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維
第一步:到2025年,陜西制造強省建設取得重要進展,制造業總產值達到3.6萬億元以上,工業比重由目前的72.4%提高到80%;
第二步:到2035年,陜西省制造業整體實力進入國家制造強省行列,部分重點行業領域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第三步:到2045年,重點領域創新能力、質量品牌等核心競爭優勢更加突出,邁入我國制造強省中上游水平。《〈中國制造2025〉陜西實施意見》昨日亮相,奏響“陜西制造”藍圖最強“三步曲”。
在所印發的實施意見藍圖上,記者注意到,重大科技創新、智能制造、工業強基、工業品牌建設、綠色制造、軍民融合、技術改造、高端裝備創新八大工程是“開路先鋒”。
借助“一帶一路”戰略,鼓勵“陜西制造”大力開拓國際市場。《實施意見》明確,以“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為重點,同時積極開拓美國、日本、韓國等市場,推動汽車、裝備制造、新材料和特色消費品出口。鼓勵制造業企業與跨境電商企業合作開拓海外市場,打造內陸地區工業品出口高地。
《實施意見》同時確定了一批重大項目,涵蓋14個領域共100個項目,涉及節能與新能源汽車、航空裝備、高檔數控機床與機器人、電力裝備、節能環保裝備、軌道交通裝備、智能終端、云計算、大數據和物聯網領域等。在這些項目中,新能源汽車“秦”產銷能力達到10萬輛,研發生產新舟700渦槳支線飛機,力爭2016年12月實現首飛,2018年9月取得型號合格證并開始交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