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貴鋒
摘 要:經過12a連續增產,玉米階段性過剩矛盾凸顯。東北地區是我國玉米主產區,產、銷、儲結構性矛盾尤為突出,玉米結構調整勢在必行。
關鍵詞:長殘效除草劑;東北地區;玉米;結構;影響;對策
中圖分類號:S513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60431018
經過12a連續增產,2015年我國玉米產量達2245.8億kg,而當年玉米消費量為1750億kg。在國家下調臨儲價格情況下,玉米價格仍比國際市場高600元/t,玉米階段性過剩矛盾凸顯。東北地區是我國玉米主產區,產、銷、儲結構性矛盾尤為突出,玉米結構調整勢在必行。
1 玉米結構調整目標
在農業部制定的《關于“鐮刀彎”地區玉米結構調整的指導意見》中,提出了力爭到2020年,“鐮刀彎”地區玉米種植面積穩定在667億m2,比目前減少333萬hm2以上。“黑、吉、遼、蒙”即東北4省區,跨越東北冷涼區和北方農牧交錯區,根據具體區域不同,退出越區種植的玉米,擴大糧豆輪作和“糧改飼”規模,恢復糧豆輪作種植模式,發展優質強筋春小麥;大力發展青貯玉米,擴大飼料油菜種植,發展苜蓿等牧草生產;發展糧豆輪作、花生、雜糧生產。
2 玉米結構調整的困難
2.1 農民種植習慣問題
東北4省區為我國人均土地較多區域,種植玉米“播種施肥-化學除草-收獲”,之后農民即可進城務工或從事其他勞動,省工省時,種植玉米靠天吃飯的傳統習慣,影響著農民參與玉米價格調整積極性。
2.2 農民增收的困惑
受國內外因素影響,2015年玉米收購價格進入下降通道,2016年春播在即,農民普遍糾結種什么,既期望于通過政府補貼彌補玉米市場價格低迷的損失,也擔心種植其他作物費工費時投入大,秋季買不上價格,種什么作物賺錢是農民選擇的當務之急。
2.3 除草劑后茬作物風險問題
2.3.1 玉米田化學除草長期超量使用
據統計,2014年東北4省區玉米種植面積約0.14億hm2,化學除草率超過95%。玉米每個生長季平均使用除草劑1.3次,玉米除草劑使用量(商品量)達5萬余t。由于玉米田苘麻、田旋花、鴨跖草等部分雜草對現有玉米田除草劑已產生不同程度抗性,農民為了追求除草效果,基層經銷商為多賣藥牟利,致使農民盲目加大除草劑使用劑量,普遍超量30%~50%以上,過量使用除草劑不僅會造成當茬玉米隱性藥害,而且給后茬敏感作物帶來藥害風險。
2.3.2 玉米化學除草仍以莠去津混用為主
玉米主產區主要以苗前土壤噴霧處理為主,根據除草效果再選擇是否進行苗后2次除草,少部分地區根據草情采用百草枯定向3次除草。玉米苗前封閉除草配方組合以莠去津+乙草胺或莠去津+乙草胺+2、4-D丁酯(2、4-D異辛酯)為主;玉米苗后除草配方組合以莠去津+硝磺草酮、莠去津+煙嘧磺隆、莠去津+苯唑草酮等為主。目前,玉米田主要除草劑配方組合中均含有莠去津,莠去津用量占玉米田除草劑總用量的40%~50%。
2.3.3 長殘效除草劑與玉米結構調整
長殘效除草劑影響玉米結構調整的關鍵是莠去津長期超量使用對后茬作物的藥害問題,部分地區為煙嘧磺隆后茬作物敏感問題。
莠去津:可用于玉米、高梁、甘蔗等防除1年生禾本科雜草和闊葉雜草,在土壤中的殘留期長達18個月以上,如超量使用殘留期可長達24個月,干旱、低溫、土壤有機質含量高的情況下降解更加緩慢。玉米田每1hm2有效成分1.5~2.0kg用量下(每667m2用100~133g),對翌年播種的大豆、水稻、小麥、谷子、棉花、油菜、甜菜、花生、向日葵和蔬菜等均有殘留藥害,嚴重時甚至絕收。
煙嘧磺隆:可防除玉米田禾本科雜草和部分闊葉雜草。對當茬爆裂玉米和甜玉米敏感;對后茬小白菜、甜菜、菠菜、黃瓜、向日葵及油葵等有藥害,超量使用易降低后茬小粒種子出苗率降低。
3 玉米結構調整化學除草對策
3.1 優化政策扶持措施
玉米結構調整離不開政策的引導與市場的調控,通過補貼政策對參與玉米結構調整的農民給予扶持,對調整作物給予補貼,對調整區玉米苗后除草劑給予定向補貼;通過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提高調整作物商品附加值;通過增加相關科研創新與新技術推廣投入,不讓農民因改種其他作物而減少收入。
3.2 合理制定調整規劃
玉米結構調整應因地制宜,農民自愿,分階段實施,由于東北4省區95%以上的玉米田均使用過莠去津,后茬調整作物可選擇范圍有限,合理規劃,劃分當年調整區域和預調整區域;優先調整沙性土壤地區。莠去津在沙性土壤淋溶較快,土壤殘留量相對較少,改種其他作物風險性會大大降低;在調整作物選擇上第1年優選飼料玉米、鮮食玉米和高粱,第2年再逐步輪作大豆、谷子、馬鈴薯、草苜蓿等其他適宜作物。
3.3 調整區草害綜合治理
3.3.1 對當年調整區域
調查了解上茬玉米使用莠去津、煙嘧磺隆情況,建立田塊除草劑使用檔案。針對調整田塊可采取土樣室內盆栽播種敏感作物方法,測試土壤后茬作物安全性,指導農民合理調整作物;調整種植的飼料玉米、鮮食玉米,可采用硝磺草酮、煙嘧磺隆、苯唑草酮、氯氟吡氧乙酸等玉米苗后噴霧化學除草,減少莠去津用量。
3.3.2 對預備調整區域
嚴格按照農藥登記用量進行土壤封閉化學除草,通過采用高效植保機械,穩定壓力、扇形噴頭,保證藥液量,提高除草效果;改變玉米田化學除草技術模式,由苗期土壤封閉改為苗后莖葉處理除草,為下茬作物調整留出空間;通過試驗示范,推廣應用植物油等除草劑助劑,完善除草劑減量控害技術路徑。
3.4 宣傳培訓示范引導
“鐮刀灣”地區玉米結構調整是長期任務,在政策引導、技術支持、市場調節、農民行動4方面因素中,農民行動是最終實現這一戰略目標的關鍵因素。通過輿論宣傳讓農民意識到調整的緊迫性;通過培訓讓農民掌握先進種植技術和莠去津減量替代技術;通過示范讓農民看到玉米結構調整同樣可以獲得好的經濟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