去宿舍。有時,晚上與學生談心直到宿舍熄燈才離開。學校要求疊軍被,而剛離開家的學生哪里能疊好,于是劉老師請來13屆的學生手把手地教。為了教新來的學生疊被,劉老師從網上特地找了視頻,下載下來利用班會時間給學生們播放講解。學生們被劉老師感動了,情之所至,溫馨如家。在她們的共同努力下,劉老師所在班級幾個宿舍的成績一直名列前茅,孩子們像生活在家中,茁壯成長。
除此之外,劉老師在學校的時間除了上課辦公,其他的時間都和學生們在一起。你總能看到她們在教室里圍坐談心、課間一起鍛煉。甚至中午在食堂里你也總能看到一個和學生們坐在一起吃飯的老師,那就是劉彥老師。在學生們心里,她不僅是班主任老師,還是關心自己的親人,更是可以交流談心的朋友。
為了更加了解學生,讓教育的效果落到實處。劉老師每天抽出20分鐘,和學生們一起去操場跑步。有一次,劉老師生病了,學生們都以為她不會來了。時間一到,劉老師又準時出現在教室門前。孩子們說讓她回辦公室休息,她卻堅持陪大家一起訓練。
有一天夜里,劉老師接到宿舍老師的電話,說班里的學生肚子疼得厲害。她匆忙趕往學校,連背帶抱,將學生送到醫院,待學生病情穩定時,她的衣服從里到外已經濕透了。班里的一位學生說:“有一次我感冒發燒了,非常難受,就給班主任打電話想請假在宿舍休息一會兒。可我電話剛打過去還沒說幾句,班主任就聽出了我的異常,不僅批準了我請假,還要帶我去醫院看病。我堅持不去,她就特地利用休息時間去診所買了藥跑到宿舍來看我,給我喂藥的時候發現宿舍沒熱水,劉老師二話沒說提起兩把暖瓶就跑到樓下打熱水。我們出門求學在外,父母不在身邊,劉老師就像媽媽一樣無微不至地關心著我們,特別感動。”這位學生憶起當時的情景禁不住流下了感動的淚水。
化“小愛”為“大愛”
2015年12月,學校舉辦朗誦比賽,教鋼琴的劉老師主動承擔起兩個班的朗誦指導工作,每天清晨和下午放學,劉老師都抽零碎的時間對學生們進行指導。其中一個班的朗誦中有一段3人伴舞,兩個星期來,非舞蹈專業的劉老師對這三個學生進行專門的輔導,而這一舉動卻讓3班的許多同學不解,他們在背后議論;劉老師是他們兩個班的聲樂老師為何卻更偏愛另一個班的同學,這樣做真是不公平。有些學生還公然表達了對劉老師的不滿。此時的劉老師心里是多么的委屈啊,可她沒有過多的解釋,她相信時間可以證明一切,她的愛一視同仁。工夫不負有心人,比賽當天,學生們憑借出色的表演獲得了第一名,而另一個班的學生則以飽含激情的朗誦奪得第二名。當兩個班的學生都沉浸在成功的喜悅中時,劉老師心中所有的委屈頓時如決堤的洪水般泛濫,眼淚奪眶而出。晚自習時,劉老師收到了她所帶班級精心制作的卡片,上面這樣寫著:“老師,對不起,您用平等的愛為我們譜寫動聽的旋律,我們卻用懵懂的心使您飽受委屈。老師,我們依然愛您,請原諒我們,好嗎?”又一次,劉老師眼眶濕潤了,這次流下的卻是幸福的淚水。
劉老師不僅擔任了班主任,而且還擔任了學院管樂團以及合唱團的指導老師。她不僅關心自己班的學生,對社團里的每一位學生也是視如己出。管樂團每天要利用晚自習的時間練習,她就留下來陪著學生們一起練習。每天晚上學生們8點離開,她卻要待到更晚,檢查樂器,收拾衛生再到最后關門,學生們都說讓她早點回家陪孩子,她卻說:“我再留一會兒,陪陪你們,看看你們的訓練進度,你們也是我的孩子!”劉老師的無私付出是有回報的。學生們從剛開始的不熟練到后來能吹出各種優秀曲子,還參加了不少比賽,都獲得了優秀的成績。去年放假前的新年音樂會上,管樂團作為壓軸性節目表演出場,獲得了學院領導的一致好評……這些收獲,都離不開劉老師的細致的付出、無私的奉獻。
忙管樂團的同時,劉老師也沒把合唱團撂下。晚上沒時間,她就利用中午時間號召同學們練。別的老師都在午休,她卻拖著疲憊的身體繼續教學。因為中午練習聲音大,為了不影響其他老師的正常午休,劉老師就帶著合唱團的同學到七樓閣樓上去練習。就這么日復一日地爬7樓,帶著同學們練聲。夏天的時候天氣炎熱,劉老師怕同學們中暑口渴,就自己掏錢去給大家買水買雪糕,卻總舍不得給自己買上一份。學生們心疼,把水給她喝,她卻說“老師不渴,你們喝,夏天一定要注意防暑降溫。有事一定要跟我說”。學生們都說:“劉老師比我們自己的班主任還要關心我們。”
劉老師就是用這樣點滴的小事,向學生們傳遞著愛與做人的準則,用慈母般的寬容溫暖著每個學生的心靈。打開心靈的窗戶,剝開厚厚的心繭,她用穿透靈魂的熱情書寫著班主任的篇章。
天不亮,你總能在教室門前看到她的身影。作為一名教師,她深知欲給學生一滴水,自己要有的不僅僅是一桶水,而是一潭不斷更新的泉水。放假期間,她總是擠出時間努力提高自己,完善自我。她堅持每天讀書,并且寫讀書筆記,十幾年如一日,從未間斷。從魏書生的班級管理藝術,到李鎮西的民主教學,無不讓她受益匪淺。她用自己獨特的人格魅力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一屆又一屆學生。為了開闊學生們的視野,提高他們的辦事能力,她毫不吝惜地和大家分享自己的生活經驗。并用自己微薄的工資為學生們購置了不少日用品,在她的號召下,漸漸地她所帶班級里形成了奉獻、好學、共同進步的良好氛圍,她所帶的班級總能在各種比賽中取得優異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