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何以解暑?可以讀荷。讀荷,你可以去荷塘邊做一回斯人獨步,領略“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意境,也可以回到書桌旁,坐擁一份寧靜,手捧一杯清茶,讀有關荷的散文或詩畫。讀著讀著,暑意全消,你的整個身心都被一片無邊的涼意包容了,身旁仿佛開滿了一朵朵清香遠溢的清荷,不絕如縷的花氣滲透了五臟六腑……在荷花的世界里,酷暑也該改為“清暑”才對了。
某個夏天,讀到季羨林的《清塘荷韻》,不禁也癡心狂想,如果自己也擁有一個池塘,種滿荷花,不管是風是雨,是晨是昏,荷花亭亭玉立,滿池的清逸、清香,正如一首《荷花》詩里所寫的:“一片秋云一片霞,十分荷葉五分花。湖邊不用關門睡,夜夜涼風香滿家。”試想,清香入戶,該是何等的奢侈和享受。關于荷,僅中學課本里就有周敦頤的《愛蓮說》、李漁的《芙渠》、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和孫梨的《荷花淀》,無一不是名篇,在寫同一種花卉的文章里,該是入選最多的吧?從中可以看出,我們中國人是多么的喜愛荷花,對那些寫荷的名篇名句,我們無不熟讀于口、默記于心,常誦之,則覺清溢之氣頓生,充盈心胸,也使兩腮生香,于是感謝大自然造化了荷,感謝前人寫下了這些膾炙人口、曼妙無比的篇章。今天,我們這些后人能夠承載這些華彩文章,是一件多么幸福和幸運的事啊!
讀荷,不但可以讀好文章,而且還可以讀畫,可以是工筆,一絲不茍,精心描繪;可以是大寫意,揮毫潑攀,酣暢淋漓,碧葉紅花,或作雨荷,或作風荷,或作殘荷,或一只蜻蜓立上頭,或一只鳥俏影橫斜,或數只青蛙葉下輕游,一幅幅荷花圖.就是一個無比清涼的世界。翻開齊白石、潘天壽、李苦禪……這些大師們的荷花圖,沉浸在他們構筑的水墨世界里,一片片清韻彌漫在你周圍,包容著你,酷暑也就遠離你了。齊白石畫的荷花,化繁為簡,寥寥幾筆就勾畫出荷的形態,充滿雅趣;李苦禪有一幅《盛夏圖》,上有題款:“國家日趨興盛,乃余之愿,祖國古稱華夏,想炎夏之際荷花盛開,乃作荷塘即景,何不題之盛夏圖耶?”語意雙關,畫荷花蘊含美好的祝愿,祝愿祖國繁榮昌盛,如夏荷盛開,愛國之情灼見。
夏日讀荷,讀了讓人清爽,讓人干凈,愉悅心性。以荷的氣質生活,則能讓人舒暢也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