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海波
歷史以沉雄的腳步走過了漫長的時間通道,又以矯健的步伐跨越了21世紀的第十六個門檻。讓我們回眸世紀背影,靜靜地諦聽漫長的歲月河流里那積淀了太多太多的蒼茫與神往。追求真理的風暴一次次地席卷著20世紀的華夏大地,渴望光明與幸福的心潮涌動著、澎湃著掀起沖天巨浪,仁人志士的吶喊動搖了舊制度的根基,在追求民主與科學的呼喚聲中,中國青年把熱血沸騰在1919年的5月。倒下去是身軀,站立是英魂、是氣節、是民族不屈的脊梁。于是,魯迅等一批志士用如椽的巨筆,擦亮文學的眼睛“冷眼向洋看世界”,直面滲淡的人生,之后。呼喚“熱風吹雨灑江天”。讓中國邁出艱難的步履,踏上芳草青青、鮮花盛開的光明前程!戰斗者和奮斗者的遺跡在悲憤與堅貞的天幕上寫下一部血的史詩。歷史已清晰地聆聽到了來自萊茵河畔的春雷,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甘霖開始滋潤焦渴的中國大地。中國的航船在驚濤駭浪中徐徐劃向南湖的湖面,中國共產黨把最初的一聲汽笛、最初的一抹晨曦定格在1921年7月的上空。
歷史呼吸著浩然正氣,民族吹奏著復興的號角。大地又一次發生著猛烈的震顫。韶山沖的太陽發出熾熱的烈焰。井岡山的毛竹盎然著革命的春天。一位農民的兒子,開江西瑞金的藍天,以執著和果敢、以睿智和偉岸讓人民在陜北看到了晴朗的天!
一汪汪血泊,一潭潭苦難,從土地革命戰爭到解放戰爭,是蘸著每一滴血、蘸著每一滴苦難寫就的可歌可泣的巨著宏篇!歷經了半個多世紀,那簇擁的旗幟,那前仆后繼的步伐,如今讓人民讀了。仍感到它的那無與倫比的強勁力度,那震天撼地氣壯山河的雄壯力量,洞穿今天,照耀明天!
得民心者得天下。革命的每一次成功和勝利,都是民心所向,都是人間之正氣軒昂著靈性與光芒!
穿越七月的風雨.踏上十月的道路,歷史記住了血雨腥風中的艱難跋涉,在歲月的深處。渴望和憧憬熱切交織成動聽和豪邁的頌歌,勝利以鮮紅的旗幟狀態躍出東方大地巍然屹立的一個嶄新的景象,正義的笑聲響徹環宇,并猛烈地撐起高聳云天的脊梁!
歷史是一條河,讓中國領導人逆水行舟,披荊斬棘,乘風破浪!人民在激流中奮進。黨在急流中成熟!大河上下,百舸爭流,開放的氣笛響徹云霄!
廣闊的大地喧響著改革的聲浪,晴朗的天空飛渡著開放的祥云。歷史的腳步從20世紀的黃昏走向21世紀的黎明,讓中國在新一輪的太陽升起的時候,聆聽她那鏗鏘而有力的回聲:把挫折和失敗留給昨天,把力量和信心凝聚給充滿生機與活力的今天,把憧憬和夢想寄給充滿希望的明天!用澎湃的心靈和熾熱的激情去描繪至親至愛的祖國那壯麗的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