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鴻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庇纱丝梢?,家庭教育在幼兒成長過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人們常常有一種錯覺,一說起教育,總以為這是學校和教師的事情。其實,教育是一種社會現象,是一種培養人的社交活動。廣泛的說,凡是有目的的智力和體力的活動,不論是有組織的還是無組織的,系統的或是零散的,都是教育,而家庭作為社會最小的細胞,在教育方面更是有它不可磨滅的作用。
一、重視早期教育培養,從搖籃抓起
亮亮出生剛滿月,他媽媽就在搖籃邊給他講故事、念兒歌,亮亮眨巴眨巴小眼睛,是否聽得懂,別人不得而知。后來亮亮牙牙學語,他媽媽爸爸還在他身邊不停地講故事、念兒歌。在長期潛移默化下,亮亮的語言表達能力、寫作能力表現比較出色。在讀高中時,盡管亮亮選擇的是理科班,但寫作能力得到了老師的充分肯定,他的文章有時作為范文供同學們參考;2012年初進單位面試時,亮亮語言表達得體,條理清晰,得到了評委給予的高分,并順利被單位錄用。
二、重視道德教育培養,從點滴抓起
有位優秀的兒童教育家說過:“優秀的品德,只有從孩子還在搖籃之中時開始陶冶才有希望,在孩子心靈中播下道德的種子,越早越好?!焙⒆拥慕】党砷L是受多種因素影響的,其中父母教育是關鍵的第一步,因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1.孝心教育培養
“孝道”歷來是中國傳統倫理道德的最基本內容,亦是中國傳統美德中育人的核心內容,影響著每個人日常生活中的言與行。在培養亮亮的孝心上,他的父母作表率。亮亮爸爸是外地人,他爺爺早年喪偶,孤身一人在老家,他的父母盡可能利用節假日帶著亮亮去探視,并力所能及地盡自己的孝心。亮亮與外公外婆住同一城市,節假日他們全家經常會去探望,和老人嘮嘮家常,幫助老人料理家務;就餐時,亮亮父母會把好吃的東西讓給老人吃。其次,讓亮亮進行孝心實踐。亮亮能獨立外出后,他父母孝敬老人的東西,都讓兒子“代辦”。有一次,亮亮受父母委托給外公、外婆送青蟹,他將青蟹放入自行車籃后,直奔外婆家,到家一看青蟹“不翼而飛”,他急得滿臉通紅,馬上騎車原路找尋。當他得知是一位老婆婆撿到后,馬上上門找到老婆婆:“老婆婆,聽說您撿到了幾只青蟹,那是我爸爸媽媽孝敬我外公外婆的,請您還給我好嗎,否則我爸爸媽媽要批評我的。”他的言行對大人來說不足為奇,但要知道當時他才12歲。老婆婆見此露出了贊許的笑容,交還了青蟹。亮亮父母在培養兒子孝心的同時,也鍛煉了他處事的能力?,F在,亮亮長大成人了,他的孝心得到眾人稱贊,這種品質的養成與他父母親潛移默化的影響是分不開的。
2.愛心教育培養
“愛”無處不在,既有國家、民族、社會的大我之愛,也有父母、師長、朋友的小我之愛。亮亮父母對兒子的愛心培養,可謂“處心積慮”。他們會利用各種外出之機帶兒子前往。一來讓他在不同環境中增長見識;二來讓他在飽覽祖國的大好河山的同時,培育愛心,學會愛國、愛家、愛他人。亮亮爸爸媽媽在公交車上,會主動給老、弱、病、殘、孕及帶小孩的乘客讓座,尤其是亮亮在場時,他們更加主動,以此給孩子一個積極的影響。他們還注重個別事件的教育。亮亮在讀小學四年級時,鄰校一名小女孩得了白血病,區教育局在所屬小學發動師生募捐,亮亮將父母親提供募捐的錢買零食吃了,事后過了很久,媽媽才從老師口中得知他沒有參加募捐活動。回到家后,媽媽狠狠地批評了他,10元錢雖少,對小女孩治病微不足道,但不參加募捐,是沒有愛心的表現,而沒有愛心的人是沒有健康人格的人,將來也得不到別人的愛甚至親人的愛?,F在,亮亮長大了,在父母的影響下,他會毫不猶豫地給老、弱、病、殘、孕及帶小孩的乘客讓座,多次主動無償獻血,在讀大學二年級時就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三、重視獨立思維培養,從細節抓起
偉大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說過:“學會獨立思考和獨立判斷比獲得知識更重要。”培養善于獨立思考的能力,是家長培養孩子的目標之一。比如吃飯,我們不難看到長輩追著孩子喂飯,孩子是否吃飽,是否喜歡吃,不是家長所關心的,家長所關心的是孩子吃的少營養跟不上。亮亮媽媽在兒子吃飯問題上所采取的態度是:他能獨立思考,餓了肯定自己要吃,不強求他吃多少。亮亮初中成績很好,考入全國知名的高中,但讀高中期間因為喜歡打籃球,影響了學習,只考入一所普通的大學。亮亮爸爸媽媽沒有責怪他,只告訴他一句話,你曾經成功,但現在一般,這只是人生中的小挫折,今后的人生道路靠你自己走,進入大學更要學會獨立思考你今后的人生。亮亮大學四年,吸取了以前的教訓,學會了“走路”,學習一直很努力,參加全國研究生入學考試成績十分優異。參加工作后,經過幾年的努力,現在已經成為單位的業務骨干。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做家長的一生追求,但如何“望”,值得深思。亮亮父母親的家庭教育經驗,值得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