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寒
【摘 要】如今,在蓬勃建設公路的同時,一批早期修建的公路由于當時設計的局限,已滿足不了現有快速增長的交通量。為提高公路服務水平,加強公路通行能力,改、擴建工程項目中,通常采取新舊路基銜接方案。本文結合實際工作經驗以及在實際工程中遇到的一些問題,對公路新舊路基銜接施工關鍵技術做了分析。
【關鍵詞】改、擴建工程 新舊路基 銜接 施工技術
1 施工關鍵
新舊路基銜接施工過程中,最關鍵的是避免因新舊路基之間的不均勻沉降而導致道路通車后路面出現縱、橫向裂縫等病害。因此,為防止此類路基病害的產生,在施工過程中,應額外重視“地基處治”與“新舊路基銜接處處治”兩道工序。
2 開挖臺階
為保證銜接部位的施工效果,臺階的開挖是必要的。開挖臺階前,還應先進行地基處治、清除原坡面的松土后,再沿舊路坡面開挖臺階。開挖臺階完成后,應及時自下而上逐層填實路基,以保證新舊路基的整體性。
2.1 地基處治
施工時,在零填、低填路基段,完成基底清表0.3m后,在原地進行填前壓實,壓實度≥90%,然后換填級配較好、水穩性較強的砂礫土,砂礫土最大粒徑<0.1m,壓實度≥96%;在基底欠壓實填方路段,完成清表、填前壓實后,可換填碎石直至地表,碎石壓實度≥96%。拓寬路基填筑前,應采用振動壓路機進行填前壓實。換填料至地表后,再填筑0.2m厚的素土,并采用三邊型沖擊壓路機對路基進行橫向補強壓實,壓實遍數根據實際施工情況確定,一般選取20遍左右。沖擊壓實寬度至護坡道外側,沖擊壓路機輪邊與構造物應保持至少1m的安全距離。施工時,沖擊壓路機行駛速度不能過快,一般建議為12~15km/h;沖擊壓實前還應選取試驗段進行試壓,在保證對舊路不造成損壞的前提下,確定施工工藝。
2.2 臺階施工
臺階施工步驟大致為:地基處理→清表→刷坡→開挖臺階→填筑臺階。施工過程中若遇到某些含水量過高的舊路基,刷坡完成后,應先進行晾曬,然后在地基和開挖臺階面做20cm的石灰土處理。施工時,要做好安全措施,設置好安全標志,保證施工安全。
開挖臺階,可從原路坡腳自內1~2m處開挖,臺階高度取0.8~1m,臺階寬度取1~2m,逐級進行開挖。臺階確切尺寸,可根據實際施工情況確定。開挖臺階后應及時進行填筑,開挖一階填筑一階。直至路床底面時,需根據路基填高確定最后一階的高度。一般分兩種情況對待:若臺階面距路床底面≤0.8m時,可視作一個臺階開挖;若臺階面距路床底面≥1.3m時,應分為兩個臺階開挖,臺階高度分別為1m與0.3m。填筑各級臺階時,應采用分層填筑并逐層壓實,采用振動壓實,壓實層厚度宜為0.2m,填筑完成后,應在路基頂面補充沖擊壓實。
填筑臺階應分層填筑并逐層壓實,采用振動壓實,壓實層厚度為0.2m。為保證新舊路基整體性,填筑完成后,在路基頂面,還需補充壓實數遍;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新路基填料的選擇應盡量保持與舊路基填料一致。
3 銜接部位處治工藝
新舊路基銜接部位應嚴格按臺階錯臺填筑,滿足設計、施工規范等有關條例的要求,控制好施工質量,以防止銜接部位的縱向開裂、不均勻沉降等施工質量問題的出現。
新舊路基銜接施工壓實工藝采用了振動壓實和沖擊壓實兩種形式。振動壓實應選取自重≥18t的振動壓路機壓實;沖擊壓實應選取沖擊輪重≥12t,最大沖擊勢能25KJ,三邊型、雙輪沖擊壓路機壓實。路基壓實,應選擇當路基含水率最接近最佳含水率時進行施工;壓實方向應由路基外緣向路基內緣逐層進行。
加寬路基基底采用振動壓路機進行填前壓實處理。換填壓實粗粒土或碎石至地表,填筑并壓實20cm的素土后,采用三邊型沖擊壓路機對路基進行沖擊壓實,沖擊壓實完成后,再鋪設鋼塑土工格柵。對于零填及低填路基,以上路基填料采用振動壓路機分層壓實,每層壓實厚度為20cm。對于基底欠壓實的正常填方路基,需在路堤底部、路床頂面沖擊壓實并各鋪設一層土工格柵。路堤底部鋪設完第一層鋼塑土工格柵后,分層填筑并逐層壓實,在距離
路床頂面以下約20~30cm的位置需進行沖擊壓實,沖擊壓實完成后再鋪設第二層鋼塑土工格柵,以上路基填料采用振動壓路機分層壓。
沖擊壓實前,應選取試驗段進行試壓。施工中為避免沖擊壓實對臨空面的直接振動破壞,施工時基底夯實區內緣可偏離第一級臺階內緣一定距離(至少1m的安全距離)。新老路基結合帶(大型機械的壓實施工死角)用打夯機分薄層填筑壓實。必要的時候可以采用沖擊碾壓對其進行夯實,對于提高新舊路基處的不均勻沉降能夠起到重要的作用,而且此技術在一些工程中的應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值得推廣。
施工時,為了保證銜接部位的穩定性,路側應超寬0.5m進行壓實填筑,以防止“貼坡”;填筑路基施工過程中,應嚴格控制施工速度,盡量做到勻速施工。路基填料應均勻、密實,宜選用與原有路基相同且符合要求的填料或較原有路基滲水性強的填料,如粗粒土、石渣、石屑等。
4 結語
現階段,在公路改擴建公路項目建設的過程中,我們已經積累了一些經驗,但是對于路基不均勻沉降問題,還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對其進行攻破。因此,有必要根據工程實際情況,對公路改擴建項目中新舊路基結合部的地質情況進行了解,進行深入分析,需求科學合理的方法確保新舊路基交接處的變形控制在合理的范圍之類,從而減少公路改造中各種病害的出現,同時也為以后類似的項目提供了科學依據,確保了高等級公路改擴建項目的工程質量。
參考文獻:
[1]高璇,熊山銘.新舊路基銜接技術研究[J].筑路機械與施工機械化,2011(6):64-67.
[2]張建鎮,許太學.新舊路基加寬技術及處治措施[J].科技致富向導,2013(17):415.
[3]李志亮.某特殊路段路基處理技術分析[J].吉林交通科技,2013(4):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