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瑋槐
【摘要】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家風對一個人的價值觀形成有著重要作用,家風建設影響著社會建設。而企業作為社會發展的一個載體,對于社會生活的影響日益深入,在社會和諧發展的道路上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在企業和諧發展,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過程中必須重視家風建設。
【關鍵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家風建設;企業發展;社會和諧
家風,是一個家庭在世代傳承中形成的一種較為穩定的道德規范、傳統習慣、為人之道、生活作風和生活方式的總和,它首先體現的是道德的力量。家風包括:家德、家規、家訓、家譜。家德是家庭崇尚的德理和倫理。如尊老愛幼、寬容博愛、善待他人、重禮謙讓等。因此,以家風建設作為切入點,從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知、認同等方面探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和踐行問題具有現實意義。
一、概述
家風形成至今已有數千年的歷史,而家教、家規、家訓是家風形成的基礎。古人把家風概括為“五常八德”,“五常”即仁、義、禮、智、信,“八德”即忠、孝、仁、愛、信、義、和、平。“仁義禮智信”作為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核心部分,影響著我國傳統社會的價值觀念和道德規范,對推動我國傳統社會價值觀念的教化、提升我國傳統社會的道德水平,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歷史作用。
二、現狀分析:基于蕭山發電廠行政后勤支部的案例分析
在構建和諧社會的今天,弘揚孝文化、發展孝文化,始于家“孝”,繼而“效”企。蕭電以支部為試點,推行以“孝”為核心的支部文化建設,扎實做好“孝”與“效”的文章,積極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培育員工注重家庭的意識,提倡員工感恩敬業的意識,把“孝”文化作為促進支部文化建設的“助推器”。在當前蕭山電廠兩臺煤機將關非關的“非常態”下,通過開展“孝于家 效于企”活動,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緊緊圍繞服務企業這一主題,扎實推進素質教育,積極進取,增強大局意識、責任意識、奉獻意識,積極開拓對外項目,形成特有的支部文化。
該活動分宣傳發動和組織實施兩個階段,共建孝相冊、親情賬本、走訪困難等多個活動,讓員工在潛移默化中受到“孝”文化的熏陶進而把在家孝敬父母長輩的意識延伸到社會,來關心關愛身邊的每一位人員,共同建設文明社會。最終把“孝于家 效于企”的觀念提升到忠于國家,服務人民的高度,在奉獻社會中實現自己的價值。
三、家風建設的成效:基于蕭山發電廠行政后勤支部“孝文化”活動的經驗分析
(一)改變員工的精神面貌。在行政后勤支部推行孝文化活動期間,全場上下在讀、修、用中感悟著有效的家風文化,汲取中國民族的傳統精髓;在一言一行中踐行家風建設,凝聚著內在力量。從國學經典文化的耳濡目染,到積極參與社會公益事業,從上級領導到基層員工,家風文化逐漸成為蕭電的熱詞。另外,受孝文化潛移默化的影響,全廠的黨風廉政建設也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更好地促進了蕭電精神文明建設的深入開展。
(二)改變黨員的工作作風。支部大力開展親情助廉活動,在加強黨風廉政工作中,把“孝”與“廉”緊密結合起來,公司全體黨員干部樹立起廉潔從業就是孝敬父母、忠于企業的意識,教育全體黨員干部從孝愛大義出發,從謀求家庭和諧穩定出發,做好廉潔自律。優秀的家風影響著黨員們的思想和行為,他們樂于付出、甘于奉獻,轉變作風、提高效率,更好地服務于生產,推動企業發展。
(三)提高企業的向心力。孝文化本身涵蓋著“忠”的涵義,在推行孝文化的過程中,激發了員工對于企業的高忠誠度與認同感,將自己作為企業的主人,增強了員工的主觀能動性。員工在企業的工作及生活中,受孝文化的影響,逐漸形成一種發自心內的自愿的上進沖動。因此,通過優秀家風的傳播與建設,讓員工從道德層面上對企業產生一種強烈的歸屬感,使得企業的人事框架獲得了相對的穩定性。
四、總結
優秀家風所傳承的精神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所倡導的理念都是社會發展的原動力。然而從現實來看,好的“家風”不是與生俱來的,也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夠養成的,需要長期的教育,“潤物細無聲”的滋養。言教重要,身教更重要,尤其各級領導干部要帶頭搞好家風建設,帶頭教育好子女。人們習慣于上行下效,領導干部的好家風,會影響到自身及下一代的言行,同時也會對身邊的同事產生一定的影響,集大眾之氣,定會對樹立良好的社會風氣產生十分重要的影響。俗語說“家風可正源頭清”,要通過各種媒體廣泛宣傳好的家風,以家風促國風,形成“氣正山河壯,政廉日月春”的社會生態環境,充分發揮家風在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