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忠波 李永憲
摘 要:豆角也稱為豇豆、長角豆、菜豆,是一種四季常見蔬菜,也是我國蔬菜供給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通過分析豆角的植物特性與栽培要求,對豆角的相關高產栽培技術和防蟲害技術進行了闡述,科學的栽培技術有利于豆角產量的提升,提高種植者的經濟效益。
關鍵詞:豆角;露地;高產栽培;防蟲害
中圖分類號:S643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60431047
1 豆角栽培
1.1 豆角的植物特性
豆角的根大約長75cm,生長的土壤深度大約為20cm,但不具備較好的再生能力,在進行露地栽培時通常采用直接播種方式。豆角的葉子大多為互生三出復葉,基生葉屬于對生單葉,而且豆角沒有發達的子葉系統,子葉通常在幼苗破土后就脫落。豆角屬于自動授粉,在授粉過程中會生長出紫色的花。豆角的種植特征是喜光、抗旱、土壤適應能力強。
1.2 豆角的栽培要求
豆角在發芽階段,預防種子腐爛的情況;豆角在開花階段,土壤的濕度狀態尤為重要,土壤的濕度不夠極有可能造成花、莢的掉落;豆角對土壤的適應能力很強,較好的土壤環境是有機質豐富且pH值處于6~7之間,土壤應具有良好的排水性;日照環境應該是日照短且光照充足。
2 高產栽培技術
2.1 整地
盡量選擇超過2a沒有種植過豆科類作物的田地進行豆角栽培,種植地應滿足地勢較高、土層深厚、排水性好以及pH值的要求。種植前在土壤上施石灰進行耕地、修筑約寬90cm、高25cm的高畦,并挖好排灌溝渠以預防漬水爛根。
2.2 選種
豆角的品種繁多,種植前要根據當地所處氣候環境,根據當前的市場需求,選擇合適的品種。豆角的種子應粒大且飽滿、形狀整齊、外皮的顏色一致且光澤良好以及沒有病蟲害。播種前應該再曬1~2d,并進行種子消毒,種子消毒的方式為藥物浸泡法:按10g高效生物肥兌入5g水的比例將種子浸泡2h,再將浸泡過的種子按一定比例與多菌靈可濕性粉劑進行混合,這樣能有效加強種苗抵抗力。
2.3 搭架
在豆角處于幼苗階段是就應進行搭架,可以采用人字形,搭架步驟為:每隔5m立一條柱子,在離地面約1.5m處用鐵絲將2條柱子連接,然后在相對稱的兩處以人字形插竹竿, 且讓交叉的部位處于鐵絲的水平位置上, 將交叉的竹竿與鐵絲捆扎嚴實。這種方式不僅方便易操作,其性能優良,有良好防蟲害功效,有利于豆角的生長。
2.4 整枝
整枝是促進豆角開花結莢的有效方法,能對豆角的生長進行良好的調節。為了使主蔓粗壯強韌,主蔓第一花序以下的側枝應全部剪除;對主蔓第一花序以上的側枝應在保留2~3 葉后進行摘心,這有利于側枝第1花序的形成;主蔓的生長處于長20~25節、約3m的時候,應進行頂芽摘除,以調節營養,控制主蔓的生長,促進下方花芽的形成和生長。
2.5 施肥
豆角生長需要的肥料數量相對較大,對磷的要求也相對較高。前期根據田地面積施有機肥作基礎;在豆角幼苗期應施尿素肥2.5kg/667m2,施肥2次;在豆角開花結莢期應施肥3次,每次三元復合肥約11kg/667m2,其中氮磷鉀的含量應達到25%左右。
3 防蟲害技術
3.1 豆角枯萎病
枯萎病的癥狀表現:從下部開始,葉片邊緣出現不規則的水漬狀斑點,其后葉片會變黃乃至枯死。出現這種病癥的豆角植物,在根莖部位常會出現裂痕,維管束組織也會變成褐色,如果外部濕度較大,植物表面現還會出現粉紅色的霉狀物。
措施:可以將豆角與蔥蒜等作物進行3a以上的輪作。并采用施石灰的方法對酸性土壤進行優化,進而可以減輕病害的發生,并可以輔助以藥物進行防治。
3.2 豆角銹病
豆角銹病的癥狀表現:葉背上開始會出現黃色的小塊斑點,顏色會逐漸變成褐色,病部不斷隆起,形成黃褐色的孢子堆。如果表皮破裂,還會有紅褐色粉末。
措施:豆角全部采摘完畢后,將得病的作物進行鏟除并燒毀。栽種時選擇有抗病能力的品種。
3.3 豆角病毒病
豆角病毒病的癥狀表現:豆角葉片會出現深綠與淺綠相間的情況,病部凹凸,且葉片形態向下彎曲。這種病癥會導致豆角開花的時間延遲,出現減產乃至絕收。
措施:選擇有抗病能力的品種,并且要加強對豆角進行藥物施肥,提高豆角植物體的抵抗能力。在豆角的幼苗期就應該進行蚜蟲預防,截斷蟲害的傳播路徑。
3.4 防病害要點
要及時清除豆角作物田間的雜草,在田地空置期進行藥物噴灑,在日常種植過程中加強有機肥與氮磷鉀的結合應用。在使用農藥品時結合所對抗病種合理使用,在進行了農藥噴灑后,一定要間隔足夠的時間后再進行采摘,減少豆角的農藥殘留量。
4 結束語
科學的栽培是保障豆角產量的必要途徑,也是減少病蟲害的有效方式。深入掌握豆角的特性,對種植地的環境進行綜合分析是科學種植的關鍵,因此,種植者應該將科學技術與實際環境有機結合,因地制宜,優化豆角種植模式,以實現豆角種植產量的提高,實現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劉列平,曹愛紅.豇豆高產栽培技術[J].西北園藝:蔬菜,2011(6).
[2]袁星星,顧和平,陳新等.豇豆新品種早豇5號的選育及高產栽培技術[J]. 江蘇農業科學,2013(3).
[3]鄭艷玲.試論長豇豆的高產栽培技術要點[J].吉林農業C版,2012(7).
[4]鄒行翔.豇豆優質高產栽培關鍵技術[J].現代園藝,20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