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招娣

【摘 要】氣象資料業務系統(MDOS)操作平臺開展數據實時滾動質量控制、疑誤數據快速處理、臺站元數據管理和產品實時滾動生成等業務,有效地提高了數據質量。為保障氣象資料的完整、準確和可靠性,臺站級對疑誤數據進行修正處理。本文結合實際工作中,對常見疑誤數據的處理進行歸類,幫助基層臺站解決MDOS平臺異常數據時的記錄處理。
【關鍵詞】疑誤數據查詢 臺站疑誤數據處理 流程 常見異常記錄處理
1 引言
隨著綜合氣象觀測系統業務快速發展,氣象觀測業務自動化水平、綜合觀測能力、技術裝備保障水平都得到顯著提高。人工觀測逐步被自動觀測所取代,觀測的主要工作轉型為自動化觀測設備維護和數據質量控制。
使用氣象資料業務系統(MDOS)開展數據實時滾動質量控制、疑誤數據快速處理、臺站元數據管理和產品實時滾動生成等業務,有效地提高了數據質量。為了保障氣象探測資料的完整、準確和可靠性,臺站重點做好觀測資料上傳、疑誤信息處理與反饋、元數據信息上報和數據處理月清四個方面的數據質量控制。
由于自動氣象站設備運行過程中,可能會遭受雷擊損壞、儀器故障、雨量筒堵塞等故障或意外,使自動觀測資料出現異常。因此,應對常見的MDOS異常數據必須進行歸類、處理。
2 疑誤數據查詢
疑誤信息是指某個氣象數據沒有通過1個或多個數據質量控制方法檢查的信息;疑誤數據為具有疑誤信息的觀測數據或元數據。
2.1 疑誤數據分類
MDOS系統將疑誤數據分為: (1)顯性錯誤數據:各類氣象要素不在氣候學界限值范圍內的數據;(2)可疑數據:沒有通過氣候極值檢查、內部一致性檢查、時間和空間一致性檢查等質量控制方法檢查的數據;(3)缺測數據:有觀測任務,但無有效值的數據。
2.2登陸MDOS操作平臺,查看疑誤數據。
省級處理與查詢反饋提供省級和國家級質量控制中疑誤信息的處理、查詢功能。值班員每日7時進入MDOS操作平臺,查看夜間(前一日20時至當前時次)數據是否正常。即:“國家站數據質控信息處理”→“省級處理與查詢反饋”→“省級查詢與處理”頁面中,查看本站是否有疑誤數據信息;如圖1所示。
如果該頁面上有本站疑誤數據記錄,則等待省級處理人員提交到“臺站未處理”頁面,臺站才能處理。
每日10時前應將夜間疑誤數據處理完畢。
3 臺站疑誤數據處理
處理并反饋省級提交給臺站的疑誤查詢信息。國家站臺站處理查詢與反饋MDOS中分為 “臺站未處理”和“臺站已處理”兩個功能頁面。
3.1 “臺站未處理”
是質量控制信息處理主控軟件,由省級處理人員交給臺站處理的疑誤數據。臺站數據處理人員也可按數據類型、要素、疑誤類型和時間范圍等,查詢本臺站的疑誤數據。
數據處理包括3種流程:1:確認數據無誤→處理完成。原數據無誤,提交→確定。2:確認數據錯誤→修正→處理完成。即:選中質量控制信息處理主控表中的一條疑誤數據,在修正的值和備注信息框中填入修正信息,提交→確定。3:批量數據為缺測→處理完成。即:數據錯誤,按缺測處理,提交→確定。完成以上流程,再點擊“確定”后,此疑誤信息在“臺站已處理”頁面中顯示。
以上只是更改了上傳到MDOS中的數據,臺站原始數據還需修正。即在疑誤數據出現的時次、要素、修改值,均應在出現時次的“正點地面觀測數據維護”中更正→保存,重新上傳一次,才能確保數據修正一致性。
3.2 數據查詢與質疑:
MDOS主頁面上臺站級“快捷通道”是常駐界面,以浮動窗口形式呈現。分數據空間分析、QPE與實況對比、數據查詢與質疑、原始數據顯示四個部分。
打開“數據查詢與質疑”頁面,在“查詢條件”選擇臺站類型、臺站、數據類型、觀測要素、時間→查詢,系統只對高亮選中(黃色區)進行記錄修改。修正后→“質疑信息提交”,填寫數據錯誤原因→確認,記錄修改完成。
臺站在更正報時效內的數據既可通過MDOS模塊中“數據查詢與質疑”功能主動填報反饋,也可發送更正報進行修改;時效外的數據可通過MDOS模塊中“數據查詢與質疑”進行修改。數據質疑→省級確認→處理完成。
4 疑誤數據處理流程
4.1 每小時正點數據異常
每小時正點數據異常,可以用正點前后10分鐘內數據代替(降水除外);用備份站數據代替;人工觀測代替;內插處理(降水、風向風速、能見度除外);缺測。
(1)用正點前后10分鐘內數據代替:若有非正點的分鐘數據,自動站正點數據缺測時,優先考慮用正點前后10分鐘接近正點的記錄(除極值和小時累計值外)來代替(風和降水除外)。
(2)備份站數據代替:用備份站其它同類記錄,輸入到相應數據欄。若小時降水用備份站代替時,分鐘降水量也應輸入相對應欄中。
正點數據中的氣溫、相對濕度、風向、風速、氣壓、地溫、草溫小時極值缺測或異常時:小時極值及出現時間,從本時次實有記錄(含人工補測的記錄)中挑取。用正點前后10分鐘內數據或正點數據用備份站代替時,若該值挑為小時極值,出現時間記為正點00分。
(3)人工觀測代替:當雙套自動站運行都異常時,要及時處理、維修、上報。并在小時正點,進行人工觀測,用人工觀測數據代替。若氣溫、相對濕度異常,只需輸入人工觀測經訂正后的值即可,水汽壓、露點溫度系統會自動生成。定時降水量用人工雨量筒記錄代替時,要備注說明。若某要素人工觀測儀器已撤除,則該要素不再人工補測。
(4)內插處理:當人工觀測不能獲取的數據(如草溫、一般站的深層地溫等要素),要素缺測在1個小時,記錄可用內插求得。小時降水量、小時能見度、瞬時風向、瞬時風速不做內插。
(5)缺測:無以上四種情況可代替時,則將異常記錄做缺測處理。連續2個小時或以上數據異常,做缺測處理。
小時正點十分鐘風向風速、最大風風向風速、極大風風向風速異常時,沒有備份站的按缺測處理。
4.2 分鐘數據異常
(1)非正點的分鐘數據異常,直接置為缺測;沒有備份站的小時降水量用人工觀測值代替,分鐘降水量按降水現象起止時間作缺測處理。
(2)00分分鐘數據(風、降水記錄除外),如其對應的小時正點數據正常或為其它同類記錄代時,該00分數據可用小時正點數據值代替;如其對應的小時正點數據缺測或為正點前后10分鐘記錄代時,該00分數據置為缺測。
5 常見異常記錄處理
(1)天氣現象的輸入系統默認在半角狀態下,即輸入一個數值或符號占半個字符;若輸入時用全角狀態下輸入,則輸入一個數值或符號占兩個字符,故系統會提示出錯。
(2) 累計降水量與實際統計值不相等。出現原因:雨量傳感器故障、堵塞、降水滯后,有霧或濕度較大時出現野值等。除了“臺站未處理”中數據經流程1-3處理,修正→“確定”。若疑誤出現時間至反饋時次內(時間間隔≥2小時),還需在長Z文件“正點地面觀測數據維護”中逐小時修正、保存→上傳,疑誤數據才能得到同步更新。
(3)數據異常或缺測等情況,記錄按規定處理后,必須及時在元數據相關信息欄中備注。
(4)當自動站設備運行異常時,正點或定時觀測后要登陸MDOS查看是否有疑誤數據。數據處理以定時反饋為主,被動觸發式反饋為輔的原則。按照時清、日清、月清的值班流程,實現數據質量控制。
6 結語
氣象資料業務系統(MDOS)是2014年5月下旬,在江西省所有臺站試運行。2015年7月轉入正式運行并列入考核。臺站由于MDOS使用時間不長,因接觸的疑誤數據類型有限,故對疑誤數據處理方法還需進一步學習和掌握。
參考文獻:
[1]氣象資料業務系統(MDOS)業務操作平臺用戶使用手冊,氣象資料業務系統(MDOS)地面氣象數據處理技術規程.湖北省氣象信息與技術保障中心,2015年6月24日.
[2]周曉香.MDOS常見問題解答及處理實例、地面數據處理有關技術規定(20151124南昌).
[3]唐洪君.MDOS平臺降水異常的處理,《石河子科技》,2014年8月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