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刻
摘要:《教我如何不想他》是中國藝術歌曲領域里眾所周知的瑰寶之一,作品選用著名語言學家劉半農先生于1920年留學英國倫敦大學時所創作的詩歌為詞,由著名作曲家趙元任先生于1926年譜寫而成。作品的旋律優美且不失深情,既采用了中國戲曲的唱腔,又極具“中國的韻味”,加之趙元任將西方風格等多種作曲技法融入其中,更顯作品之新穎別致。《教我如何不想他》不僅是我國近現代時期經典藝術歌曲代表作,亦是我國專業音樂學府聲樂學科的必選教材之一。
關鍵詞:趙元任 藝術歌曲 《教我如何不想他》 藝術特征 情感處理
《教我如何不想他》采用了分節變奏的曲式結構,音域達12度之廣。其中,“教我如何不想他”這句歌詞在作品中共出現四次,貫穿全曲,突出了歌曲的主題。作品以“E-B-E-e-G-e-E”的調性布局,給人強烈的統一感。詞作家劉半農說,這首詩表達的是海外游子思念祖國之情,趙元任把這首詩譜寫成曲的時候,將詩中的“她”改寫成“他”,由此把“想”的空間拓寬的更加含蓄深邃。趙元任這樣評價道:“歌詞中的他,即可以是女的她,也可以是男的他,都代表一切愛著的他、她、它。”
一、《教我如何不想他》的歌詞意境
(一)自由和思念并存
“天上飄著些微云”,歌曲以一種蔓延的情調舒展開來,既把聽者的情緒帶到一個廣闊無垠的天際,又讓人們深深體會到了作者淺淡的愁緒,從立體的視角來審視具有自由的空間感。“飄”不僅表現了自由的情懷,還表現了作者缺乏歸屬感的愁思。一個“微”字,本是一種難以感受的風,可作者卻感受到了其吹拂,觸摸到了輕柔的風兒和那飄浮的微云,一種淡淡的思緒便在這優美意境的中油然而生。婉轉而抒情的“啊”字在這里的出現,是一種發自內心的悠然嘆息,“微風吹動了我頭發”,作者的頭發被那微風不經意地吹亂了,他多情而敏感的思緒被撩動起來,這就是“叫我如何不想她”。春天般的美景,本應帶來的是一個愉悅的心情,但這首詞卻帶給我們一種淡淡的愁緒,一種深藏在心里被喚醒的思念之情。
(二)思戀與向往并舉
“月光戀愛著海洋”,描寫的依然是那么平穩,讓人們感受到了從未有過的溫暖和深情。“海洋戀愛月光”,深沉而又充滿活力的海洋被這種情愫包圍著,時時回應著月光對她的眷戀。月光與海洋的綿綿深情與那種不可分割的情感是多么的真實和讓人感動。一聲聲發自內心深處的呼喚“啊……這般蜜也似的銀夜”,這里的“蜜”字,準確的抒發了作者對美好的向往,盡管是盛夏酷暑,但卻感受不到熱浪滾滾,就連夜晚都儲存著甜蜜的氣息,由此,作者心底的甜蜜我們不得而知。
(三)愛戀與懷舊相依
“水面落花慢慢流”,花兒隨著秋季的來臨開始凋謝,花瓣撒落在水面上,隨著粼粼的水面緩慢的飄動,順流而去,是如此的自然。這句話看上去只是描述秋景,但是落花體現的是一種哀愁,是對舊情的的真實感受,“慢慢流”體現了作者心中的無奈。作者情緒在這里開始有些低落,觸景生情。“水底魚兒慢慢游”,甚至那水底的小魚都是無拘無束,慵懶的游動,是那樣的從容,作者的心中產生了壓抑的情愫,想念著過去的甜蜜,而如今都消逝不見,終于難掩心中的坦然。
接下來的描述,情感上的變動更加突顯。作者在此處通過“枯樹”表達了自己沉重的情愫,“搖”字突顯了仿佛被迫害的情感,作者的愛在這時備受煎熬。“野火在暮色中熊熊燒”,在這個嚴寒安靜的夜晚,野火把小草焚燒殆盡,如同一個魔鬼操控著大自然,“燒”字讓我們心底的憤恨也隨之共鳴,作者的情愫因寒冬和烈火而愈發深厚。這時的“啊……”既是作者心底情感的抒發,也是作者個性的表達,更是其改革思想的表現。同時,也正因為這種沉重,讓作者在“西邊還有些兒殘霞”中,即使是在烈火喧囂和寒風凜冽的夜晚,那遙遠的天空依然帶給他希冀,讓他不斷的奮斗。
歌曲四段皆采用“叫我如何不想她”來結尾,內容淺顯易懂,一氣呵成。從蒼穹、汪洋,到落英、魚兒,到枯木、野火,時間從白天到黑夜,從春天到冬天,作者用這些事物與時空來表達他內心眷念的情感,身處異鄉,時時刻刻都會觸景生情,不論困苦,都時刻思念著親人和祖國。
二、《教我如何不想她》的時代背景
趙元任的藝術歌曲創作與社會時代背景息息相關。20年代的“五四”時期,也是其的歌曲創作時期。“五四”運動是中國革命史上具有重大意義的一個事件,更是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到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轉折點。在那個時候,工人階級過著十分艱難且悲苦的生活,并深深痛恨著因軍閥的統治下的黑暗與混亂。最后,全國范圍內展開了一場代表著人民覺醒、象征著自救愛國的新文化運動。倡導者們皆高舉著“德先生”“賽先生”的精神旗幟,通過提倡民主、科學和白話文、新文學為主旨,引起了洶涌澎湃的新文學的思潮。從文言文轉變為白話文是新文化運動中最突出的一個特征,那時,大量以趙元任為首的詩歌的涌現。《新詩歌集》是趙元任的第一部作品集,表明了他擁護“五四”精神的先進立場、堅決反對封建的壓迫。趙元任是中國“五四”時期不僅主張勇敢借鑒西方的新音樂,并且非常注重繼承中國各種各樣的民族民間音樂遺產的藝術家。因此,趙元任可以在當下創作出具有“五四”精神的歌曲的原因,與他當時對音樂的認識以及創作思想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
三、《教我如何不想她》的演唱情感
歌唱的情緒是來源于聲樂的作品,聲樂的作品是歌唱的來源,創作的過程是詞曲作家們情感因經歷萬千后才噴發,而通過這一藝術創作的行為,才使情感得到升華和體現的過程。越是內心情感表述的歌曲,對呼吸的功力要求越高,只有這樣,才可以表現出那被控制的情感。有時,越是黯淡的音色,越能表現出內心的波瀾。歌曲的特點是:“以詩入歌,以樂和歌”。當演唱《教我如何不想他》的時候,要唱出感人肺腑的想念之情,必須要用中等恰當的真情實感來演唱整首歌曲,才可以很好的表現出作品情緒對比的特點。比如在演唱歌曲的第一節前半部分中,以風景作為基調的時候,需要滿懷深情,用飽滿的情緒演唱出如畫如詩的意境,用類似敘述的演唱方式,讓人感受到親切自然。注重由高到底的視覺感,從遠到近的畫面切換:微云、天空、微風、地上,感受風景和思憶故里的蒼穹土地。當演唱到“教我如何不想他”的時候,情緒被推向最高潮,深深的抒發了自己對國家的眷念的情懷,但因為思念的感傷慢慢的把情緒弱化。根據這首歌曲的特征,強調表達個人情緒,把歌曲演繹的如同身臨其境,如同演唱自己的故事,才能夠表現出用情表聲,用聲動人的效果,讓聽眾能夠從歌者的歌聲中聽出演唱者的情緒。在歌唱這首歌曲的時候,演唱者必須要充分感知當下主人公的情緒,從而讓聲音達到柔和連貫的效果。
參考文獻:
[1]陳珊.趙元任藝術歌曲研究[D].濟寧:曲阜師范大學,2008年.
[2]王帆.趙元任藝術歌曲研究[D].新鄉:河南師范大學,2012年.
[3]楊洪福.論趙元任藝術歌曲中體現的藝術辯證思想[D].蘭州:西北師范大學音樂學院,2013年.
[4]段小麗.趙元任音樂思想探析——以其藝術歌曲創作為例[D].蘭州:西北師范大學,2011年.
[5]王莉.論趙元任聲樂作品的民族性與演唱表達[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6]鄭彤.趙元任藝術歌曲及其演唱的初步研究[D].福州:福建師范大學,2006年.
[7]馮甲慶.淺談趙元任藝術歌曲的創作特色[J].大眾文藝,2010,(08).
[8]張婷.趙元任藝術歌曲研究[D].成都:四川師范大學,2010年.
[9]鐘志平.五四新文化運動對我國二十世紀初藝術歌曲創作的影響[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10年.
[10]薛娟.內蒙古本土藝術歌曲探析[D].呼和浩特:內蒙古大學,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