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賢明
招標采購是國有企業最主要的采購方式,招標工作開展得好壞是采購工作做得好壞的重要標志。因此,在國有石化企業中強化法治意識,依法合規開展招標工作,意義重大。在石化企業招標采購的過程中,只有時刻堅持法治思維,依法合規開展招標工作,才能確保招標投標活動的“公開、公平、公正”原則和“誠實信用”原則落到實處;才能確保不斷地提升石化企業招標管理工作水平。
一、石化企業物資招標采購的特性和要求
石化企業所需工藝設備、分析儀器、控制儀表和化工三劑與原料等。物資的招標采購需要充分考慮石化企業的工藝工況特點,要求必須滿足安全與環保等方面的法規和要求。
由于許多石化物資是在高溫、高壓、易燃、易爆、有毒或有害的工況條件下使用或運行,因此招標采購這類物資時,就必須在招標文件中對其使用或運行的工況做出準確的描述和正確的要求,并對投標人的資格條件提出相應的合適要求,對合格投標人的有效業績提出合理的要求,同時對投入使用或運行后的長期運行和維護成本給予充分的考量。然而,如果在編制招標文件時由于考慮不周或設定的招標條件不周全、不合適,實施招標后的結果可能就是純粹地以低價中標的產品;可能就是并非性價比最優的產品;甚至是投用或運行后隱患不斷的產品,會長期困擾化工裝置的安全、穩定和環境友好的可靠運營。因此,石化企業物資招標采購除了要符合國家關于招標投標的主要法規之外,還必須滿足國家和石化企業關于石化物資在(HSE)職業健康、安全生產、環境保護等方面的法律法規和管理規定,以及生產技術標準、驗收標準、驗收方法等規定和要求。
二、石化企業物資招標采購存在的主要問題
1.設立門檻,虛假招標。一些物資需求單位(用戶)或采購單位為了把物資交給自己選中的單位,在資格預審文件和/或招標文件中設置一些與采購目標無實質利害關系的限制性條款,或以安全和/或環保等為借口,違規設置明顯傾向性或苛刻的采購條件,以有利于某一投標人中標,或導致招標失敗,促成獨家談判的高價供貨。
2.化整為零,規避招標。隨著《招標投標法》和《招標投標法實施條例》的實施,公開抵制招標的現象已鮮見,但以種種借口規避招標卻屢有發生:一是以時間緊、任務急為由,躲避公開招標,采用邀請招標或談判采購;二是肢解項目規避招標。將一個采購項目分解為若干項,使每項都達不到必須招標項目的規模標準,從而零星談判采購。
3.合謀作假,串標圍標。一是投標人與招標人、評委串通招標。一些投標人,不去精心編制投標書,以實力中標,而是挖空心思在招標人或評委身上下功夫,通過采用不正當的手段搞定關鍵人后中標;招標人在評標過程中,對意向投標人采用帶有暗示性、誘導性的提問或替投標人做補充應答,對其他投標人則百般刁難,甚至利用權力為意向投標人量身制作評分標準,或在評標中故意多打分,從而使意向投標人高價中標。二是投標人之間的串通。一些投標人相互串通,達成“君子協議”以抬高報價。或由一家投標、幾家陪標,事后利益均沾;或此次你投標、我陪標,下次我投標、你陪標,大家輪流坐莊,這樣既能避免投標人之間的競爭,又能中標,導致招標投標被“綁架”。
4.過程監督薄弱,監督乏力。首先,監管部門多,導致主體責任不明確。目前國有企業招投標活動的監管部門有:國資委、發改委、主管部門、審計部門、紀檢監察部門等。其次,目前許多石油石化企業主要實施事后監督,也削弱了監督的效果。再次,石油石化企業雖有紀檢、審計等監督部門,但因監督人員往往不懂具體采購業務,無法洞悉招標采購業務過程中的“貓膩”,使監督流于形式。
5.執法不嚴,責任追究不給力。對許多應招未招、應公開未公開的招標項目,以化整為零形式規避招標,以各種限制性條件和傾向性條款人為設立門檻實施虛假招標等違規違法行為責任追究不到位,沒有按照國家法律法規、集團公司規定,追究相關人員和主管單位的領導責任,并給予當事人、相關責任人員黨紀政紀處分和組織處理。不完全是因為監管部門人員由于專業知識的局限難于識別日常招標采購活動中的違規違紀違法行為的存在,有時即使能夠發現,也視而不見,有時甚至對構成犯罪的,還往往由領導出面與司法機關交涉,免于追究刑事責任,努力“挽回面子”。
三、強化法治意識,堅持法治思維是做好招標工作的前提和必要條件
1.招標是法律規定,堅持法治思維是做好招標工作的必要保障。招標是唯一法定的采購方式,是市場經濟下唯一法定的采購方式,而且招標是市場配置資源的最有效方式。無論是國家有關部門,還是集團公司都制定和出臺了一系列的有關招標投標的法規和管理辦法。只有我們時刻堅持法治思維,才能做好招標工作,才能將依法治企引向深入,才能全面推進企業合法合規經營。企業合規管理是指企業在運行過程中要遵守各種法律法規、規章制度和規范,強化合規經營,包括承擔社會環境責任,反腐敗、反壟斷、反欺詐、反對商業賄賂等。企業實施合規管理是企業尋求依法治企,主動規避經營風險,尋求健康生存和長期可持續發展的需要。
2. 招標程序是法律程序,在開展招標工作過程中,須嚴格執行法定程序。《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實施條例》(后面簡稱《招標投標法實施條例》)第八條規定:“國有資金占控股或者主導地位的依法必須進行招標的項目,應當公開招標;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邀請招標:(一)技術復雜、有特殊要求或者受自然環境限制,只有少量潛在投標人可供選擇;(二)采用公開招標方式的費用占項目合同金額的比例過大。”我國現有絕大多數石化企業都是國有資金占控股或者主導地位的國有企業,因此在國有石化企業中應首推公開招標實施物資采購。而且《招標投標法實施條例》第四十四條規定:“投標人對開標有異議的,應當在開標現場提出,招標人應當當場作出答復,并制作記錄。”第五十四條規定:“投標人或者其他利害關系人對依法必須進行招標的項目的評標結果有異議的,應當在中標候選人公示期間提出。招標人應當自收到異議之日起3日內作出答復;作出答復前,應當暫停招標投標活動”。這表明異議及對異義的答復也都有嚴格的法律依據。
3.招標文件是法律文件 招標文件質量的高低直接決定招標成果的好壞。《招標投標法實施條例》第四十九條規定:“評標委員會成員應當依照招標投標法和本條例的規定,按照招標文件規定的評標標準和方法,客觀、公正地對投標文件提出評審意見。招標文件沒有規定的評標標準和方法不得作為評標的依據。”,由此可見,評標是評標委員會依據國家相關招標法規和招標文件進行,招標文件與相關招標法規具有同樣的法律效力。如果招標機構或負責招標部門在接到招標采購計劃后,在準備招標文件時編制的招標文件質量不高,有瑕疵,甚至有錯誤,就必然會影響潛在投標人編制投標文件的質量和評標委員會提出的評審意見,進而影響招標人根據評標委員出具的評標報告對正確中標人和中標結果的選擇。因此,負責招標文件編制的所有招標采購業務人員和負責招標文件審核的招標管理人員等,必須具有較強的法治意識,時刻堅持法治思維,才能編制出體現最佳評標標準和方法的最高質量、最高水平的最終招標文件;才能確保得到性價比最優的招標結果。
四、強化法治意識對石化企業物資招標采購工作的重要性
1.強化法制意識。石化企業負責物資采購的相關人員按照國家最新《環境保護法》和《安全生產法》的相關規定,充分考慮擬購物資的具體使用環境,即溫度或壓力的高低、易燃或易爆的程度、有毒或有害的程度等具體工況條件,設定出合理的投標人資格條件和技術條件與標準,確保石化企業所需物資的采購質量。
2.養成良好習慣。石化企業采購人員形法治觀念,始終堅持法治思維,有利于養成依法合規開展好所有招標工作的良好習慣。
3.提升管理能力和水平。石化企業招標采購管理部門和相關領導堅持法治思維,做好招標管理工作,有利于不斷地提升管理能力和水平。
4.有利于規范操作。石化企業的紀檢監察部門堅持法治思維,嚴格執紀執法,做好招標的監督工作,有利于監督石化企業招標實施部門依法招標,規范操作。
5.減少違規違法行為。投標人或者其他利害關系人增強依法維權的意識,有利于監督石化企業的招標工作開展得是否依法合規。最大程度地減少投標人或者其他利害關系人對評標結果的異議,減少串標圍標、造假等違規違法行為的發生。
6.規避經營風險。石化企業負責招標采購的所有相關人員在決策、執行、管理一切事務時,都能按法律、按制度辦事,有利于減少規避招標、虛假招標等違規違法違紀行為的發生。在法治理念的基礎上,運用法律規范、法律原則、法律精神和法律邏輯對所遇到或所要處理的問題進行分析、綜合、判斷、推理,形成正確的和最佳的結果和結論,進行合法合規經營,有效地減少和規避企業的經營風險。
(作者單位:吉林石化公司招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