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經球
【摘 要】隨著我國幼兒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幼兒的教育問題越來越受到家長的重視,幼兒心理教育也逐漸成為家長關注的焦點。隨著幼兒的不斷成長,幼兒的心理健康也在不斷的發展,然而在幼兒心理健康的發展中出現了一系列的問題,比如像幼兒園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夠正規,心理健康教育不夠深入等等。本文通過對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現狀,給出了相應的對策及建議。
【關鍵詞】心理健康;教育影響;幼兒
孩子在幼兒時期產生心理健康問題,如果能夠及時發現,是可以完全康復的。幼兒時期產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是輕微的,如果能夠及時進行心理輔導和矯正,不僅能夠重新獲得心理健康,還能夠幫幼兒樹立積極向上的人生觀。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節奏也逐漸加快,每天所面臨的壓力也越來越大,例如,工作的壓力、生活的壓力等等。因此,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是至關重要的,對于年齡較小的幼兒來說,擁有健康的心理能夠為以后的成長奠定堅實的基礎。
一、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現狀
(一)幼兒教師專業水平較低
盡管絕大多數幼兒園設置了相關的幼兒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但是從實際的教學工作來看,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課程并沒有結合現實生活,這樣就使得心理健康教學脫離了生活實際,同時也造成了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學效果不理想。另一方面,教師在給幼兒講授心理健康課程時缺乏趣味性,只是將心理健康教學內容灌輸給幼兒,然而由于幼兒年齡較小,他們還不能完全理解和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如果教師不能將心理健康教育結合生活實際的話,幼兒園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將會很難達到其真正的效果。
(二)缺乏幼兒心理健康教育意識
由于受到我國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幼兒教師大多只重視對幼兒的知識教育,缺乏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識。幼兒心理健康教育不是當幼兒出現心理問題時才去進行心理輔導。而是要通過心理引導去對幼兒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每個幼兒所處的生活環境都有著很大的差異,因此,幼兒心理健康教育不只是對有心理問題的幼兒進行心理健康教育,而是要對所有的幼兒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只有給幼兒進行正確的心理健康引導,才能夠使幼兒身心健康發展。
(三)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缺乏趣味性
幼兒天性活潑好動,如果能夠將幼兒心理健康教育與游戲相結合,幼兒一定會喜愛這門課程。但是大部分幼兒教師沒能將心理健康教育與游戲結合起來,只是一味的將心理健康的理論知識灌輸給幼兒,缺乏趣味性。針對幼兒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幼兒教師來引導并逐漸讓幼兒接受心理教育。將心理健康教育與游戲相結合,不僅能夠引發幼兒的好奇心,還能夠增添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趣味性,進而達到理想教學效果。
二、改善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現狀的途徑
(一)提高教師心理健康教育的專業水平
想要使幼兒獲得更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就必須提高幼兒教師關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專業水平。例如,心理健康理論知識和實踐教學等。幼兒教師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前提就是具備專業的心理健康理論知識。近年來,我國許多高校的幼兒教育專業都設置了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課程,這對幼兒心理健康教育來說是一個重要資源。除此之外,幼兒園可以派教師外出培訓,同時上級幼兒教師培訓中心要多舉辦心理健康培訓活動,聘請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專家來進行講座或者召開交流會。不斷提升幼兒教師的專業水平。
(二)增加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趣味性
幼兒由于年齡較小,他們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有限,因此,幼兒教師在教授心理健康教育課時要將課程內容與幼兒思維進行緊密結合,使幼兒能夠更好的學習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例如,比起普通的課堂教學幼兒更加喜愛游戲與教學相結合的教學方式,幼兒教師要創設情境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幼兒教師還可以通過讓幼兒進行角色扮演來增添心理健康教育課的趣味性,通過角色扮演讓幼兒參與其中,不僅能夠使幼兒對心理健康教育感興趣,還能夠鍛煉幼兒的溝通與交流。例如,在《四個好朋友》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中,可以讓幼兒分別扮演小動物,在表演中必須使用禮貌用語,如果沒有使用或者使用錯誤就要換人來繼續表演。這樣一來,幼兒就能夠在有趣的扮演中接受到心理健康教育。
(三)運用滲透式心理健康教育方法
幼兒全面發展的前提就是身心都能夠健康發展。其中心理發展的是尤為重要的。因此,幼兒教師要尤其重視對幼兒健全人格的培養。這樣一來,幼兒教師只對幼兒進行簡單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不能夠滿足幼兒心理健康發展需要的,這時就需要幼兒教師在平時的心理健康教育過程當中運用滲透式心理健康教育方式。也就是說幼兒教師在日常教學活動可以通過各種方式進行滲透。例如,在講故事課時,教師可以讓幼兒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讓幼兒按照故事的發展來進行表演,使幼兒進行入到故事情景中,通過這種方式讓幼兒的精神世界得到凈化,有利于幼兒形成健全的任何,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
參考文獻:
[1]孫建輝.淺談農村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現狀及其對策[J].中國校外教育,2016(12).
[2]劉丹鳳.試論如何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J].成才之路,20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