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社民
群雄逐鹿的“三國”時代,為了創業、霸業,以曹操、劉備、孫權等為代表的“三國”領導們在人才管理中各顯其能,導演了一幕幕流傳千年的神奇故事,展現了他們高超的人才管理藝術。這些豐富的人才管理藝術至今仍閃爍著智慧之光。
一、招攬人才的藝術
1.招募與自薦。“三國”公開向社會招募人才,引得眾多英雄豪杰毛遂自薦。曹操張榜招募,得樂進、夏侯淵、曹仁、荀彧等;孫權設館招募,得呂蒙、陸遜等。
2.舉薦?!叭龂钡脑S多一流人才來源于領導們的親信、朋友、下屬的大力舉薦。劉備在荊州時,徐庶薦孔明,伊籍薦馬氏五兄弟;在東吳,周瑜一薦張昭、張統,再薦魯肅,魯肅薦諸葛瑾,張統薦顧雍,呂蒙薦陸遜;在曹魏,荀彧薦程昱、郭嘉,郭嘉薦劉嘩等。舉薦者和被薦者和睦共事,同心協力,輔佐共同的領導,成就共同的事業。
3.恭請。當獲悉人才信息時,“三國”領導們或親自尋訪、拜見或派親信聘請。孫策親自請張昭、張統,派周瑜請魯肅,又遣使請諸葛瑾、顧雍等?!拔ú攀桥e”的曹操更是求賢若渴,他所到之處,遍訪賢士。領導者以極高的禮遇恭請人才,是對人才的尊重和敬慕,也贏得了他們的忠誠。劉備“三顧茅廬”贏得了孔明終生追隨。二十年后,孔明仍感動地說:先帝“三顧臣于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當其兄諸葛瑾勸說他歸順兵強馬壯的孫權時,當司馬懿在陣前勸其歸順實力更強的曹魏時,他都斷然拒絕,為蜀漢江山“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4.納降。除了接收自愿來降者外,“三國”領導們還以勸降、誘降、逼降等方式從敵營中挖掘了眾多人才。劉備集團的黃忠、馬超等,曹操集團的賈詡、張遼、張郃等都是來自敵方陣營的優秀人才。徐晃、許褚等是在兩軍對壘中被曹操發現并收降的大將。“納降”壯大了自己,削弱了敵方,也讓人才找到了實現個人價值的舞臺。
二、知人善任的用人藝術
“三國”事業的成功是“三國”領導們“知人善任,人盡其才”用人戰略的成功。
1.不論資排輩?!叭龂睍r期,無數年輕才俊脫穎而出,眾多青年人才獨當一面,擔當大任。諸葛亮27歲輔佐劉備戰赤壁,取荊州,奪西川;周瑜34歲任大都督,指揮赤壁大戰,大敗曹軍80萬;陸遜38歲為將軍,41歲掌帥印,指揮彝陵之戰,火燒連營,大敗劉備大軍等??梢?,打破論資排輩的用人思維,大膽啟用年輕人才,既能聚集人才,鍛煉人才,培養人才,也能成就事業。
2.人盡其才。只有人盡其才,才能實現人才的價值。只有了解下屬的長處和短處,才能人盡其才。孫權派魯肅與劉備談判,實現了孫劉聯合共抗曹操的戰略;司馬懿舉薦張郃為抗蜀先鋒,張郃不負所望,屢建奇功。相反,不善用人的袁紹讓嗜酒輕敵的淳于瓊守烏巢,致糧草輜重被燒而兵敗官渡。
3.大膽授權。授權是重要的領導藝術?!秾O子》中“將能而君不御者勝”的論斷說明了授權的意義。曹操率軍在官渡大戰袁紹,“留荀彧守許都”,荀彧不負重托,使曹操后方穩定,后勤保障順暢;劉備讓年輕的諸葛亮總攬軍政大權,終于實現魏、蜀、吳三分天下的鼎足之勢;孫權封周瑜為大都督,鏖戰赤壁,并賜佩劍誅殺“不聽號令者”;劉備起兵70萬伐吳,孫權在諸將的質疑聲中,登壇拜將,授權年輕的陸遜統兵拒敵,贏得了彝陵之戰的全勝;曹操命荊州降將蔡瑁、張允掌管水軍,當二人匯報水軍訓練時,曹操說:“汝既為水軍都督,可以便宜從事,何必稟我!”,有效的授權,既為各路人才提供了施展才華的機會,又有力的促進了事業的成功。
4. 善于納諫?!叭龂鳖I導們廣開言路、善于納諫,發揮了謀士在決策中的參謀作用。劉備集團的每一次重要決策都滲透著諸葛亮的智慧;孫權經常與魯肅、張昭等討論、協商重大問題。尤其是在赤壁之戰的決策過程中,孫權主動與主戰派、主和派,甚至投降派,廣泛協商、辯論,做出了孫劉聯合共同抗曹的正確決策;曹操更是從諫如流,虛心求教謀士的典范。每次決策他總是讓眾謀士各抒己見。
5. 不計前嫌。曹操不念舊惡,不計私仇,使用曾經的敵人。張繡反復無常,曹操的兒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和大將典韋皆死于與張繡的戰斗,但當張繡來降時,曹操不計前嫌,以禮相待,封其為揚武將軍。賈詡曾作為董卓、李傕、段煨、張繡的幕僚數次擊敗曹操,投降后,曹操不但重用,而且讓世子曹丕拜其為師,死前又托孤賈詡;官渡之戰后,曹操大敗袁紹,發現內部人與袁紹暗通的書信,左右要求照名單“收而殺之”,曹操則令盡快焚燒,不再過問,安定了人心?!安挥嬊跋印钡挠萌朔绞?,體現了曹操寬宏大量的胸襟,引得各路人才紛紛來投。既壯大了自己,又削弱了敵方,使曹魏集團成為“三國”時期實力最強的一方。
三、培育人才的藝術
“三國”的許多人才都經過長期戰爭的千錘百煉。魏延從無名小卒成長為蜀國后期第一大將,有賴于劉備的重用和沙場的磨煉;陸遜從文弱書生成為東吳的大都督,有賴于孫權、呂蒙的大膽啟用和授權。
“唯才是舉”的曹操十分重視人才的品德教育。他善于以不同方式對部下進行品德教育。關羽掛印封金,辭別曹操,曹操惋惜地對部下說:“不忘故主,來去明白,真丈夫也。汝等皆當效之?!庇謱堖|說:“云長封金掛印,財賄不以動其心,爵祿不以移其志,此等人吾深敬之……”然后帶禮品親自送別關羽。袁紹謀士沮授被俘不降,曹操怒而殺之,又后悔地說“吾誤殺忠義之士”,令厚葬并題寫“忠烈沮君之墓?!毕喾?,平定漢中后,他卻殺了對自己有功的張魯手下叛臣楊松??梢?,曹操鄙視楊松的人格,贊美忠誠的關羽和沮授,并以此鞭策眾將。
曹操還以身作則,帶頭執行法律并依法育才。征張繡行軍途中,曹操的馬踏壞了一塊麥田。他“割發權代首”自我懲罰,并通報三軍,令“三軍悚然,無不懔遵軍令?!痹跀酬嚽?,他說“我不自往,誰肯向前?!痹捯袈?,便率先沖向敵陣;一次,其子曹彰出征前,他說:“居家為父子,受事為君臣。法不徇情,爾宜深戒。”曹操以自己的言行為部下樹立了學習的標桿。
四、關愛人才的藝術
劉備與孔明“食則同桌,寢則同榻,終日共論天下之事”體現了二人的魚水之誼。魯肅見孫權“權甚敬之,與之談論,終日不倦”?!皺嗔趑斆C共飲,至晚同榻抵足而臥。”一次魯肅來訪,孫權下馬站立等待,讓眾將士深受感動。孫權感念周泰救護之功,設宴款待,親自敬酒,撫其背,淚流滿面。又賜周泰麥羅傘,供其出入使用。謀士郭嘉得病,曹操傷心地說:“因我欲平沙漠,使公遠涉艱辛,以至染病,吾心何安!”郭嘉英年早逝,曹操“心腸崩裂”親自祭奠,大哭“奉孝死,乃天喪吾也;”兵敗赤壁時,他傷感地說:“吾哭郭奉孝耳!若奉孝在,決不使吾有此大失也!”然后捶胸大哭。這既是對逝者的懷念,也是對眾臣的鞭策;大將典韋戰死,“操親自哭而奠之,”他對諸將說:“吾折長子、愛侄,俱無深痛;獨號泣典韋也!”到許都后,曹操思慕典韋,“立祀祭之”并封其子為中郎,收養府中。一次行軍途中,路過典韋墓地,曹操在馬上放聲大哭,隨即下馬,親自拈香哭拜吊奠典韋,然后才祭侄兒、長子及陣亡軍士。曹操的行為感動三軍。
領導們對下屬的感情投資,激發了人才的忠勇精神和無限激情。身處曹營的徐庶兌現了臨別時對劉備“縱使曹操相逼,庶亦終身不設一謀”的承諾;張松自愿獻出西川地圖助劉備奪西川;關羽封金掛印,過五關斬六將,追尋劉備。黃蓋“受孫氏厚恩”獻“苦肉計”甘受酷刑,助孫權、周瑜火燒赤壁。曹操集團更是內部團結,人才隊伍穩定。相反,實力強大的袁紹,因無用人之能,少愛才之心,導致人心渙散,人才大量流失,終成最先滅亡的集團。
五、激勵人才的藝術
1.物質激勵?!叭龂鳖I導們常以金錢、錦衣、美酒等獎賞有功者。失街亭后,孔明贊趙云所部斬將立功完勝歸來,并贈趙云五十金,賞其部卒一萬匹絹;十八路諸侯伐董卓時,關羽斬敵大將華雄而立大功,當袁術刁難時,曹操仗義執言:“得功者賞,何計貴賤乎?”又派人送酒肉并安慰劉關張。曹操得典韋,將自己身上棉襖和所騎駿馬雕鞍賜予典韋;收許褚,當即重賞;魯肅夜半給孫權獻霸王策,孫權次日厚贈魯肅,并將衣服緯帳等物贈給魯肅之母;一次曹操率兵來犯,甘寧受命出戰,孫權為其壯行,并“調撥帳下一百精銳馬兵付寧;又以酒五十瓶,羊肉五十斤,賞賜軍士”。甘寧得勝歸來,孫權親自迎接,并“賜絹千匹,利刀百口”。
2.功名激勵。及時提升或賜爵是對功臣們能力和功績的肯定,同時又賦予了他們更高職位、更大權力和責任。滿足了他們的成就感,能更好地發揮他們的潛能。劉備得西川,封賞有功文武及西川降將。漢中稱王后,他又對文臣武將“各以功勛定爵”,眾人皆大歡喜;每次戰勝后,曹操都要給部下提升官職或賜爵位。戰勝楊奉、韓暹后,“封董承等十三人為列侯,”封荀彧等文臣相應官職,武將夏侯淵、徐晃、許褚等分別封為將軍、都尉等。關羽斬袁紹大將顏良、文丑后,曹操即封其漢壽亭侯。
3.贊美人才。贊美是對人才的賞識、評價和鼓勵。曹操以政治家的敏銳發現人才的特點,以文學家的氣質用寥寥數語,畫龍點睛式地贊美人才。樊城解圍后,他稱贊徐晃:“公明真膽識兼優者也!”見徐晃軍容整齊,又高興地說:“徐將軍真有周亞夫之風矣!”隨即封徐晃為平南將軍。不但如此,曹操還總是把功勞歸功于下屬。戰袁紹時,他說:“皆不出荀文若之料?!贝笃圃闲值?,他又說“不出奉孝之料?!逼岂R超后,他說:“亦賴汝眾文武之力?!边@些恰到好處,及時、真誠、切中人才特點和特長的當面贊揚,使受贊者產生了榮譽感,有力激發了人才的活力。
4. 失敗時的鼓勵。曹操失敗時不氣餒,勇于承擔責任,他對眾將說:“吾中奸計矣?!碑斔麑捨勘妼r說“勝敗乃兵家常事?!币源斯膭顚⑹坎灰獑适Ф分?。赤壁戰敗后,逃跑路上,眾將士驚魂未定,士氣低落,有的大哭,曹操卻放聲大笑。曹操敗不餒的氣概,吹散了眾將士心中失敗的陰云,鼓舞了士氣。
堅持以人為本,調動人才的積極性、自覺性、創造性,發揮人才潛能,是現代人才管理的目標?,F代領導者應當從《三國演義》的故事中,啟迪智慧,樹立正確的人才觀念,廣開進賢之路,尊重人才,善用人才,培育人才,關愛人才,激勵人才。
(作者單位:陜西財經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