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紹亮
【摘 要】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信息技術開始融入日常的學習、工作與生活。學生對互聯網信息的接受速度極快,通過互聯網進行學習的能力很強,所以如果將信息技術與數學課程進行整合,將會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主動學習。并且在主動學習的過程中,讓學生養成數學學習中應該具備的探索、創新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關鍵詞】信息技術;初中數學;互聯網;教學創新
2015年被稱為李克強總理稱為“互聯網”元年,當今社會,互聯網技術極速發展,新的技術和新的信息交流方式使得青少年學生對于信息的接收速度越來越快,接收的信息量也越來越大。青少年學生對于這種信息傳播和信息交流方式的形式是非常感興趣的,因此,如果將這樣的信息交流形式引入教學、尤其是數學教學之中,效果將事半功倍。
一、信息技術的引入將充分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數學知識發展了幾千年,其間匯聚了人類各個時期的精英圣賢的智慧。這門學科一直被認為是較抽象的。從現實角度來講,數學課程在義務教育階段也常常被認為是比較枯燥、難度較大的,這導致了很多學生遇到數學時就犯難,學習的積極性不高,學習質量低下。然而信息技術的引入將徹底改變學生的這一困境。
1.信息技術可將抽象知識具象化
信息技術在數學教學中具有極其鮮明的技術優勢。信息技術運用其特殊的聲、光、色、形元素,使得學生的多種感官同時接受信息,并且可以將原本抽象、枯燥的數學知識變得更加具體、鮮活。在信息技術與數學知識的結合之中,學生可以接受更加直觀、多彩、生動的形象,讓原本抽象的、在傳統教學中難以體現的知識點變得形象化、可視化、具體化,比起原來只有教師一人單方面地灌輸的形式,這樣的教學方式讓學生的參與度更高,參與感更強。例如,當講解“切割線定理”這一內容時,教師可利用Flash動畫直觀地展示切線與圓之間的關系。
2.信息技術更加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由于在日常生活中,信息技術已經是我們不可或缺的工具,學生在生活中也會常常使用到互聯網與各種電子信息設備。所以學生對于信息技術是感興趣的。將信息技術引入數學的課堂教學,可以使得學生在上課期間擁有一種輕松愉悅的心情,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中來。這樣,教師可以建立更加良好的數學情景,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才是學生學習最重要的一點。在這樣的課堂教學之中,學生可以將自己對于互聯網、信息技術的興趣最大限度地展現出來,這樣學生會在課堂學習的過程中獲得更多的信心,形成一個學習過程的良性循環,這也是教育的最終目標。
二、信息技術是數學教學的良好工具
上文提到,信息技術的運用可以使得數學教學中的抽象概念變得具體化、形象化,尤其是利用多媒體進行的動態展示,這大大彌補了傳統教學中立體感、動態感不足的缺陷,是數學教學過程之中的一個得力工具。
1.信息技術將最大限度拓寬教師的教學邊界
上文提到,信息技術、互聯網已經滲透進當下每一個人的生活,這其中不僅包括學生,更加包括作為成年人的教師。而信息技術最新的成果中還出現了VR、AR等先進的前沿科技,可以說最大限度地實現了人們將想象具現化需求,可以更加快捷、直接地將人類的思想轉化為具象可見的信息。
而信息技術也將最大限度地豐富教師授課時的信息量。我國文學家韓愈曾經說過:“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教師即使承擔著教書育人的職責,自身的知識也是有盲點、有邊界的。在信息技術的幫助下,教師可以最大限度地完善自己在課堂授課時的知識體系。
信息技術的引用也將使得教師的課堂教學操作更加標準化。如,人教版初中數學教材中有“三角函數”這一內容,可是在傳統教學中,人為操作總會有有一些難以避免的誤差,這在信息化教學中就可以完全避免,讓學生接受到更加清晰標準的圖形,形成正確的認知。
2.信息技術可促進數學課堂教學結構的優化
我國教育部門最新出臺的文件指出: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不應該是課堂的唯一主導,一味地“填鴨”式教學,而應該成為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伙伴、促進者和引導者。學生也不應該是一味地接受,而是主動探索、合作交流,成為課堂教學中的主導者。而這樣的要求在傳統的課堂或者書本中是很難得到實現的,要把課堂真正地還給學生,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信息技術的引入是非常必要且有效的。
在信息技術與數學教學的整合之中,學生可以實現真正的自主化學習。例如,在教學過程之中,可以讓學生分組進行學習成果展示,學生在競爭和合作之中將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的過程中來。這樣就可以真正地實現課堂教學結構的優化,將課堂中的主體地位交到學生手中。
綜上所述,信息技術與初中數學教學的整合將使得整體的課堂教學過程更加適應當下以互聯網為主導的信息時代。在這樣的新型課堂關系之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將得以實現,教育的目的也將會更加高效地完成。
參考文獻:
[1]李建都.談信息技術與初中數學教學的整合.課程與教學論[D],2013.
[2]沙德敏.信息技術與數學教學有效整合的研究.現代教育技.[D],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