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憲龍
【摘 要】通信基站是必要的基礎設施,移動電話網絡的建設離不開通信基站的完善。本文將在一定程度上對通信基站的電磁輻射安全形勢進行分析,澄清一些誤解。為社會群眾能夠正確認識電磁輻射知識提供一點幫助。電磁輻射是改變交互電磁場的作用下,電磁波產生的電磁輻射向外發散的現象。我們的地球本身就是一個大磁場,其表面的各種物理現象都可以產生電磁輻射,如:熱效應,雷電等,在宇宙中的星星也將繼續生產各類電磁輻射。
【關鍵詞】電磁輻射 通訊基站 輻射安全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人們使用電器的種類和時間越來越多,人們似乎一個各種電磁輻射的環境包圍著。電磁輻射對人體危害,各種媒體資源已經頻頻的報道出來了。電磁輻射是人眼看不見,觸碰不到的一種能力形式,他可以散發到地球的任意一個角落。隨著人們生活質量高,對于自身健康程度越來越越關心,人們逐漸對于電磁輻射的危害有了更加深層次的認識。通信基站使用是手機能夠正常運行的一個必要的基礎設施,同時也成為公眾和媒體關注的焦點,所以本文將釋放一定程度上的通信基站的電磁輻射強度的分析,澄清一些誤解,使得社會群眾能夠正確了解電磁輻射知識提供一點幫助。
1 信源站(室內分布)
選取使用GSM900MHz網絡天線的信源站為參考標準,其天線口功率一般控制在為在5~10dBm范圍內,即使電梯內的功率較大的天線口也控制在10~15dBm范圍內,其增益均為3dBi。按照天線出口處最大功率15dBm,天線增益3dBi計算,天線出口處的等效輻射功率為64mW。遠小于《電磁環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中3.1.2中的100W的等效輻射功率限值,對于3~300000MHZ的頻率范圍,向沒有屏蔽空間的等效輻射功率小于100W的輻射體,屬豁免管理(豁免可以通俗的理解為對關鍵人群組產生的輻射劑量不會超過國家標準限值,可以忽略其危險性)。
2 通訊基站
通信基站發射的輻射的功率的大小,取決于基站天線增益,天線主發射方向和天線的向下傾角的大小,其特點是在如下:反比于電磁輻射(功率密度)的距離平方和基站天線主軸。
一般情況下電磁輻射在發出一段時間之后會表現出逐漸衰減的趨勢,所以在水平面上,在主軸最大的電磁輻射強度試來自天線的,沿長軸方向,來自天線的距離越遠,電磁輻射的強度受會受到其他影響變弱。通過大量的現場監測表明,在近距離基站單位范圍之內,比如在天線下方,所測量的數據一般較小,甚至無法得到有效的勘測數據。電磁這種情況下,點可以被接收的輻射主要是多徑反射波,繞射波;從測量值的距離的增加之后,電磁輻射的強度逐漸隨著距離的增加而降低。現場監測屋頂支架(在塔的頂端),在其值的電磁輻射的水平方向將電磁輻射曲線。用電磁輻射值的會逐漸增加距,然后再逐漸隨著距離的增加減小;由于屋頂框架和屋頂天線塔架設高度較低,因此相對于地面塔,頂板支架的信號覆蓋更為狹窄。
現場監測1-4層天井窗戶處時,按照樓層分別布點監測。由表1可知:數值最大為4樓的0.822μW/cm2,最小值為1樓的0.281μW/cm2。所有監測點位功率密度均符合《電磁環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和《輻射環境保護管理導則電磁輻射環境影響評價方法與標準》(HJ/T10.3—1996)規定的“單個基站公眾照射導出限值功率密度8μW/cm2”的要求。
3 結語
從上面的數據表明,在正常操的單個通訊基站作條件副符合國家標準,不超過標準極限。公眾不會暴露在嚴重的輻射內。而且在人口稠密的城市地區通過設置多個基站,基站服務半徑縮小,減少了方法的發射機功率,既保證通話質量,并且可以進一步降低電磁輻射,電磁輻射水平被控制在最小的范圍之內。以確保市民健康利益不受損害。
參考文獻:
[1] 劉志林.輻射安全與環境保護工作[J].核物理動態,2013(04).
[2] 陳翠英.必須認真做好輻射安全管理工作[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