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祥熠


摘 要:成本管理長期以來都是工程項目管理的核心內容之一。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中,如何增強施工項目的成本管理,提高項目的經濟效益,是施工企業的重要研究課題。本文主要分析了加強施工項目成本管理的有效措施,以供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工程項目;施工;成本管理;分析
中圖分類號: TU7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1069(2016)19-50-2
0 引言
成本管理的主要內容包含成本核算、分析、決策以及控制等,是現代企業管理的核心內容之一,直接關系著企業整體經營管理水平。全面、系統、合理的成本管理能夠有效降低企業經營成本,提高企業的效益。建筑企業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中獲得可持續性的競爭優勢,增強市場競爭力,加強施工項目的成本管理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因此加強施工項目成本的分析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結合自身所得,淺論一些加強成本管理的有效措施。
1 樹立全員、全方位、全過程的精益成本管理
1.1 成本管理意識的培訓與學習
精細化的成本管理模式要求全員參與,這就需要定期開展成本管理和控制的培訓與學習活動,提高全員的成本管理意識。在企業內部或施工項目組間通過實證分析成功案例及參觀學習,有針對性的培訓以提高成本管理與控制的水平,使員工能夠準確理解項目要求并進行正確的判斷。另外,對于財務管理、投資決策人員等關系成本控制的關鍵崗位人員要有選擇性進行更高層次的培訓和學習,切實發揮其在成本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提高成本管理的實效性。
1.2 精細化的成本管理理念的確立
為達到精細化管理的目的,首先,通過WBS詳細分解企業施工項目成本控制目標,具體明確到各個部門、各個崗位及個人,增強成本管理的考核和監督力度。其次,整合成本管理與控制組織結構,在此基礎上優化企業業務流程,強化各部門間及員工間的溝通與協作,提高成本管理的有效性。再次,建立健全成本管理獎懲機制。科學合理的成本管理獎懲機制是保障成本管理高效開展的基礎,是處理施工項目成本管理獎懲中的利益分配均衡、量化考核以及獎懲制度執行的透明化的重要依據。
2 建立基于價值流分析的全程成本管理機制
2.1 構建價值鏈模型
價值鏈管理是現代企業管理的重要模式,施工項目成本管控中應引入價值鏈思想,并構建具體的價值鏈模型,根據內外部價值鏈方向可以將施工項目生產流程分為基本活動和輔助活動,將其納入成本管理中系統分析施工項目實施各個環節及節點,抓住成本管控的關鍵環節和主要節點。從價值角度統籌考慮施工項目成本控制,以事前、事中、事后實時控制為核心,深入分析價值鏈的基本活動、輔助活動的各個環節間的內在聯系,最大限度的降低全過程成本和增加價值。
2.2 在價值鏈的所有環節開展價值流分析活動
據研究和實踐數據表明,價值流的深入分析可以發現整個施工項目價值鏈中的薄弱環節,增強各環節創造價值的能力。構建基于價值流分析的全過程成本管控機制要深入分析兩大重要環節:
2.2.1 人員環節
根據工期和工程進展,建立動態人力資源需求計劃,合理調配各工種,防止出現人力資源浪費問題。
2.2.2施工環節
施工環節的價值流分析主要表現在優化施工組織設計及物料利用等方面,加強質量成本的控制,以降低消耗、獲得最優效益。
①結合圖紙會審和相關資料,并利用價值工程法優化設計施工方案,強化技術方案的經濟分析,編制最優的施工組織設計。
②節約物料費用支出,利用價值工程經濟活動分析來優化線性材料的下料方案。
3 實施目標成本管理
3.1 目標成本管理方式
目標成本管理指的是以價格為引導的成本管控方式,在施工項目成本管理中有效應用該方式是通過施工圖預算或中標合同額減去期望利潤來確定成本目標,其具體流程如表1所示:
3.2 建立目標成本控制責任體系
目標成本控制責任體系由責任范圍、責任部門、評價指標及評價部門四大要素構成,可以對成本目標的執行情況進行有計劃的監督和考核,提高項目管理的執行力。根據施工項目“成本結構樹”的分析邏輯,明確施工項目成本發生和控制的責任范圍,并在此基礎上確立相關責任部門、評價指標以及評價部門,形成責權明晰、有章可循的機制,進而有效解決目標與執行相脫節的問題。
3.3 構建動態成本測算和監督機制
施工項目動態成本測算與監督機制以“一個中心、三條主線”為指導,其中一個中心指的是以合同為中心,強化成本的控制與監督,重點加強供應商開發和管理,制定合同跟蹤記錄表,詳細跟蹤檢查,最大限度地減少合同性波動成本;三條主線指的是綜合運用動態成本、實際支付成本以及實際發生成本三個關鍵指標,對施工項目成本發生狀況、企業的資金運用狀況進行動態監控和管理,最大化地提升資金使用效益。
4 深化施工項目成本管理的信息化建設
4.1 構建成本管理系統
根據現代企業管理理論和信息系統發展趨勢,利用管理信息系統(MIS),構建涵蓋五大模塊子系統的施工項目成本控制一體化管理信息系統:①核心支持系統(CS),主要包括財務管理、成本管理、人事管理以及項目開發等具體內容和服務職能;②基層員工現代自動化辦公系統(OA),主要包括呼叫中心、電子郵件以及OA系統;③基于客戶關系管理的應用系統(CRM),主要包括客戶服務、客戶營銷、會員管理等內容;④面向供應商或承建商的管理信息系統(SCM),主要包括各種建筑材料的招投標信息系統;⑤企業高層管理戰略決策的信息系統(DS),為高層的戰略決策提供數據信息服務。其結構與關系如圖1所示。
4.2 堅持“四位一體”的規劃思路
一是加強信息平臺建設,通過資金投入和統籌安排,在強化內部網建設的基礎上大力推進內、外部網的對接,構建一體化的網絡平臺,實現內外部資源共享以及對接與利用;
二是信息整合,強化采集、統計、整合企業信息化所涉及的基礎信息、業務信息、決策信息工作;
三是構建分工協作機制,施工項目成本控制會涉及項目管理的各個環節和部門,所以必須增強協作意識,調動相關部門的積極性,實時、有針對性的進行成本管理與控制;
四是注重風險預警與控制,構建涵蓋風險預測、識別、評估、預警以及風險防控體系,加強項目成本風險管理工作。
參 考 文 獻
[1] 李宏勝.探究建筑工程項目施工成本控制與管理措施[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6,01:170-171.
[2] 晏華.基于目標成本管理的路橋施工項目的成本控制[J].江西建材,2016,03:265+269.
[3] 趙萍.責任成本管理在施工項目成本管理中應用[J].財經界(學術版),2016,03:121-122.