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建萍
摘要:行政事業單位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行政事業單位公益性的特點也使得行政事業單位在債務風險上有著自身的特點。一般來講,行政事業單位債務風險大都是源自于其在日常的管理運營中跟其他社會組織發生經濟往來而出現的債務關系。同時,由于行政事業單位在制度約束上相對不夠完善,行政事業單位的債務風險也會比較大,對于它們的管理運營造成很大的干擾和影響。本文圍繞行政事業單位債務風險,分析了債務風險的主要表現,并就如何強化行政事業單位債務風險管理提出了針對性的建議措施。
關鍵詞:行政事業單位;債務風險;防范
一、相關概述
伴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行政事業單位所承擔的社會責任和義務也日益繁重,這使得不少行政事業單位日常運營開支逐步擴大,合理的資金收入難以保障和支撐其日常業務的順利開展,不少行政事業單位的負債便逐步增加。債務負擔的加重在很大程度上制約和影響了單位行政運營效率,并導致債務風險隨時發生。不僅如此,行政事業單位由于自身特點的影響,內部控制機制往往不健全,發揮的監督管理職能不夠強,很容易導致行政事業單位管理者難以準確把握和管控自身債務風險,債務風險的不確定性比較大。正是基于此,進一步強化對行政事業單位債務風險的研究和防范,切實規避債務風險,保障單位正常運營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我國行政事業單位債務風險分析
第一,部分行政事業單位管理者缺少充分的債務風險防控意識。當前,我國不少行政事業單位對于債務風險隱患不能夠及時察覺,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單位財務人員等風險防控意識比較淡薄,沒有充分意識到債務風險對于單位的危害,債務風險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進一步影響到單位的資金使用效率,導致資金使用和配置不合理,運營效率不夠高。這一方面是由于部分行政事業單位管理者在任中過于關注自身的管理業績,在管理上缺少長期規劃,決策上存在著短視行為,這也在很大程度上導致部分行政事業單位在資金配置以及使用上存在著短視行為,這不僅不利于行政事業單位社會職能的發揮,同時也會導致其債務風險逐步加大,最終影響到單位的順利運營。另一方面,部分單位職工在思想上比較松懈,缺少對單位債務風險的預警和防范,導致日常管理中小的風險逐步積累,是自身長期暴露于大的債務風險之中。在資金周轉方面也沒有合理的規劃,這進一步加大了單位的資金周轉難度,在風險防控意識比較淡薄的情況下很容易出現債務風險。
第二,部分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有待于進一步加強。健全完善的內部控制是行政事業單位規避債務風險,切實提升資金使用效率的重要手段,既需要制度層面的宏觀設計,也需要圍繞單位實際進行具體實施。實施內部控制有助于控制風險、提高管理效率,對于行政事業單位規避債務風險,減少損失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作為單位內部控制來講,既要積極關注外部環境,實現實時監控,同時也需要圍繞單位內部管理及時發現潛在風險,并對各種因素變動進行預警,并在此基礎上對風險情況進行改進和完善。不過在現實中,很多行政事業單位在內部控制上有待于進一步強化,內部控制措施不嚴格,效率低下等因素使得單位債務關系不明確,債務風險長期潛伏,很容易使得單位出現大的債務風險。
第三,債務考核管理機制有待于進一步完善。進一步健全完善行政事業單位債務考核管理機制是減少債務風險的重要途徑。部分行政事業單位在債務管理上缺少考核管理制度,在日常管理中忽視了對債務的考核監督,缺少有效的控制,導致債務風險比較大。與此同時,不少行政事業單位在債務考核上方法不夠科學,內容不夠全面,在對相關責任人的責任追究上不夠嚴肅堅決,導致后任者在債務處理上積極性不高,很容易出現債務風險累計循環的不良局面,嚴重制約單位的長期健康持續發展。
三、強化行政事業單位債務風險防范的建議措施
第一,進一步加強行政事業單位管理層債務風險意識。對于我國行政事業單位債務風險來講,要切實加強債務風險管控首先應當提高行政事業單位管理者的風險管控意識,明確風險管理在日常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當前,我國行政事業單位管理者對于債務風險意識都相對比較淡薄,針對性、全方位地提高行政事業單位管理者的債務風險管控意識,普及債務風險教育,提升行政事業單位債務風險管理能力具有重要意義。一方面要強化對行政事業單位管理者的財務法規教育,重視日常工作中的規范化、合規化,切實提升日常財務管理中的風險管控水平,避免因為人為因素出現債務風險,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另一方面,也要重視管理者思想層面的債務風險規避意識,依靠風險意識的提升來推動單位資金管理質量的提升,杜絕不必要的資金浪費和資金流失。對于工作中出現的債務風險和管理漏洞要及時察覺,并采取針對性的措施加以應對,依靠單位風險意識的提升推動單位債務風險管控能力的提升,依靠提前預警將行政事業單位的債務風險控制到最低點。
第二,進一步完善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機制,并將制度落實到位。對于我國大多數的行政事業單位來講,其所面臨的債務風險往往都跟自身的內部控制水平不夠高有著直接的關系,內部控制水平低的行政事業單位其所面臨的債務風險往往比較大。相比較于企業,行政事業單位在內部控制組織架構以及制度設計上都存在著比較大的差距,進而使得自身內部控制效率和效益受到影響,進而影響到行政事業債務風險的管控。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不到位使得管理者對于債務風險管控缺少行之有效的管控手段,難以對債務風險進行及時的防范和規避。正是基于內部控制對于行政事業單位債務風險管理的積極作用,有必要重點圍繞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來強化管理。對內部控制制度進行進一步健全完善,對內部控制流程進行進一步優化整合,進一步提升內部控制各個環節的銜接,切實提高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質量和效率,防范債務風險。與此同時,行政事業單位還應當進一步加大資金方面的內部控制,依靠內部審計等手段強化對資金流通環節的監督和約束,在堅決杜絕資金浪費、資金流失的前提下,提高行政事業單位資金的使用效率和使用效益,從根本上減少行政事業單位債務風險發生的可能性。
第三,進一步健全完善行政事業單位債務考核管理機制,減少債務風險。進一步健全完善行政事業單位債務考核管理機制是減少債務風險的重要途徑,需要明確的是健全完善行政事業單位債務考核管理機制不僅有助于降低單位的債務風險,同時也有助于提升單位職工日常工作積極性,是提升單位整體管理質量和效率的重要手段。依靠考核管理機制的完善能夠實現單位運營管理的穩定性,減少因為不確定因素可能帶來的債務風險,對于行政事業單位長期健康持續發展,積極發揮其社會職能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一方面要健全完善債務考核管理機制,依靠標準的制定來強化對管理者債務風險責任的落實,督促其提高財務管理能力,依靠對各個部門債務風險管控的績效考核管理實現對單位債務風險的有效管控。另一方面還應當定期對行政事業單位的債務進行清理,并逐步實現債務清理的制度化和常態化,對自身的債務情況要準確把握和了解,在掌握自身債務水平的基礎上制定切實可行的債務清理辦法。最后還應當圍繞單位的債務風險管理制定合理的獎懲機制,依靠獎勵先進,懲戒落后來推動整個單位債務風險管理水平的提升,對于導致單位出現重大債務風險的部門和個人應當追究責任,依靠制度建設保障單位債務能夠及時償還,減少因為債務風險影響單位正常運營的風險。
參考文獻:
[1]徐睿.從化債談高校債務風險防范[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1(22).
[2]祝華鳳.我國高校債務風險的現狀及對策[J].滁州學院學報,2010(04).
[3]張中華.試論我國財政的債務風險及其防范[J].財經政法資訊,2002(01).
[4]羅志清.地方人大在控制政府債務風險中的監督作用[J].人民之聲,2014(11).
(作者單位:山東省即墨經濟開發區管理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