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華婧

【摘要】目的探究早起護理干預在腦卒中患者預防便秘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以我院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接診的210例腦卒中患者為研究對象,按照數字隨機分組的方式分成實驗組和對照組各105例,實驗組進行針對性的早期護理預防便秘,對照組進行常規護理預防便秘,比較兩組護理結果。結果 實驗組有12例出現便秘情況,占總數的11.4%,6例患者使用通便藥,通便藥使用率為5.7%;對照組有40例出現便秘情況,占總數的38%,39例患者使用通便藥,通便藥使用率為37.1%,兩組便秘發生率對比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討論 早期護理干預對腦卒中患者便秘情況效果明顯,可降低通便藥使用情況,方法值得臨床推廣運用。
【關鍵詞】早期護理干預;腦卒中患者;預防;便秘
引言
在臨床治療過程中,便秘是腦卒中患者最常見的癥狀之一,鑒于便秘可導致顱內壓增高,迫使腦損傷患者病情加重,直接威脅到患者生命。因而,怎樣處置好腦卒中患者便秘問題,對于患者治療康復意義重大。為有效避免腦卒中患者便秘情況發生,我院于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針對210例腦卒中患者進行早期護理干預,收獲了顯著成效,現報道如下所示: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210例患者經CT檢測均符合腦卒中診斷標準[1],按照數字分組的方式隨機分成實驗組和對照組各105例;其中,實驗組男性81例,女性24例,年齡分布21~83歲之間,平均年齡(55±4.8)歲;對照組男性79例,女性26例,年齡分布22~82歲之間,平均年齡(56±5.1)歲;所有患者入院前監測發現,均無便秘史、排除明顯的腸道病癥;兩組患者無論是年齡、性別、病癥情況等一般資料均無明顯區別,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較性。
1.2 診治方法
分別為兩組患者進行鎮靜、脫水、抗感染、止血、營養腦神經等傳統治療,對照組通過腸胃進行營養供應,一周后未排便的患者根據醫囑給予番瀉葉治療,每次10mg每日兩次。
實驗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從患者入院起就進行早期干預護理,入院后由醫護人員為患者制定針對性的護理方案,給予個體化針對性早期護理干預,方法如下[2];第一:在患者入院第一天,對患者身體情況進行評估,根據首次護理記錄,明確患者信息情況,了解患者年齡、職業、日常生活飲食習慣、是否出現挑食、入院前排便狀況等。第二:護理評估;評估內容保護患者認知意識、生命體征估測、營養情況、口腔黏膜等;第三:宣傳教育;結合患者實際病情、病史、生命體征等評估結果,針對性的指導早期預防便秘措施,同時向患者家屬宣傳預防的重要性,講解便秘的引發原因和防止措施,以及飲食方面指導和排便后注意事項。第四:心理干預;醫護人員要在患者表現出焦慮、不安、抑郁及時進行安撫,為患者講解成功的治療案例,消除患者內心不良情緒,建立好戰勝疾病的信心。第五:便秘處理;對于便秘患者,可適當給予生理鹽水低壓灌腸促進排便。第六:出院指導;在患者出院當天根據患者病情和患者體質,做出針對性的指導和建議,告知患者和家屬出院注意事項,督促患者定期復查。
1.3 療效判定
本次研究療效判定將排便時間超過20min、排便艱難、糞便堅硬干燥、進食多日未排便者視為便秘。
1.4 統計學分析
本次研究應用 SPSS 16.0軟件分析,計量數據采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百分比表示,數據對比采取X2校驗,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通過數據可知,實驗組12例出現便秘,6例患者使用通便藥,實驗組便秘發生率為11.4%;對照組有40例出現便秘情況,39例患者使用通便藥,對照組便秘發生率為38%,兩組便秘發生率對比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便秘是腦卒中患者最為常見的臨床癥狀,這是因為腦卒中患者治療以控制腦水腫為主,在限制體液輸入量的同時,也常使用大量的脫水劑甘露醇,進而造成腸道內大便干結,進而引發便秘情況出現。腦卒中是一種變化較快、突發性較強、較難預測的疾病,即便是已經實施手術后,患者術后病情仍難預測,很容易因為便秘引發顱內壓力增高,導致患者病情惡化,進而危害患者健康甚至威脅到患者生命。有相關研究發現,便秘可造成腦卒中患者死亡。因此,對于該病主要以預防為主預后診治。解決好腦卒中患者便秘問題,對于患者早日康復異常重要。特別是急性期兩至三周內排便患者,更加要給予足夠的重視。
有相關人員研究發現[3],針對腦卒中患者制定專業的護理方案,進行針對性的早期護理干預預防便秘,對復原和恢復腸胃道功能有極大的促進作用,對保持內臟血壓的穩定劑腸胃黏膜的完整性,對預防患者便秘情況出現意義重大。為進一步證明早期護理干預預防腦卒中患者便秘的臨床效果,我院在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期間,對210例腦卒中患者進行早期護理干預。數據結果顯示,實驗組有12例出現便秘,便秘發生率為11.4%,通便藥使用率為5.7%;而對照組有40例出現便秘,便秘發生率為38%,通便藥使用率為37.1%,兩組便秘發生率比較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綜合而言,早期護理干預能有效改善腦卒中患者通便情況,降低通便藥使用概率,利于患者病情康復,方法值得臨床推廣運用。
【參考文獻】
[1]王高強,白全召.早期腸內營養在重型顱腦損傷中的應用研究[J].當代醫學. 2011,01(04):59-60.
[2]梁忠梅. 長期靜脈應用甘露醇引起便秘分析及預防[J]. 護士進修雜志. 2009,05(06):38-39.
[3]陳德玲,郭予全等.藥粥在重型顱腦損傷患者腸內營養支持中的應用效果[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 2010,01(16):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